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永进

通讯员 涂举学 李娟

12月2日14时25分,夏玉涛做好驾驶室卫生后,将公交车开至始发站武汉火车站公交枢纽站侯客。

车辆到达站台后,5名乘客依次排队上车。“请把健康码对准右下角,口罩要戴好啊!”夏玉涛轻言细语提醒。一位拖着行李的老爹爹问路,他又耐心地解答。

14时30分,夏玉涛驾驶551路公交车准时从首站发车。起步前,他习惯性地从车内后视镜观察确认乘客坐稳扶好后,才缓慢起步。虽然是21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但一路上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大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双手紧握方向盘。遇坑洼路段,他总会提前减速,低速匀速通过,驾驶台上水杯里的水只是微微晃动了一下;遇前方斑马线,他总会提前减速,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挥手示意行人、非机动车先行。

关于孝亲敬老电视剧(21年开公交敬老涛哥)(1)

夏玉涛的工作照

行车21年,45岁的夏玉涛先后开过公交53路、201路、215路、551路,2021年荣获武汉公交集团公司“金牌驾驶员”称号。21年来,夏玉涛从刚开始当公交驾驶员,就接触的是一条老年人乘客居多的线路,21年过去了,他经历了一代代老人走过,也见证了如今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变化。被同事们亲切地成为“敬老涛哥”。

生于农村,见到卖菜老人主动帮忙

夏玉涛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家里还有个哥哥,父母以种地卖菜为生。从小夏玉涛就比其他孩子懂事,非常孝顺父母,只要放学回家,就会到地里帮父母干农活,参加工作后也不曾间断过。

住白玉山周边建设乡的村民,大多以种菜为生,这些大爷大妈们,每天坐201公交车去建设二路或红钢城卖菜。

68岁的王婆婆,家住白玉山,是卖菜大军中的一员。她的老伴早年患鼻咽癌影响了神经,导致上肢失去行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为了防止爹爹独自一人在家中发生意外,王婆婆特地买了手摇的轮椅,以便出门时使用。

2003年冬天的一个清晨,白玉山起点站,夏玉涛还记得第一次遇见王婆婆的情景:个子不高,但很精干,穿的是一件看起来很老旧的棉袄,鞋子是绿色的军球鞋。坐在轮椅上的爹爹,上身穿的是皮棉,有多处都掉皮了,腿上盖了条毯子。王婆婆挑着两大筐新鲜蔬菜,爹爹摇着轮椅在前面。快到公交车后门时,王婆婆喊了声:“师傅,把后门开一下!”

夏玉涛闻讯后,连忙下车麻溜地将爹爹扶上车,再帮忙抬轮椅上车,最后将两大筐重约七八十斤的蔬菜用扁担帮忙挑上车。在建设二路或红钢城下车时,夏玉涛也从来不让王婆婆动手。后来,王婆婆隔三岔五都会遇到夏玉涛。他们熟络之后,王婆婆卖菜只要上了夏玉涛的车,夏玉涛便会亲切地喊:“王妈,您先找位置坐好,剩下的事情我来就行了。”就这样,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夏玉涛一帮就是3年。每次王婆婆下车,总会硬塞给夏玉涛一袋菜,笑着说:“夏儿啊,这是王妈的一点心意,路上注意安全,安心开车啊。”

途经医院,工作期间帮助病人获赞美

2009年6月,夏玉涛调到551路,当时551路途经武钢医院、普仁医院、161医院、公园、菜场。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夏玉涛开始接触到很多看病的老人,他们大多行动不便,夏玉涛每次见到他们乘坐公交的时候,都会停下车帮他们上车。每次听到乘客们的感谢,夏玉涛总是傻傻一笑,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乘客的认可和理解,很满足,也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有一次,夏玉涛驾驶551路公交车从武汉火车站出发,行至四美塘车站上客时,发现上车人群中,有一婆婆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爹爹。夏玉涛连忙下车,跑到婆婆跟前说:“您先上车,我把爹爹扶上去。”得知爹爹中风偏瘫,下肢几乎不能行走。夏玉涛二话不说,让爹爹双手抱紧他的脖子,一个公主抱,将爹爹稳稳地抱上车。由于正值上班高峰,车上人多,他又让一名年青的小伙子让位给爹爹坐,下车又将轮椅搬上车。

“这真是位好司机啊!”婆婆说,她要经常带爹爹去同济医院看病,二老上车不方便,怕夏玉涛嫌弃,没想到他如此热情。夏玉涛说,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干惯农活,手臂力量大,抱爹爹上车根本不费劲,让婆婆不要有顾虑,他还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告知婆婆,叮嘱她下次去医院时,提前打电话给他。从那以后,婆婆每次去医院前一天晚上,都会和夏玉涛联系好,每次夏玉涛都会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一年多。

一天晚上,婆婆打电话夏玉涛说,爹爹去世了,并问了第二天到四美塘的时间。第二天,夏玉涛驾车到四美塘车站,婆婆上车后递给他一个精致的小盒子,说了一声“好人一声平安”后下车了。待夏玉涛回家打看盒子一看,是一个莲花座。从那以后,夏玉涛再也没看见婆婆的身影了。至今,夏玉涛还将莲花座珍藏在家。

生活变好,晨练老人和自己的故事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坐公交车去卖菜和看病的老人越来越少,越来越注重享受生活的老人,开始乘坐公交去健身,有的会带上器械。

2019年的一天,车刚开动不久,夏玉涛从反光镜里看见一位年约六旬、身穿黑色运动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大爷,突然跑到了车厢的中间部位,抓着车顶附近的扶手横杠,练起了引体向上,表现得十分熟练。

夏玉涛赶紧把车往旁边一停,走到大爷身边说:“大爷,公交车作为特殊公共场所,不适合锻炼,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万一突发情况,驾驶员急刹车,您控制不住身体摔倒,或是在练‘引体向上’的过程中,踢到其他乘客不太好。一看您就是非常热爱运动,我推荐您去杨春湖公园去溜溜很不错。”大爷听后不好意思地摆摆手说:“小伙子,不好意思啊,给你添麻烦了。”夏玉涛顺势给老大爷安排了个座位,让他扶稳坐好。老大爷自我感慨地说:“现在的驾驶员服务真是好呀。”在场的其他乘客也连连称赞。

2021年夏天,夏玉涛驾驶公交车回到终点武汉火车站后,他下车时,看见中间单人椅的旁边靠着有东西,走近一看是个红色的包,打开一看是一支没有开口的红樱枪。通过回忆,夏玉涛推测,包应该是经常坐551路去青山公园晨练的李爹爹落下的。果然,不久后,李爹爹找到站上来,领取了红樱枪。李爹爹说,这支红樱枪是定做的,丢了很麻烦,他坚持要买烟表示感谢,被夏玉涛拒绝。

讲述原因,看到老人遇到困难想起父母

从20年前的帮助老人整理菜篮子,到后来帮助老人乘车看病,再到如今的整理晨练器材,夏玉涛一路见证了江城老人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谈到为什么敬老,夏玉涛表示,可能与他的经历有关。小时候住农村,母亲打谷时,左手被打谷机拖进机器,整个左手被机子搅没了,母亲靠一只手将他和哥哥、姐姐三人养大。在他18岁,母亲突发脑溢血不在了,家里家外就只剩父亲一人操劳。坎坷的经历,让他懂得父母的恩情大于天,让他更加要关爱、更加尊敬长辈。

夏玉涛动情地说:“每次看到他们遇到困难,就会想到我自己的爸爸妈妈。”熟悉夏玉涛的领导和同事都说,他不仅对自己的老人孝顺,对别人家的老人也一样关爱。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