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张艺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诸多细节直抵人心,“雪花”成为无处不在的元素。不同的观众有他们各自心目中最美的那朵雪花,有的喜欢运动员入场时,引导员手里举起的雪花样式的引导牌。
运动员入场时走过“中国门”,寓意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相聚冬奥会。有观众在网络上评价说,手擎雪花的引导员,以完美的姿态行进,展现出了中国年轻人的友好、大气和自信。
91名手举雪花的引导员来自北京10所大学的女大学生。舞台上短短几分钟,背后是无数次反复循环的训练。
“雪花”牌不同于以往的引导牌,没有支撑的棍。举牌时,引导员要把“雪花”举在头顶斜上方,举起的时候要垂直在天地间,这对引导员是不小的挑战。
姚义伟是北京体育大学冰上舞蹈专业一名大二学生。从老师那得知引导员选拔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报了名。要报名引导员,一个硬性条件就是身高一米七以上,她记得当时大家还提交了才艺展示的视频。
前期训练准备阶段最让姚义伟印象深刻的是,站姿以及行进走位这些基本动作的练习。之前没怎么穿过高跟鞋的她,和不少同伴一样,都会经历高跟鞋磨脚的阶段。学校准备的创可贴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冬日温暖。
排练的时候,除了站姿走位,导演还关注引导员们如何笑得更美。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式微笑,而是“大大方方的笑容,展示出中国人的大气和自信。”
从2021年10月1日开始,这些候选的引导员们都会集中训练。前期用于训练的引导牌已经有了雪花的雏形,但是到开幕式前一个月,她们拿到引导牌时才发现,要比之前练习时的牌子更重一些。
开幕式当晚,引导员们激动又兴奋。在候场的时候,五星红旗在鸟巢升起,大家不约而同面向国旗庄严肃立,“那一刻很想哭,特别感动。”
这种心情,在真正完成任务的时刻被推向更高潮。手举代表巴西代表团雪花引导牌从鸟巢走过,姚义伟的激动和兴奋溢于言表。开幕式结束后,拿到手机,她发现有200多条信息,都是亲朋好友和老师同学送来的祝福。
同样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胡梦娇觉得,这次难得的经历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成长。
“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如果要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好好做到底。”今年上研一的胡梦娇曾参与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
“过程一定不是轻松的,正因为知道,所以我来了。”胡梦娇表示,这也让她告诉自己,每一次训练都要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训练中,她很在意导演的意见反馈。“导演很负责,每次都会挑出一些小的问题,比如手的高度、走的步子不够稳……”四五个导演盯着一个引导员,有任何问题都不会逃过导演的眼睛。正是这样的严格要求,在一次训练后,导演一句“这次走得不错”让胡梦娇印象深刻,也有了更多信心和动力。
“每天都有人员的调整,大家心里都很紧张。”在姚义伟看来,能够作为一名引导员出现在开幕式,她格外珍惜,尽管排练过程比较辛苦,但是大家都很认真地努力去完成每个动作和每次排练。
在鸟巢露天场地训练时,即便寒风凛冽,大家也都听从口令,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引导员赵艺帆曾期待站在开幕式现场,她不断告诉自己:“我们的眼睛是最明亮的,身姿是最挺拔的,我们要在那一刻,展现中国新时代年轻人最昂扬、最活泼的面貌。”
直到开幕式前一天,最终名单才被确定下来。 胡梦娇有段时间也曾在替补席,但她并没有丝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尽力按导演的要求尽力完成,不断巩固练习。”
排练阶段持续时间长,特别是后期还要完成论文的开题报告,胡梦娇总是抱着电脑,训练间隙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学业任务。学习压力和训练压力叠加,这就需要自己去协调,她觉得,能很好完成这些,正是成长的体现。
在观众看来,她们做到了!
有观众注意到引导员控场的细节,一些代表队因拍照合影,影响了行进节奏,下一个队伍的引导员就会有意放慢步伐。
在很多观众看来,引导员们青春靓丽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年轻人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面貌。
“引导员小姐姐们端庄大气,一直带着暖暖的笑容,是冰雪中绽放的鲜花没跑了。”网友Yopiluv在现场目睹了开幕式全程后留言。
在所有运动员入场后,每个引导员手中的雪花在鸟巢中央汇聚成一个巨大的雪花。她们,是91朵雪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