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陶瓷中最难烧的是什么?当答:高温红釉瓷。

大清康熙豇豆红八宝瓷器(千年难烧一器的豇豆红)(1)

“要想穷,就烧红”乃景德镇当地的一句民谚,意思就是高温红釉难烧,难烧到能把你烧穷?

大清康熙豇豆红八宝瓷器(千年难烧一器的豇豆红)(2)

我国高温“铜红”釉瓷器出现在唐宋年间,自元代开始创烧单色纯红釉瓷器,成为当时宫廷陈设、观赏、把玩的品种,但当时烧成的品种都带黑色,烧制技术不太成熟。到明代才真正烧制成功!明代永乐宣德朝的“宝石红”、清代康熙朝的“豇豆红”、“郎窑红”,釉色鲜艳,独树一帜,备受人们推崇,其中尤以豇豆红最为名贵。

大清康熙豇豆红八宝瓷器(千年难烧一器的豇豆红)(3)

“豇豆红”釉器的表面呈浓淡相间的浅红色,色泽宛若红豇豆。又因这种浅红分外娇艳,有的似孩童的红脸,有的像三月桃花,有的若美女微醉后展露的红颊,所以被称作“娃娃脸”、“桃花片”、“贵妃色”,也有人赋予它更文雅的名称,如“美人醉”、“美人霁”。

大清康熙豇豆红八宝瓷器(千年难烧一器的豇豆红)(4)

豇豆红釉幽雅清淡,柔和悦目,予人以意境深远的美感,系因釉中铜胶体粒子错综复杂分布而致。烧成时,其技术很难掌握,若氧化气氛超过需要的量,就会出现绿斑。

大清康熙豇豆红八宝瓷器(千年难烧一器的豇豆红)(5)

中国第一件豇豆红其实是意外的失败作品,因为窑的温度没有控制好,作品才出现了红豇豆的颜色,但是这一意外之作竟然有一种无可比拟的缺陷美,红的可爱,红的如痴如醉,大已超过了言语所能表达的美丽,反而成为了中国陶瓷史上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大清康熙豇豆红八宝瓷器(千年难烧一器的豇豆红)(6)

据史料记载喜爱单色釉的康熙皇帝极其钟爱豇豆红釉,但以三百年前的科技水平,并不知道在豇豆红釉生成过程中的铜离子还原规律,每一次烧制,必须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像西域红宝石、红珊瑚、玛瑙等珍贵原料配入釉中也在所不惜)可烧成率仍然很低,即个别变异,是“无心插柳”的偶然现象。

大清康熙豇豆红八宝瓷器(千年难烧一器的豇豆红)(7)

康熙以后,烧制的配方失传,光绪年间重新烧制的豇豆红已经不复康熙年御窑的风采,胎体相对更厚重。光绪以后,配方又再失传,所以豇豆红整器传世数量极少,历来是收藏家搜猎的目标,民间更有“收藏豇豆红,一辈子都不穷”的说法流传。

大清康熙豇豆红八宝瓷器(千年难烧一器的豇豆红)(8)

上世纪初大部分的豇豆红瓷器被流散国外,收藏于世界各国著名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据统计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就收藏有100多件,比国内各博物馆藏品的总和还多,北京首都博物馆仅有一件整器。

大清康熙豇豆红八宝瓷器(千年难烧一器的豇豆红)(9)

豇豆红没什么大件器传世,兴许是康熙朝的制瓷工匠考虑到豇豆红釉与玲珑小巧的器物相配更能彰显其娇丽的美感吧,常见器形主要有八种,太白尊、菊瓣瓶、柳叶瓶、莱菔尊、凸蟠螭瓶、印泥盒、镗锣洗、苹果尊,一般不超过24厘米高。

大清康熙豇豆红八宝瓷器(千年难烧一器的豇豆红)(10)

康熙时期,景德镇窑所烧造的霁红釉、豇豆红釉和郎窑红釉瓷器,宛如高温铜红釉瓷器中的三朵奇葩,如果说郎窑红釉瓷器带给人的是艳丽的釉色耀人眼目,霁红釉瓷器带给人的是深沉稳定的美感,那么豇豆红釉瓷器则以其曼妙神奇的色彩让人倍感赏心悦目。

大清康熙豇豆红八宝瓷器(千年难烧一器的豇豆红)(11)

豇豆红釉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是更为意味深长的美感,即使用清人洪北江的诗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来形容,也未必能确切地表达出这种富有诗意的釉色所散发出来的韵致。

大清康熙豇豆红八宝瓷器(千年难烧一器的豇豆红)(12)

豇豆红瓷器道法自然,崇尚意境。自然美是朴素的,它表现为天之自高,地之自厚,花之自开,月之自明,自在无为,淡然无极。

大清康熙豇豆红八宝瓷器(千年难烧一器的豇豆红)(13)

专业送拍,目前国内业务有送拍北京保利,北京翰海,中国嘉德;海外业务有送拍香港保利,中国艺海,台湾中正,香港劳伦斯,新加坡金沙,美国联邦,美国大联盟,阿联酋迪拜拍卖等,承诺送不进去全额退款,根据各拍卖行历史成交记录为您选择您藏品适合的拍卖行合作上拍。

大清康熙豇豆红八宝瓷器(千年难烧一器的豇豆红)(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