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们读一读鲁讯。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及答案(寒假亲子阅读朝花夕拾之阿长与山海经)(1)

古今中外不同的人读鲁迅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把鲁迅捧得很高,说他是中国历史杂文第一人。

有的人则压根不喜欢他的文章,说他的文章晦涩难懂,根本读不下去。

鲁迅自己曾经在给朋友的信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文章,不到 30 岁,是不大能够懂得的。

为什么是30岁呢?

因为30岁后阅历丰富了,在社会上起起伏伏,摸爬滚打,历经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再回头看他的文字,你会突然发现他的文字是那么透彻,深刻,一针见血。

鲁迅文章最大的亮点便在对中国社会、中国人的深刻剖析,秒杀那些热点文章。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及答案(寒假亲子阅读朝花夕拾之阿长与山海经)(2)

让我们感觉一下他的语言风格:

小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他就当不成人了。—《随感录》

细想说得很对,很多走入歧途的孩子,被发现原生家庭有着巨大的问题,父母虐待打骂孩子,而孩子长大以后,终将用这种方式回馈家庭和社会。

面具戴久了,就会长在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鲁迅日记》

我们每个人不都是戴着各式各样的面具生活,过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日子,谁也不敢揭下面具,成年人的崩溃就在那一瞬间。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及答案(寒假亲子阅读朝花夕拾之阿长与山海经)(3)

怎么样,语言的确简洁、犀利。如此看来,鲁迅的文章真的很有看头,只是小时候的我们没有看懂而已。

对于孩子来说,不用读得那么深刻,了解鲁迅的时代背景,家庭关系以及成长经历,可以为他们日后读鲁迅做好准备。

因此,这次我们只是浅读鲁迅,从鲁迅回忆散文《朝花夕拾》中选出三篇读一读他的故事:

《阿长和〈山海经〉》-鲁迅童年故事

《父亲的病》-鲁迅少年故事

《藤野先生》-鲁迅青年故事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及答案(寒假亲子阅读朝花夕拾之阿长与山海经)(4)

这次读鲁迅,我们有两个目的:

1、读故事,了解鲁迅。

2、学习文章中用到的写作技巧。

今天我们阅读《阿长与〈山海经〉》,说的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的故事。

好巧,《山海经》我们刚刚读过,真是无缝连接。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阅读题及答案(寒假亲子阅读朝花夕拾之阿长与山海经)(5)

读的时候注意两点:

1、人物的多面性。

写人的时候要避免刻板描写,非黑即白。好人一味得好,坏人尽干坏事。人物特点有好有坏 ,才真实立体。

就像长妈妈,有优点也有缺点,鲁迅对她的感受经历了好几次波折,这样的长妈妈给人真实好像就在我们身边。

2、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去写人物,效果非常好。

本文中为了突出长妈妈对鲁迅的好,为鲁迅买《山海经》,前面铺垫了很多鲁迅对她不满意的地方,这样前后形成对比,给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贾平凹的《丑石》和杨朔的《荔枝蜜》都是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感兴趣可以找来看一看。

孩子们在写人的作文也可以试着用一用这个技巧。

今日阅读《朝花夕拾》:

《阿长与<山海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