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论语十则第三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论语十则第三讲(天天论语笔记第5讲)

论语十则第三讲

【原文】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读书做官事为了拯救社会

本章孔子又上台来叨叨了两句,这次的话题是治国之道。孔子的观点是“学而优则仕”,他老人家从来心口一致,从不忌讳读书就是为了做官,也不反对甚至是支持拜他为师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为了取得俸禄,做官在孔子看来就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为政》篇里: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就在教子张怎么为官——说话上少犯错,行动上少后悔,就能做好一个官。这个留到下一篇再详解。

孔子的做官思想绝对不是为了自己,做官是为了救天下君主于水火,孔子即使是为老百姓好的主张,目的大多也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从而使天下安定,百姓才能远离痛苦和灾难。要推行“仁义礼智信”,改变社会上的坏风气,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礼崩乐坏!当时的社会风气坏到什么程度了呢?就以孔子所在的鲁国为例:鲁国的国政不在鲁国国君手里,实权被季氏、孟氏、叔氏三家瓜分,三家根本不把国君放在眼里,其中实权最大的是季氏。季氏家里也被造了反,实权不在季氏手里,在家臣阳虎手里,阳虎掌握实权后,又被公孙不扭夺了实权。这一层层下来,越往上权利越虚。不光是被称为“礼仪之邦”的鲁国如此混乱,其他国家也大都如此。这是春秋末年诸侯国的一个共性。

为什么会这样呢?理解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前前后后分封了几百个王,有同姓王,同姓王基本都是姬姓兄弟。也有异姓王,都是些有功之臣,如姜子牙封了齐王等,还有周武王觉得尧帝、舜帝的后人,夏朝、商朝的后代,过去的一些已经被灭亡了部落首领,各地小王都应该恢复王位,每家都分封一块地养起来。这几百个大大小小的王,大的地盘能有现在一个县那么大,小的也就是一个乡镇甚至一个村那么点儿地方。过去人口少,划一块地给你去做王,可能只是个荒山野岭,连个百姓都没有。小的诸侯王们自身生存本来就有问题,只能依附大的诸侯王,最终小的必然被大的吞并。而这些越来越大的诸侯王呢,都是采取世袭制一代代传下去的。你想想几代人之后就都是些既不读书学习也没有武功的公子哥们在祖宗的光环下生活,他们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治理国家、指挥作战都靠家臣去执行,时间长了,有能力的家臣就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这种局面就加速了由春秋向战国过度的进程。

孔子自己也是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严格来说连这个没落贵族的身份也是很牵强地自己争取来的。孔子的出身我们在下一篇会专门来讲。今天要说的是孔子就是看不惯这些诸侯、大夫的僭越行为,孔子迷之坚决地认为周朝的这个封建制度是非常合理的,是值得尊崇和维护的。孔子推崇的“礼”就是“周礼”,传播的“乐”就是“周乐”。他以一个周王朝已经被边缘化的没落贵族后代的身份自居,虽然出身贫寒,还是觉得自己身份显赫。就像阿Q说的,谁家祖上没有显赫过呢!这就是他自认为的或者说靠自己争取来的阶级身份决定的政治立场,有时候想起来毛泽东用阶级划分的方法来统治中国也有一定的道理。

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

孔子认为做官有多容易呢?四个字就搞定了:学、孝、仁、省!学好了前面四章的四个字,就可以跟你谈谈治理国家的事了。在孔子看来治理国家并没有多难,有规律可循,可以通过跟着我孔丘学习而当个好官。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就这么回事?如果真把“学、孝、仁、省”这四个字都吃透了,当个官算什么,你想干什么事情会干不成啊!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心怀敬意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的治国方略,因而颇具尖锐性。

本章是孔子第一次提到治理国家的事情,还比较浅显。《论语》中大量涉及到“为政”方略。这里只是给刚入门的学生一个诱惑:“学”就是为了“出仕”,为了当官。跟我孔丘学好了,你就能去当官,找工作就不是个事。所以你们要好好学,“学而优则仕”!要理解本章的孔子治国思想要先了解一些常识:道、国、千乘之国、敬事、爱人、使民以时,下面我们一个个来分解。

“道”:专家普遍解释为,通“导”,作动词用,是领导、治理的意思。我觉得应该解释为“道理、原则、方法”。这是古文中常见的倒装句,意思是“成为一个中等强国的原则是什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中等的强国”,而不是说“治理一个中等强国”。用作领导的“导”讲很牵强。有点望文生义,讲不通就拿个比较能说通的字来“通假”的缘故!在古文研究中你就别太迷信专家,他们不过比你看的书多点,掌握的素材多些,并不一定就比你水平高。比如,红极一时的于丹老师也讲《论语》,功劳是大大的啊,这首先要肯定。她让普通老百姓能听懂《论语》,愿意坐在电视机前听她讲《论语》就非常成功,非常有功德了。但不能因为这个成功和功德我们就要说她讲得好,有学问。

“道”这个字在中国文字里面是属于神奇的字符。在很多地方都见到它,意思还都不一样。它的本意是“道路”,引申意义是“方向”。用得比较多的是跟德字组词叫“道德”。老子伟大的文献《道德经》里道字用得更多。一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先把读者都搞蒙再说,怎么解释?一般的学者都比较认同的解释是:可以说得清楚的道就不是常规的道了!意思是真正的道是说不清的。这个解释当然也对。但就第二个道字的解释就值得商榷了。春秋时期的“道”字从来就没有“说”的意思。“道”字有“说”的意思是很晚以后的事情了,一直到元曲和明清小说时期,才用作“说”的意思。某某道,就是某某说。春秋时期的“说”就是“曰”,我们正在学着呢,子曰、子曰的,没见过子道、某人道。那有人要问了,你觉得该怎么解释呢?道就是道,应该解释成:道之所以是道,是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态。

“国”:国字也需要解释一下,在春秋时期的国指的是诸侯国,是指组成周王朝的一个个诸侯国,不是指周王朝。周王朝名义上管辖的范围叫“天下”。每个诸侯王管辖的范围才叫国,或者邦,邦国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现代词汇叫“国家”、“家国”就是这么来的。我们好多人都喜欢说“没有国,哪儿有家?”这又是望文生义的结果,还真说反了。应该说没有家哪儿有国!历史上是先有家的概念,家天下。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之前就已经有了“封建”的概念。封建的意思就是封你一块地儿,你去立家建国。好地方先封给自己的兄弟,一家家从首都搬到自己的封地去,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园,每个封建主也就是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拥有绝对权力。建立管理封地的政府组织,最重要的权利是建立自己的武装和税收,这块地由你自己保护,税收也归你,你只需向中央进贡多少粮食多少特产,在中央有事召集你的军队时听命就可以了。有了钱的诸侯王就开始招兵买马扩充超过自卫所需的军队,军队强大了就开始拓荒让国土面积更大、人民更多,并去兼并周边其他小国。这样在家的基础上国就形成了。

“千乘之国”:乘,shèng,意为车辆的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1000两战车需要配备的人员就是10万人,即拥有10万军队的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算是大国,《论语·先进》篇,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说明千乘之国并不大,周旋于大国之间还蛮不容易的。但千乘之国也不算小了,因为春秋时期还没有出现万乘之国,万乘之国的出现是经过无数的战争和兼并,战国时期才出现的事情。《论语·公冶长》篇,又是子路,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孔子说,子路可以去管理一个千乘之国的兵赋。虽然子路和他的老师都认为他的能力可以去管理一个千乘之国的军事,但子路致死也就是一个家宰。别说千乘了,可能百乘都不一定有。

“敬事”:敬事不是清朝时皇上说的那个“敬事房”的事啊。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要诚惶诚恐地做做事情,对事务要有敬畏之心。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

“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论语》中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多数为狭义用法,这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会反复提及。孔子从不把普通百姓当做人来看待,他用“民”来称呼普通群众,孔子眼中的“人”,也就是说《论语》中的“人”都是我们后世所说的“大人”,是统治者和为政府服务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这就是对孔子思想的过分夸张,孔子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思想境界。本章里所说的“爱人”绝非此意。他爱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后面紧跟着的“使民以时”的“民”才是百姓,是被统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官僚。“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为博爱则无太大干系。你要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使民以时”:“时”指农时,时节、时令。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让百姓为政府或士大夫做事情要注意时令季节,不在耕作与收获的季节差使百姓出劳役。古代人少地广,人民为什么还那么穷呢?从《诗经》的《伐檀》、《硕鼠》等篇中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小小的诸侯国国君都过着极端奢华的生活,还要养军队,税赋过重,劳役过多,经常要出兵丁去为国家打仗。所以孔子说要注意时节,表面看是在为老百姓着想,实际上是提醒那些治理国家的人不要“竭泽而渔”!修筑工事,出劳役不要耽误了农业生产。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鲁迅是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来看待孔子的治国方略,因而颇具尖锐性。

我们再来理解本章的原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是不是很通没有问题了。这就是在告诉学生们使一个弱国变强的道理,大国强国一般都人才济济,孔子的这些没有从政经验的学生们毕业后要找工作多数只能去些小国就职,小国也未必会用这些“贱人”出身没有身份的学生,很多时候就只能像子贡、冉求等政事超群的学生一样去“大夫之家”任职。孔子第一次讲为政之道,目的是让学生们觉得为政并不难。搞懂了“学、孝、仁、省”,再拿着“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三锦囊就能搞定政事了。跟我孔丘当学生,找个当官的工作那都不是事儿,不会辜负了你拜师时拿来孝敬我的那十条干肉!(“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萧闲堂主曰:

千乘之国治有道,心怀敬意勤操劳;

诚信在心官僚爱,使民以时国民饱。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治理的意思。也可以按道的本意来解,治理国家之道。

(2)千乘之国:乘,(shèng),意为辆。

(3)敬事: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对事要有敬畏之心。

(4)时:时指农时。

【译文】

孔子说:让邦国变成拥有千辆兵车的中等强国,能周旋于大国之间的原则,不过就是要对国政心怀敬意并严谨认真地办理政事,恪守信用,言而有信,节约财政开支,爱惜自己的官僚,役使百姓不要耽误了农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