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原题详解(小说阅读题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1)

基础知识

(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阅读原题详解(小说阅读题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2)

(3)文体特征

(人物)性格刻画丰富、细致;情节构造完整、复杂;环境描写具体、生动。


阅读方法

小说阅读原题详解(小说阅读题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3)

(1)把握小说情节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原因)。也可以按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握。

(2)认识人物形象

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把握性格特点。

(3)概括小说主题

①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②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③从环境看对主题的暗示。“一分一抓”:分析环境的特点,抓作品背景。

④从文中重要语句(感情强烈的句子、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挖掘主题。


常考题型

①小说标题

题型1:标题的含义。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作用(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等)

题型2:标题的用意、原因。

结合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主旨分析标题的特点

小说阅读原题详解(小说阅读题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4)

不同标题的侧重点:

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

以物件(物象)为题,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以人物为题,标题可能具有突出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等作用。

以形象特征为题,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

以事件为题,标题可能具有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旨的作用。

以问题为题,标题可能具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思考的作用。

题型3:标题是否可以替换。

这个题目的优点(是否有助于突出XX形象、主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讽刺或双关);替代的题目有XX缺点

②梳理情节

题型1:情节概括题。

寻找线索;理清结构层次;抓住重要场面、重要事件。

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 结果如何(重点是何人何事)

题型2:情节作用分析题。

考虑对情节本身、对人物、对主题三方面的作用;具体分为形式上分为内容和结构两部分。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 (内容)。

情节作用1(情节、人物和主题)

对故事情节的作用:是线索,推动了情节发展;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整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照应前文xx情节;收尾呼应,使结构紧密、完整;为后面的xx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对人物塑造的作用:刻画了人物xx更加鲜明的性格;表现了xx的人物性格;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对表现主题的作用:点题或突出主题、升华主题。

情节作用2(位置)

开头:

a.设疑法(悬念法),作用: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或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写……做铺垫。

b.写景法,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景;(纯写景的)渲染……的气氛,为后文写……做铺垫(暗示人物的命运,烘托人物的心理)。

结尾:

a.出人意料的结局,作用: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揭示深化主题。

b.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作用: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c.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作用:从表达效果看,喜剧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志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d.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作用:留下“空白”让读者想象。可以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e.就某一过渡段来说,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推动情节进一步发展。

f.就高潮处来说,作用:故事主题、矛盾的集中体现,人物品质、性格最集中的显露,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重点段落。高潮段是分析故事主题、分析人物的最重要的段落。

题型3:寻找小说的线索。

小说标题;小说中的中心词。

题型4:分析小说线索的作用。

引起读者注意;引出下文;使文章连贯。

题型5:分析情节安排的基本手法与作用。

从线索、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叙述的顺序三个角度结合情节的作用分析。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也叫追叙,是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分叙:指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③人物形象

题型1: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找人物个性特征的词;找到描绘人物的句子(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句子)进行提炼,个性特征 身份特征 举例说明

××是一位什么样的(一般用形容词表示人性格特点,如:勤劳善良等)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如:农民、工人等)。

题型2:判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明确人物描写的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的作用:

a.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追求/爱好。

b.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

c.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

d.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e.典型的环境可以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f.典型的细节可以暗示影射。

题型3: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

××是当时社会……类人的典型,具有社会典型性,并且揭示了……的社会现象或给人以……的启示。

题型4:次要人物作用。

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揭示或凸显主旨;若是线索人物,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④环境描写

题型: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主要是自然环境)。

熟记环境描写的作用;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⑤※主题思想

环境描写的作用

a.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创设典型环境,推动情节的发展演变;

b.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c.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d.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e.奠定情感基调;

f.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g.揭示/暗示/深化主旨等。

从人物塑造看主题;从情节发展看主题;从环境看对主题的暗示;从文中重要语句挖掘主题。

小说通过……(情节),塑造了……形象(人物形象),表达了(揭示了)……

⑥赏析语言

题型1: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表层含义(内容义、修辞义) 深层含义(主旨义、象征义、情感义)

题型2: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

a.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b.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

c.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题型3: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三层意思: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

a.关键句的含义。包括文眼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通读文段,定位释义。首先准确判断语句的位置及其作用;其次,解释具体含义。

b.哲理句的含义。

首先,分析其字面语意,即“句表意”;其次,分析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临时语意,即“句内意”;最后分析其言外之意,即“句外意”。

c.修辞句的含义。指有特殊表达技巧及效果的语句。

确定技巧,还原本意。先确定表达技巧;再将句子还原,即将句子中的技巧还原成明白浅显的语言。

题型4: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从句式入手。这是个……句,(作用)……表达了……

常见的几种句式的表达效果为:

a.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b.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

c.反问句,加强语气;

d.感叹句,抒情强烈;

e.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f.长句,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

从修辞角度入手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a.比喻、拟人,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

b.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c.对偶,句式整齐,表意凝练;

d.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e.反复,富有音乐美,突出强调某一感情。

从表达方式入手。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了(写出、抒发或交代)……

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a.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

b.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c.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d.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从人称入手。第几人称 在文中的作用。

不同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题型5: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 内容上的作用:

a.寄托作者的思想情感或者点明中心;

b.主题的深化、升华;

c.内容的充实作用等。

  • 结构上的作用:

a.开头:统摄全篇、领起下文、奠定基调、渲染气氛、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b.中间:过渡照应的勾连、承上启下……

c.结尾,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总结全文……

  • 艺术效果上的作用:

渲染烘托气氛,含蓄蕴藉,留有想象的余地等。

⑦探究试题

题型1:对人物形象的解读与评价。

亮出自己的见解—从文本中引述内容—围绕看法进行分解式的分析,阐明自己的见解。

题型2:情节结构是否合理。

亮出自己的见解(合理/不合理)—从文中情节中引述论据分析—从文本主题上引述论据分析—从写作时代/现实实际上分析,阐明自己的见解。

题型3:主题的多样化探讨。

亮出自己的见解(归纳主题)—从文本人物关系上引述论据分析—从文本情节安排上引述论据分析—从人物行为的效果上分析,阐明自己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