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瑞利珠单抗在上市之初是被寄予厚望的一款产品,依稀记得有券商研报中测算其营收将会突破100亿正是创新药巨大的想象空间,2018年恒瑞医药率先触底翻转,从28元一路飙到97元(前复权),总市值突破6000亿,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卡瑞利珠单抗是不是要长期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卡瑞利珠单抗是不是要长期用(卡瑞利珠单抗还有未来吗)

卡瑞利珠单抗是不是要长期用

卡瑞利珠单抗在上市之初是被寄予厚望的一款产品,依稀记得有券商研报中测算其营收将会突破100亿。正是创新药巨大的想象空间,2018年恒瑞医药率先触底翻转,从28元一路飙到97元(前复权),总市值突破6000亿。

但在医保谈判大幅降价、PD-1存量内卷的大背景下,卡瑞利珠单抗上市第三年已经开始环比下降,拖累恒瑞医药在万亿的鼓吹路上遭到了脚踝斩,最大跌幅突破70%。

成也创新药,败也创新药!我们不禁会问,卡瑞利珠单抗还有未来吗?从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两个方面来看:

1、卡瑞利珠单抗的竞争优势包括先发优势,获批适应症多、药物联用深挖潜力等方面。

卡瑞利珠单抗2019年5月在国内获批上市。它是国内获批的第5个PD-1单抗,同时也是第3个获批的国产PD-1抗癌药。获批顺位并不靠前,但恒瑞后发先至,获批后迅速拓展适应症,截止目前已获批适应症8个,包括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鼻咽癌等,在适应症获批数量方面居于前列。除此之外,还有20 的后续研发管线,既包括单药的扩展研究,也包括和甲磺酸阿帕替尼、苹果酸法米替尼等的联用。因此,在适应症方面卡瑞利珠单抗还有很大的空间。

2、相对于竞争优势,卡瑞利珠单抗的竞争劣势似乎更让人揪心,具体包括:

(1)政策不友好,在集采和医保谈判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定价权被剥夺,成为新规则下待宰的羔羊,动辄50% 的价格跌幅挤压了医药企业的利润。单从艾瑞卡来看,2020年医保采购价格19800元/盒,2021年医保采购价格2928元/盒,整体降幅85%。但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能够惠及更多患者,出现快速放量。艾瑞卡医保采购量从31441盒增加到442704盒,整体增加了13倍,实际采购金额由6亿增加到12.9亿。因此,医保谈判对企业影响需要从量、价两方面进行剖析(本次不展开,后续将结合财报从销售毛利率、销售费用率、量价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量价关系,实际上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

(2)PD-1的竞争越发激烈。截至目前,国内共有13款PD-1/PD-L1药物上市,其中4家为进口,9家为国产。 从获批的适应症数量上看,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恒瑞卡瑞利珠单抗,以及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遥遥领先于其他PD-1/PD-L1药物,均有8项适应症上市。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不仅国内拓展快,营收同比大幅正增长,其在国际上也有出色的表现,遥遥领先卡瑞利珠单抗。在赛道越来越窄的情况下,降价如影随形(行业现状)。

(3)卡瑞利珠单抗的副作用。经患者反馈,使用艾瑞卡之后,会发生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发生部位主要在人体体表皮肤,大多见于头面部和躯干部,呈孤立、散在性分布,从按照外观形态看,大致分为红痣型、珍珠型、桑椹型、斑片型、瘤样型,红痣型与珍珠型最多见,但相关副作用均可控。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下,其自身副作用将会对未来应用前景蒙上阴影。

最后,看下艾瑞卡的营收情况,由于恒瑞年报不披露具体数据,从各种渠道搜集到的数据来看,艾瑞卡2020年度营收45亿,2021年度41亿,环比负增长,2022年能否维持40亿的平台有待进一步观察,在恒瑞销售能力的加持下,创新药的管线还是值得期待。目前艾瑞妮2022年预计可以突破20亿平台(2021年19亿),未来空间似乎较艾瑞卡要好。今年还要看新上市的三款新药放量情况,大概率可以弥补艾瑞卡失速的部分。

从企业盈利的角度出发,无论是FIC还是BIC,亦或是ME-TOO,管线的商业化才是盈利的根本。因此对医药行业的追踪,管线是潜力,是未来的空间,商业化是利润,是企业的PE和PB。因此,对恒瑞而言,Fast-follow策略并不是一无是处,是保证现金流、支撑未来研发投入的最佳策略。在持续的投入之下,靶点不断前移,FIC会有的,我相信恒瑞医药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