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很多人说粤语最接近唐古音,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为什么用粤语读古诗更顺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为什么用粤语读古诗更顺口(粤语读唐诗最押韵吗)

为什么用粤语读古诗更顺口

一、很多人说粤语最接近唐古音

我国是礼仪之邦,做很多事有比较复杂严格的规矩,写文章也是一样,唐诗继承了魏晋时期对文章格式的严格要求,比如押韵、对仗、平仄等。所以唐诗朗诵起来是很顺溜、很上口的。

大家都知道现代普通话与古话差异很大,所以我们现代人读唐诗时,我们会发现很多诗句并不押韵。

因此,找诗歌的押韵声,最容易找出唐古音(甚至宋、明)的正确读法。但到底哪种方言与唐朝时的官方语言最接近呢?

现在很流行说法是广东粤语。确实有些古诗用粤语朗诵起来比普通话更押韵,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粤语更接近唐时古音。

有这看法不奇怪,因为我国方言太多了,不少方言中有些字和词的发音确实保留了古时发音。

但如果说粤语才是最接近唐诗古音,那只能说我们对中国方言了解太有限了。

二、客家话才是最接近唐古音

实际上,更多古诗用粤语读起来并不押韵,这里我就不举例了(下面会有)。在此我只想说,客家话才算是最接近唐古音的方言。

首先,客家人原本就是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从黄河流域迁入南方的中原汉人,最大程度保留了当时的语言,而留在当地的汉人,在历经后面辽金、元蒙、满清等少数民族统治和融合之后,语言反而没有那么纯粹了。所以,客家人保留唐时古音的概率非常大。

其次,客家人祖先当时因躲避战乱迁徙至江西南部、广东东部、福建西北部等地区,这些地方山区极多、交通不便,按道理,这样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很难有相互的交流,但奇怪的是,分布多省山区的客家人,竟然在语言上有很大的共通性,形成了所谓的客家话。这就说明了当初客家人的祖先们的语言,很可能在迁徙前就已经比较相近了。

最后,我们还是摆实锤吧。

三、客家话与粤语的PK

我拿几个在客家话中发a音的字举例,你就会发现粤语发音与唐音有多么离谱

——车,客家话读ca,粤语cei

——蛇,客家话读sa,粤语sei

——写,客家话读xia,粤语sei

——者,客家话读za,粤语zei

——赊,客家话读sa,粤语sei

——斜,客家话读qia,粤语ce

客家话中a的音,粤语基本读成ei的音。(但也有几个字是一致的,比如“家”,客家话和粤语都读ga)

看下面这首唐诗,现在普通话读起来是不是极不押韵,粤语也极不押韵,但如果用客家话读,是不是完美押韵

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e a)。南星变大火,热气余丹。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ca)。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ga)。复携两少妾,艳色惊荷。双歌入青云,但惜白日(qia)。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sa)。明主倘见收,烟霄路非(sa)。

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

如果,还还没说服力,再每个字来几首:

(1)关于“蛇”字,客家话读sa

远去不逢青海

力穷难拔蜀山(sa)。

—— 李商隐 《 咏史二首·其二 》

苏岩乳洞拥山

涧藤古栗盘银(sa)。

—— 佚名 《 白雪歌 》

久指庙堂言鹿

忽惊大泽起龙(sa)。

—— 张月宇 《 二零四六 》

香烟忽起炉中(sa),

话到羲皇日未(qia)。

—— 庞嵩 《 澄心楼春眺 》

(2)还有关于“车”字,很多人说读ju,其实大错特错,客家话读ca

卢照邻 《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

青牛白马七香(ca)。玉辇纵横过主

金鞭络绎向侯(ga)。龙衔宝盖承朝

凤吐流苏带晚。百尺游丝争绕

一群娇鸟共啼

卢延让《雪》

瑞雪落纷华,随风一向斜(qia)。地平铺作月,天迥撒成。客满烧烟舍,牛牵卖炭车(ca)。吾皇忧挟纩,犹自问君家(ga)

李商隐《无题》

白道萦回入暮

斑骓嘶断七香车(ca)。春风自共何人

枉破阳城十万家(ga)

李白《早望海霞边》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ea)。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ca)

刘方平《新春》

南陌春风早,东邻曙色(qia)。一花开楚国,双燕入卢(ga)。眠罢梳云髻,妆成上锦(ca)谁知如昔日,更浣越溪

(3)再关于“者”读音的,这个字离普通话差的真远。客家话读za 二声。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za)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ha)。

【宋】韩维《同阵道原谒象之》

歊炎日为倦,休架一潇

风竹来迎人,翠色欲倾(xia)。

神交不前约,至理非外(ga)。

窅然天地间,谁是忘言(za)。

【宋】梅尧臣《鹿》

群处空山中,迹在深松(ha)。

周穆得同狼,秦人指为

惊顾远世网,脱质去田(ya)。

谁思充腶修,自是无全(za)。

【明】王问《南庄示子侄》

归来南城隅,幽怀似堪(xia)。

言有二子俱,岂谓俦侣

庭花发故丛,新雏乱檐(不读wa,读ea)。

日抽架上书,方春已徂

出户更萧散,瞩目向平(ya)。

人耘舍北田,鸟泛青蒲(ha)。

乔木荫古台,长日自休

吾自爱吾庐,非因傲世(za)。

(4)关于“写”字,客家话读xia

【宋朝】喻良能《怀东嘉先生因诵老坡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

三让始循墙,一麾尝屡

夔门德政碑,深镵仍大(xia)。

【宋朝】姚勉《贤八咏•嵇康抚琴》

先生人中豪,志不肯司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xia)。

【明朝】王逢《游卜将军墓祠将军名珍字文超唐西河人有功业》

时危短吾裾,薄游东昆(ya)。

有唐将军茔,肃肃风露

木叶金甲动,土花碧血

居然神兵栖,夜嘶石跼

二蛇顾首尾,势若无御(za)。

当时阵或然,威福巫得

灵乌拂人首,疏火散村(sa)。

湠々娄逝波,壮怀托申(xia)。

(5)最后再来一个常见的、非a音的字“然”,普通话ran,粤语jin4,客家话yan(盐音)。这个字古诗中出现很多,以前我每次读到这儿都别扭,后来我用客家话音读,卧槽,完全就顺了。来几首试试:

【唐】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yan

【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yan

【宋】苏辙《赠景福顺长老二首》

念昔先君子,南游四十

相看顺老在,想见讷师

岁历风轮转,禅心海月

常情计延促,无语对潸然(yan

【宋】辛弃疾《和诸葛元亮韵》

偊泛清溪李郭船,路旁人已羡登

看君不似南阳卧,只似哦诗孟浩然(yan

通过以上对a音的对比,发现还有几个有意思的地方:

1、a音在古代非常常用,就像现在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他们现在语言中a音还是非常常用;

2、其实古人写诗,基本也是套路,常用就那么几个押韵字。比如你要是用“车”音押韵,大致不差就那几个字;

3、很多发音,唐宋明都差不多,我推测汉人语言发音改变最大,应该是在清朝时期。清朝圣旨中满文一直到中后期才逐步少用(估计语言也如此),而且满人还干过统一留辫的事,想想也完全有可能。

最后,再说一次,别再说粤语最接近唐诗中的发音了,粤语是否源自中原尚未有定论,但客家人实实在在就是从中原迁过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