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作为一个分析化验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经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如果预防措施可靠,事故处理得当,就可以使损害减低到最小程度,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qc实验室实施gmp工作的关键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qc实验室实施gmp工作的关键点(GMP基础知识之QC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qc实验室实施gmp工作的关键点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作为一个分析化验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经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如果预防措施可靠,事故处理得当,就可以使损害减低到最小程度。

一、 化验室危险性的种类

1、火灾爆炸危险性

化验室发生火灾的危险带有普遍性,这是因为分析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爆物品。高压气体钢瓶,低温液化气体,减压系统(真空干燥、蒸馏等),如果处理不当,操作失灵遇上高温、明火、撞击容器破裂或没有遵守安全防爆要求,往往酿成火灾爆炸事故,轻则造成人身伤害、仪器设备破损、重则造成多人死亡、房屋破坏。

2、有毒气体危险性

在分析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电磁炉红外炉等,各种有机溶剂,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在有些实验中由于化学反应也产生有毒气体。如不注意都引起中毒的可能性。

3、触电危险性

分析实验离不开电器设备,不仅常用220V的低电压,而且还要用几千及上完伏的高电压,分析人员应懂得如何防止触电事故或由于使用非防爆电器产生电火花引起的爆炸事故。

4、机械伤害危险性

分析经常用到玻璃器皿,操作者疏忽大意或者思想不集中造成皮肤与手指创伤,割伤也是时有发生。

5、放射性危险

从事放射性物质分析及X光衍射分析人员很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质及X射线的伤害,必须认真防护,避免放射性物质侵入和污染人体。

二、 防火与防爆

物质起火的三个条件是物质本身的可燃性,氧的供给和燃烧的起始温度。一切可燃物的温度处于着火点以下时,即使供给氧气也不会燃烧。因而控制可燃物的温度是防止起火的关键。

1、实验室常见的易燃易爆物品

(1) 易燃液体:如甲苯、甲醇、乙醇、石油醚、丙酮等。

(2) 燃烧爆炸性固体:钾、钠等轻金属。

(3) 强氧化剂: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过氧化二苯基甲酰等。

(4) 压缩及液化气体:如H2、O2、C2H2、N2、液化石油气等。

(5) 可燃气体:一些可燃气体与空气和氧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

2、起火和起爆的预防措施

根据化验室着火和爆炸的起因,可采取下列方针对策预防措施。

(1) 预防加热起火

① 在火焰、电加热器或者其他热源附近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② 加热用的酒精灯、喷灯、电炉等加热器使用完毕时,应立即关闭。

③ 炽灼的物品不能直接放置在实验台上,各种电加热及其他温度较高的加热器都应放置在石棉板上。

④ 倾注或使用易燃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

⑤ 蒸发、蒸馏和回流易燃物时,不许用明火直接家人或者用明火加热水浴,应根据沸点高低分别用水浴,沙浴或油浴加热。

⑥ 在蒸发、蒸馏或者加热回流易燃液体过程中,分析人员绝不等擅自离开。

⑦ 实验室内不宜存放过多的易燃品。

⑧不应用具磨口塞的玻璃瓶贮存爆炸性物质,以免关闭或开启玻璃塞是因摩擦引起爆炸。必须配用软木塞或橡皮塞,并保持清洁。

⑨不慎将易燃物倾倒在实验台或地板上时,必须:

A、迅速断开附近的电炉、喷灯等加热源;

B、立即用毛巾、抹布将流出的液体吸干;

C、室内立即通风换气  D、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火源。

(2) 预防化学反应起火和起爆

①易燃易爆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操作,操作人员需带手套和防护眼镜。

②在未了解实验反应前,实验从最小剂量开始。

(2) 预防容器内外压差引起的爆炸

① 预防减压装置爆炸,容器内外压差不得超过一个大气压。

② 预防容器内压力增大引起爆炸的措施。

3、实验室灭火

灭火原则是:移走或隔绝燃料的来源,隔绝空气,降低温度。不同物质引起的火灾,采取不同的扑救方法。

(1)实验室灭火的紧急措施

① 防止火势蔓延,首先切断电源、熄灭所有加热设备;快速移去附近可燃物,关闭通风装置、减少空气流通。

② 立即扑灭火焰、设法隔断空气,使温度下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③ 火势较大时,可用灭火器扑救。常用灭火器有以下4中:

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以扑救电器、油类和酸类火灾,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因为这些物质会与二氧化碳发生作用;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有机溶剂、油类着火,不宜扑救电器火灾;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油类、有机物,遇水燃烧的物质的火灾;

1211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油类,有机溶剂、精密仪器、文物档案等。

(3) 实验室灭火注意事项

① 用水灭火注意事项:能与水发生猛烈作用的物质,不能用水灭火。如金属钠、电石、浓硫酸、五氧化二磷、过氧化物等。对于这些小范围燃烧可以用防火沙覆盖;

比水轻、不溶于水的易燃与可燃液体,如是有挺累化合物和苯类等芳香族化合物失火燃烧事故,禁止用水扑灭;

溶于水或稍溶于水的易燃物与可燃液体,如醇类、醚类、酯类、酮类等失火时,数量不多可用雾状水、化学泡沫、皂化泡沫等;

不溶于水、比重大于水的易燃与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等引起的火灾,可用水扑救,因为水能浮在液面上将空气隔绝。禁止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② 电器设备及电线着火时,首先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电源切开后才能用火扑救。严禁在未切断电源前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救。

③ 回流加热时,因冷凝效果不好,易燃蒸汽在冷凝器顶端着火,应先切断加热源,再行扑救。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他物品堵住冷凝管口。

④ 若敞开的容器中发生燃烧,应尽快切断加热源,设法盖住器皿口,隔绝空气,扑灭火焰。

4、高压气瓶的使用

(1)气体钢瓶的使用,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①钢瓶要竖立固定,开启钢瓶时,人必须站在侧面,一面高速气流伤害人体。

②钢瓶内气体不能用尽,以防其他气体倒灌。

(2)氧气钢瓶

氧气是助燃气体,纯氧在高温下活泼。氧气钢瓶严禁同油脂接触。

(3)氢气钢瓶

氢气单独存在时较稳定氢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是爆炸下限为4.1%,爆炸上线为74.2%。

(4)乙炔钢瓶

发生火灾要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三、防止烧伤、割伤、和烫伤

1.化学烧伤

试剂包括:强酸性、特别是氢氟酸及其盐。强碱类、如碱金属的氢化物、浓氨水、氢氧化物等。氧化剂、如浓的过氧化氢、过硫酸盐等。某些单质如溴、钾、钠等。

预防措施: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酸类滴到身上马上用大量水冲洗;稀释硫酸时在耐热容器中进行。把酸加入水中。

2.烫伤和烧伤

烫伤是操作者身体直接接触火焰及高温,过冷物品所造成。

四、常见化学毒物及中毒预防和急救

1.有毒气体

①一氧化碳

急救措施:抬到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温,呼吸衰竭者立即人工呼吸,给氧并送医。

②氯气

③硫化氢

④氮氧化物

2.酸类

H2SO4、HNO3、HCL等,受到伤害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小苏打水冲洗。

3.碱类

NaOH、KOH,受到伤害时,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稀醋酸或硼酸充分洗涤患处。

4.氰化物、砷化物、汞和汞盐

氰化物:KCN和NaCN,发现中毒立即人工呼吸,送医院。

砷化物:As2O3、Na2AsO3、AsH3都属于剧毒

汞和汞盐:HgCl2、Hg2Cl2

4.预防中毒的措施

(1)室内通风良好

(2)佩戴防毒面具

(3)发现中毒,立即就医

(4)尽量避免手直接接触试剂。实验后洗手。

五、安全用电常识

遇到人身触电事故时,必须保持冷静,立即拉下电闸断电,或用木棍将电源线剥离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检查伤员呼吸情况,必要时人工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