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西安11月1日电记者李洁、张哲浩1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蒋刘遗址发现仰韶晚期大型环壕和成人墓地,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除了玉器、石器、陶器、石串饰等,还有数量丰富且集中出现的笄形骨器,这是仰韶考古的首次发现,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陕西泾阳蒋刘遗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陕西泾阳蒋刘遗址
光明日报西安11月1日电记者李洁、张哲浩1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蒋刘遗址发现仰韶晚期大型环壕和成人墓地,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除了玉器、石器、陶器、石串饰等,还有数量丰富且集中出现的笄形骨器,这是仰韶考古的首次发现。
2021年,为配合“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秦汉新城训练基地”和“秦汉新城汉韵三路”两项目的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项目用地内清理了丰富的仰韶晚期遗存,包括灰坑、窑址、瓮棺葬等遗迹200余座以及大量陶、石、骨、玉等遗物。2022年,考古队在发掘区域西侧继续开展考古工作,在全面揭露的基础上,发现了仰韶晚期环壕和墓地。
调查勘探显示,受泾河河谷垮塌影响,蒋刘仰韶环壕北部已不在,南部残留部分平面略呈半环形,长度约1200米,环壕内遗址残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环壕西南段系人工挖掘而成,形制较为规整,口宽底窄,剖面呈倒梯形,口部宽约16.5米、底部宽约7.5米、最深约7.5米。环壕内堆积以黄褐色、灰黑色淤土为主,出土陶片较少,器型常见仰韶晚期典型的尖底瓶、敛口钵、夹砂罐等。
在探索环壕内外的聚落功能区划时,考古工作人员在环壕西南段外发现蒋刘仰韶墓地,墓地距环壕最近约15米,发现集中分布的成人墓葬58座。这些墓地似经规划,墓葬间无打破关系,绝大多数为东北-西南向,并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形制可分为带二层台竖穴土坑墓、偏洞室墓和竖穴土坑墓三类,以带二层台的竖穴土坑墓数量最多。
这58座墓葬中均未明确发现葬具痕迹,但部分尸骨可能用编织物包裹后下葬。“割体”现象较为常见,手掌或手指被割离的情况较为多见。另外,还发现墓主头部套于陶罐中的“套头葬”以及墓主盆腔内留有胎儿碎骨的现象。
30座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包括骨器、玉器、石器、石串饰、绿松石串饰、陶器等,数量较多,但偏类严重,以笄形骨器占绝大多数,这也是仰韶晚期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由于出土位置明确、埋藏背景清晰,其功能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于手掌或手指被割离的“割体”现象,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邵晶介绍:“这种现象在仰韶文化墓葬中比较常见,可能是当时的人在亲人去世后为了纪念亲人,把自己的一截手指或手掌砍掉,放在一个地方,等自己死了之后再让人拿出来和自己埋在一起。现在的一些民俗学资料中,对这种现象也有记录。”
对于把头部套于陶罐中的“套头葬”现象,邵晶说,可能是由于当时埋葬条件比较简陋,就只是把头套着不让挨着土。而且,蒋刘遗址发现的成人墓葬中都没有发现专门的葬具,因为真正的椁和棺是龙山文化时期才大量盛行的。
“蒋刘遗址的大型环壕和成人墓地是近年来仰韶考古特别是仰韶晚期考古的重大发现,为深入分析关中地区仰韶晚期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资料,蒋刘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也是陕西地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考古收获。”邵晶表示,较之仰韶中期,蒋刘环壕规模更宏大、墓葬分级更明显,暗示着蒋刘仰韶晚期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层次分化,是仰韶晚期社会更加迈向文明社会的重要物质体现。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2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