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大学是一个历史名词。1954年,我国确立了首批重点大学,到1978年全国共确立全国重点大学88所,到1981年,共有全国重点大学99所。上世纪90年代末,211工程和985工程先后实施。全国重点大学这一称号不再使用,由211大学取代,后来泛称的重点大学均指211大学(高考重点线的依据,与现在一本线完全不同,现在的一本线严重注水。)近年来,双一流大学建设启动,211,985等称谓官方不再使用,重点大学在官方层面彻底走进历史。(文章较长,感兴趣的可以读完)

1954年全国重点大学

1954年10月5日,高等教育部发出《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确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6所学校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这一次重点大学范围极小,属于示范性质,除了清北,等于各专业院校只选了一个代表。京外仅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科代表)一所,当时学习苏联方兴未艾,可见哈工大当年的地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大)、北京医学院(现北大医学部)作为文科、农科和医科专业院校也成功入选。

历次全国重点大学名单(全国重点大学的历史沿革)(1)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训

关于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历来有1954年6所和1959年16所的争议。笔者以为首批6所是准确的,教育部是认可的。

历次全国重点大学名单(全国重点大学的历史沿革)(2)

教育部网站截图

1959年全国重点大学

1959年全国共确定全国重点大学20所。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了1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

历次全国重点大学名单(全国重点大学的历史沿革)(3)

1959年16所全国重点大学

当年,教育部又追加认可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4所重点大学,使全国重点大学达到了20所。

历次全国重点大学名单(全国重点大学的历史沿革)(4)

1959年20所全国重点大学

1960年全国重点大学

1960年10月22日,中央决定在原来20所重点大学的基础上,再增加40所重点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总数达到了64所。其中综合性大学(文理/苏联式综合大学)13所,工科院校32所,师范大学2所,农林院校3所,医药院校5所,外语院校1所,政法、财经院校3所,体育、艺术院校2所,军委所属院校3所。这次重点大学的命名,已经较为完整,基本上涵盖了我国高校的所有门类。

历次全国重点大学名单(全国重点大学的历史沿革)(5)

1960年全国重点大学

1963年,增补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上外)、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农学院(南农),1964年又增补了国际关系学院(此时原国际关系学院已经改名外交学院,新的国际关系学院系从外交学院独立),至此全国重点大学达到69所。这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浙江大学居然63年才进入重点序列

1978年以后全国重点大学

1978年,国务院确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8所院校为全国重点大学。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全国重点大学的确定由教育部主导改为了由国务院主导,这大大提升了本次全国重点大学的含金量和重要性。这次的全国重点大学,多部委联合参与,官方确立双重领导是一大特点,此外突出专业特色也是本次重点大学确立的重要特征。其中以教育部以外的国家部委主管的高校占比过半,达到了56所。到1981年,全国重点大学达到了99所,经过多次合并调整,现存的共有95所。

1995年,211工程正式启动,“211大学”开始取代原全国重点大学,逐渐成为全国重点高校的代名词(以前高考的终点线基本上是以211大学作为划线标准的,因此称“重点线”)。211工程是跨世纪工程,211大学的建设,与之前重点大学更加注重大学实力和专科能力不同,更加注重区域平衡,注重向落后地区倾斜。使得许多根本没有重点高校的老少边穷地区,比如河南、宁夏、青海、西藏、贵州、海南等地。很多高等教育并不发达的省份居然拥有了多所重点大学,比如新疆,吉林。很多人认为云南省的云南大学也在211照顾之列,其实不然,云南大学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进入了全国重点大学的序列,实力还是相当强劲的。

非常遗憾,一些原本非常有实力的原全国重点大学退出了211大学的序列。个人感觉“211工程”对于综合性大学还是有一定偏爱的,退出重点大学序列的绝大多数是某些学科的专业院校。985工程也是如此,这也在2000年左右高校合并浪潮,争相做大做强,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比如协和,这可是中国顶尖医学院,不过协和与清华关系密切,招生基本没有受到影响。还有外交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在行业内几乎都是老大的存在。

最悲催的是河北省,原有的2所全国重点大学无一幸免,唯一的211大学还在天津。只能靠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华北电力(保定)撑着,河北成了全国高考地狱。

根据笔者统计,共有17所原全国重点大学没能进入211行列(我在下面列表中标注了红色。这17所学校非常可惜。现在“双一流建设”大幕已经拉开,211重点大学走入历史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

原全国重点大学和211重点大学对照表

省级行政区

全国重点大学

211

北京市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体育大学

天津市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省

石家庄铁道大学、燕山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山西省

山西农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省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农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沈阳、秦皇岛)、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省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省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石油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市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江苏省

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浙江省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福建省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省

江西农业大学

南昌大学

山东省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省

郑州大学

湖北省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湖南省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省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大学

海南省

海南大学

重庆市

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大学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四川省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贵州省

贵州大学

云南省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

西藏自治区

西藏大学

陕西省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甘肃省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

青海省

青海大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大学

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合计

95

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