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有的人认为,坐拥千万财富,每天都能够随意消费是快乐;有的人认为,睥睨众生、张手翻云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还有的人则认为,无论自己拥有的财富多寡,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让自己感受到满足就算得上是快乐。

诚然,不同的人对于生活中的幸福和快乐都有自己的定义,并且这种定义往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人们的物质生活都不是特别发达的时候,人们对于“快乐”的追求就是有好的社交关系、好的家庭生活;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当中“快乐”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慢慢开始重视对财富的追求。

日子过好了内心还是贫穷心理学 心理学大多数穷人的(1)

无论求职人员对于更高工资收益的要求,还是在择偶时对另一半财富条件的期待上,无不表现出这样的变化。

数据

2020年4月份,央行曾经公开了一份《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的调查报告,广大网友表示,这一报告内容报告结论十分“扎心”。

报告当中提到,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317.9万元,住房拥有率达到96.0%。许多网友表示,自己并不是这“大部分人”当中的一个。

日子过好了内心还是贫穷心理学 心理学大多数穷人的(2)

其实对于这些数据,我们应当清楚一些细节:该报告是2019年10月时,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针对中国城镇家庭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的一个专项调查。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当中的3.1万户城镇家庭,样本范围几乎已经覆盖了将近10万的城镇居民(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受到调查的家庭当中,户均人口为3.2,比3.0的全国平均略高一点点)。

所以在这项调查背后,我们应当知道:这并不是涵盖了全国每一个人的调查,而是只针对城镇居民来进行的,所以有许多网友也许并不在这个调查范围之内。

截止到2019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为8.48亿,城镇化率为60.6%,也就表示,有近一半的居民并不在这次调查的范围之内。

日子过好了内心还是贫穷心理学 心理学大多数穷人的(3)

其次,还有一点是应该注意的,那就是此次调查对象的规模为“户”,也就是整个核心家庭或者是扩大家庭的范围。

现如今有许多年轻人都是远离家乡在别的城市打拼的,他们即便是接受了调查,那么调查对象也是在家中的父母,而不是自己。

并且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在大城市打拼,租房居住也是十分正常的情况,没有必要自怨自艾。在很多人看来,这份报告揭露了穷人们的快乐,其实都是自欺欺人罢了,“苦中作乐”是人们无奈的选择。

数据背后的真实贫富差距

尽管上文当中的数据能够体现出一些经济上的现状,但是这些数据终究是比较冰冷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看穿数据背后的社会现象。

日子过好了内心还是贫穷心理学 心理学大多数穷人的(4)

就像是上文当中的央行统计数据给我们展示的一般:单看城市当中居民的经济状况,其实已经十分可观了,几乎没有家庭是“买不起房”的。但是这毕竟只是针对城镇居民的数据,贫富差距依然存在。

对于很多一直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而言,如果不是切身到一些相对而言比较贫困一些或者是刚刚脱贫的地区去看的话,也许他们的生活是其一生都难以想象的。

对于很多地区而言,之所以仍然处于经济状况比较欠发达的生活之中,有时是存在许多症结的。

1.自然环境与交通不便

日子过好了内心还是贫穷心理学 心理学大多数穷人的(5)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我国境内,存在诸多地形与地貌:平坦富饶的东北平原、黄河平原;一望无垠的内蒙古高原;丘陵密布的东南沿海……不同的自然环境当然也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

对于许多生活在深山之中的人们而言,他们想要走出熟悉的生活环境其实是十分困难的,交通成本十分巨大。

这也就导致这些人们只能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当中长久的生存,如耶鲁大学的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在《逃避统治的艺术》当中想要表达的一般:

山地与河谷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导致不同的人群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最终有了截然不同的发展状况。

日子过好了内心还是贫穷心理学 心理学大多数穷人的(6)

2.不同的观念导致贫富差距

其实有了不适宜发展的自然环境之后,人们基于这种环境而产生的文化与习俗就会导致一些特有的、与其所享受的文化适配的观念。

比如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人们常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其实就是想要表达一个意思:有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贫穷,而是“选择”贫穷。

比如说在一些人的生活当中,由于太过于重视财富,导致形成一种“金本位制”的观念,用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掉钱眼里”了。

这样的人有一些不好的特质,恨不得一块钱都掰成几瓣来花,与人交往时第一时间就会考虑对方的经济状况,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显得很困难、很“没出息”。

日子过好了内心还是贫穷心理学 心理学大多数穷人的(7)

要知道,这种观念是会影响身边人的,甚至会影响到下一代。这就导致有些人因为一时的贫穷,就长期陷入到这种状况之中,采取苦中作乐,生存就好,生活是后话的形式自我安慰,这实属无奈之举。

3.两极分化的延续

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富人而言,他们手中掌握着许多资本,除了自己的本业,往往能够做许多自己想要的事情。

对于一个居住在在黄浦江畔别墅当中的企业家子女而言,他在生活当中几乎可以说是“予取予求”。

日子过好了内心还是贫穷心理学 心理学大多数穷人的(8)

想上学的话可以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成年之后又会有各种人脉资源帮助其创业,成家之后自然也是顺风顺水;对于生活在偏远山区当中的同龄人而言,即使是想要走出家门去上大学,都是比较有难度的事情,更不必说之后的发展了。

这样的“错位人生”导致他们之后的人生也延续这样的状态,下一代的差距甚至会愈发增加。

日子过好了内心还是贫穷心理学 心理学大多数穷人的(9)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贫富差距是切实存在的,很多人的快乐和乐观都是自欺欺人,这是值得我们思索的地方。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