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圳为原点,以海陆空港铁等交通枢纽规划实施的推进为经纬,走进大湾区城市,围绕“牵引、融通、气象、活力”四大关键词,全景展现大湾区“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蓬勃图景……

本期“融通大湾区·融媒采访行”采访团分别从深圳和中山两地出发,探寻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枢纽工程——“深中通道”项目建设的新进展。

预计年底东人工岛

岛上隧道主体结构完成70%

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采用东隧西桥方案。项目计划于2024年建成通车。通车后,深圳到中山只需30分钟可直达。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首先探访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岛上隧道。东人工岛分为岛上隧道和堰筑段两部分工程,岛上隧道工程位于广深沿江高速一期高架桥下方,与在建的二期相接,交叉组织施工,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管控力度强。目前,堰筑段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完工,正在进行顶板回填工作。

深中通道开通最新消息(深中通道建设再迎新进展)(1)

在岛上主线隧道施工现场,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目前基坑主体结构已经完成20%左右,施工进展顺利。未来,这片区域将是下穿广深沿江高速,连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的区域。

深中通道开通最新消息(深中通道建设再迎新进展)(2)

中铁隧道局深中通道S03标项目现场技术主管董宝虎表示,项目在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预计年底岛上隧道主体结构完成70%,为明年岛上隧道主体结构全部完工奠定基础。

深中通道沉管段

安装进度破5/6

视线再转向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

7月22日,该项目沉管隧道E24管节在水下实现精准对接,标志项目沉管隧道东侧9个管节全部完成沉放安装。至此,项目全线累计沉放27个管节,安装长度达4207.8米,沉管段安装进度突破5/6,计划本月底进行沉管隧道西侧管节沉放。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长6845米,沉管段长503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海底沉管隧道。E24管节为标准管节,长165米,浇筑后重约8万吨。

对建设团队来说,沉管不仅要实现高精度沉放对接,还要在海中经受得起长年累月的水压、腐蚀等考验。因此,沉管管节浇筑的“芯”技术尤为重要。

“目前,我们混凝土填充密实度达100%,解决了钢结构与混凝土的耦合受力难题。此外,经过工艺优化,每个管节浇筑工期缩短至29天,不断刷新大型海底沉管隧道的浇筑记录。”保利长大深中通道S08合同段项目经理吴旭东说。

伶仃洋大桥西锚碇区域

首片钢箱梁顶推到位

就在上周,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也迎来施工新进展。7月15日,伶仃洋大桥西锚碇首片钢箱梁顺利完成101米顶推作业。

这是国内首次在开阔海域,超高支墩、超大跨径、超大吨位钢箱梁多点同步连续顶推施工,这也是整座伶仃洋大桥的施工重点、难点。

深中通道开通最新消息(深中通道建设再迎新进展)(3)

为了顺利完成这次施工,建设团队花了一年多时间细化方案。该项目将在今年10月底,完成这一区域全部6片钢箱梁的顶推施工作业,为伶仃洋大桥顺利合龙奠定坚实基础。

深中通道开通最新消息(深中通道建设再迎新进展)(4)

深中通道S05标段副总工程师吴育剑介绍道,整个伶仃洋大桥是深中通道桥梁工程的控制性标志工程,目前S05标段伶仃洋大桥土建工程已经完成,安装工作预计在2023年9月左右全部完成。

跨越珠江看两岸

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正加速形成

一个倒v字形的入海口,将珠江口东西两岸分隔为二。倒v字顶端是广州和佛山,西岸是中山、珠海、江门、肇庆等城市,东岸是深圳、东莞、惠州等城市。

东西两岸,短短几十海里的路程,因为缺少直线通道,只得取道广州、绕弯而至。尽管已有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通道连接,但面对粤港澳大湾区日益繁忙的人流物流,仍然难称便捷。

因此,越来越多的跨江通道和入海隧道应运而生,为粤港澳大湾区百公里“黄金内湾”架起沟通的桥梁。

深中通道开通最新消息(深中通道建设再迎新进展)(5)

屡屡跑出建设新速度的深中通道,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快速建设的缩影。

深中通道项目,东起宝安区的机场互通立交,通过广深沿江高速二期东接机荷高速公路,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马鞍岛登陆,终点位于横门互通立交,通过横门枢纽互通与中开高速(在建)对接,并通过万顷沙接线与南中高速(前期)对接,通过连接线实现在深圳、中山及广州南沙登陆。

深中通道开通最新消息(深中通道建设再迎新进展)(6)

▲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效果图

项目预计将在两年后建成通车,届时深圳到中山只需30分钟可直达,大大减轻虎门大桥交通压力,深中两地进入“半小时生活交通圈”。

当前,深圳机场三跑道建设全面步入“快车道”;莲塘/香园围口岸正式启用,皇岗口岸加速建设,深港口岸交通迎来华彩蝶变;大湾区核心区高速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8.7公里,已接近世界主要湾区高速公路密度......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正在加速形成。

深圳卫视记者 / 杨溟晗 杨名

中山台记者 / 刘峥 杨启宁

视频制作 / 黄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