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听过这样的说法:宿便是积存在体内产生毒素的根源,排出宿便就可以帮助身体排毒。排毒就是排宿便吗?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排毒?排什么毒?

排宿便等于排毒说法靠谱嘛(排毒就是排宿便)(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人体有哪些毒素

毒素是一种可以干预正常生理活动并破坏机体功能的物质。

人体有内在毒素,如自由基、宿便、尿酸、乳酸、水毒和淤血。

外来毒素,如大气污染、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化学药品、辐射、食物中的防腐剂化妆品中超标的重金属、垃圾食品等现代文明带来的毒副作用,以及病原微生物。

内生之毒,如新陈代谢中产生的代谢废物,生气时人体会产生一种酸毒,肠内宿便及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所产生的毒素。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

排毒的器官有很多,如肠道、肺部、肝脏等。而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担负了人体大部分的排毒任务。肠道本身充满褶皱,是人体大部分毒素与代谢物集中的场所。现代人饮食过于精细、饮食不规律、饮食安全等问题,以及亚洲人肠道更加长而弯曲,造成肠道中很容易暗藏毒素,停留时间甚至超过72小时。本来最大的排毒器官反而成为了藏污纳垢的大本营,肠道毒素也被形象地誉为“万病之源”。

宿便不是医学概念

在“宿便论”里,“宿便是积存在体内产生毒素的根源”。但宿便并不是一个医学概念,因为翻遍教科书,并没有它的定义。

其实这个名词,只是所谓的减肥产品出于广告营销目的而杜撰出来的。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积存在体内的粪便,也就是积存在体内尚未排出的粪便。从食物的消化过程来看,食物在经过口腔的咀嚼和初步消化之后,通过食管进入胃部,和胃酸、各种消化液充分混合,然后进入肠道,通过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进入结肠,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被吸收,残渣开始聚集成形,才算开始形成粪便。所以,所谓的宿便,应该就是堆积在结肠末端准备排出体外的粪便了。

宿便理论借用和偷换中西医学概念与理论,没有科学依据,而这些产品实为刺激性泻药,久服对身体有危害。

虽然说按时、规律的排便,确实可以达到排毒的作用,但排毒并不是排宿便。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排便习惯,比如说多进食蔬菜水果、适当的运动、晨起一杯水,可以使排便更轻松。过分地依赖药物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文/李春雨 袁鹏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