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简介(那个弹钢琴的姑娘后来成了老板娘)(1)

胡洪侠简介(那个弹钢琴的姑娘后来成了老板娘)(2)

这就是那台马思聪谈过的钢琴,曾是“深圳第一 唯一”,现在深圳博物馆陈列。

昨天公号中提到一位1980年在工人文化宫弹钢琴的姑娘。她本是宝安文艺宣传队的女高音演员,赶上特区成立,宣传队解散,她对自己的前途未免忧心忡忡。不少朋友关心这位姑娘的命运,让我继续追踪后来的故事。其实,李伟彦先生《脚印集》中那篇《时光倒流的遐想》还有个“后记”,昨晚未及称引。“后记”中对那位姑娘的下落有所交代,可惜没有透露姓名。

“本文在报上发表后,“李伟彦先生写道,”有一天,家里电话铃声响了,是找我的。我接听,传来的是一位女性的声音,第一句话:'我就是你文章中说的那个姑娘啊!你的文章,我们一家人读了,很多朋友也读了,他们确信是写我的……'。我听了很是高兴,电话中还谈了原来文艺宣传队一些人的情况,并相约找个机会聚一聚。”

原来,这位姑娘一直在深圳戏院工作,后来“下海”了,同丈夫一起经营一间规模不小的饮食店,当了老板娘。她终究未能继续她的唱歌弹琴生活。

1980年他们初次见面时,李伟彦是深圳市委第一任宣传部长,那位姑娘是对市里一些做法表示不满的前歌唱演员。李伟彦告诉她,特区的发展前途是极其广阔和美好的,钢琴也将是未来发展的大热门。以李伟彦的宣传部长身份,他的话那位姑娘是相信的。不仅相信,还兴高采烈地说,“你刚才的话如果真能实现就好了,那正是我朝思暮想的事。”李部长忙问什么事。姑娘说,“但愿特区百业兴旺,钢琴越来越普及,学钢琴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1980年秋天的这场谈话让我感到神奇。他们守着深圳唯一一架破旧的钢琴,一个预测说钢琴会是深圳的大热门,一个盼着学钢琴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信心来自何处呢?而神奇的是,仅仅几年后,深圳就有了四五百架钢琴,到了1990年代,到处欢呼“钢琴热”,到2003年,深圳已经提出要建设“钢琴之城”了。深圳培养出了好几位“钢琴王子”,深圳还主办国际化程度很高的钢琴大赛。这其中的逻辑究竟是什么呢?

1995年李伟彦写文章回忆1980年这场谈话时,还记得临别时那位姑娘说的一句话。她说:“……到那时,我请你再来听我弹奏一曲。”李伟彦因此觉得遗憾,因为15年间他们再没有机会见面。他只能猜想,她现在弹奏钢琴曲,应该谈得很流畅了,音色很丰富了,音乐感也很强了,“那琴声一定会把她美好的心境尽情地表现出来。”

后来他们在姑娘做老板娘的饭馆里见了面。老板娘摆了两桌饭菜,把当年宣传队的老朋友都请来团聚。饭毕,大家唱歌跳舞,激情四射。李伟彦见当年的”钢琴姑娘“虽然已步入中年,但仍是雍容自若,性格开朗。轮到她唱歌时,姑娘想起了15年前自己说过的话。她走到李伟彦身旁,小声说:”我唱一首我最爱唱的老歌,代替’弹奏一曲‘的承诺吧。”

读至此我不免有些感叹:当这座城市里琴声处处飘荡时,那个在深圳只有一架钢琴时代无限向往“钢琴越来越普及”的姑娘,生活中似乎已没有钢琴了。

她叫什么名字呢?那首她“最爱唱的老歌”又叫什么名字呢?李伟彦部长的文章里都没说。他已于2013年8月1日去世。

胡洪侠/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