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1)

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汤唯凭什么》表达了一个疑惑:

汤唯在内娱演戏没什么水花,在国外却一路高歌进戛纳。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其实内娱并不懂怎么拍汤唯?

没成想。

娱乐圈还没给我答案,时尚圈又给我一个肘击。

《时尚芭莎》9月刊,把刚在国际影坛风光了一把的汤唯接回娘家了。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2)

《时尚芭莎》(22.9 即2022年9月刊)

先科普一下。

在时尚圈,顶级杂志的9月刊是承接春夏-秋冬两季的圣经,有着非凡的地位。

在纪录片《九月刊》中,美版《Vogue》主编,“女魔头”安娜·温图尔就有这么一句金句

这个有重要到刊登在九月刊上吗?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3)

简而言之,这期杂志的封面不是什么人都配登的。

而今年的汤唯,有咖位,有作品,有荣誉,有热度。

坐镇九月刊合情合理。

但问题是,这拍的是什么家居园艺杂志吗??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4)

《时尚芭莎》(22.9)

从造型到主题到摄影,哪哪儿都透着别扭,土到让人绝望。

汤唯抱着一棵树,扁着嘴眼神涣散,大抵是也不明白自己在拍些什么。

但如果看到杂志同一期的另一位封面女郎,舒淇。

汤姐大概还得捂嘴偷笑了。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5)

《时尚芭莎》(22.9)

垫肩西装,大金链子,县城80年代影楼风也不过如此。

划重点,这居然还是本时尚杂志。

人说9月、10月是时尚界的金九银十,我却看得又好笑又好气。

时尚圈的审美消费降级,已经到了这个程度?

这绝不单单是时尚圈或者娱乐圈的问题。

一张丑陋封面的背后,代表的甚至是我们审美的全面崩坏。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6)

为什么说《芭莎》这封汤唯拍得很失败?

根本原因其实不是拍得丑。

甚至退几步说。

不谈美感,这轻松、舒适的气氛,其实也对得上汤唯的气质。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7)

《时尚芭莎》(22.9)

这套写真的根本问题在于,跑题。

阔别贵圈已久的汤唯,在近几个月时尚资源爆满的原因很显然——《分手的决心》。

朴赞郁执导,助力她冲击戛纳影后的那部年度佳作。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8)

汤唯演的是怎样一个角色?

一个身背几条人命,杀夫不眨眼的蛇蝎美人。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9)

而《时尚芭莎》本期的主题,“简单的力量”。

拉长时间轴来看,或许是契合汤唯近几年的特质的。

但在《分手的决心》大热这一特定背景下,却又完全不着调。

说白了,前几年她没工作的时候,你去拍她的“简单生活”不才合理吗?

人好不容易靠一个极具特点的角色在国际影坛突出重围,你就拍她窝在墙角捧着花傻笑?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10)

《时尚芭莎》(22.9)

这张又是什么意思??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11)

《时尚芭莎》(22.9)

内娱给不了人家一个个性化的角色也就罢了,现在干脆是连套个性化的写真都拍不出来。

这时再对比韩国版的《嘉人》上个月给汤姐拍的,差距就来了。

冷冽、危险、素净、深邃。

电影里那个让人心里发毛的异国女子,直接完美复现。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12)

Marie Claire Korea(22.8)

还特意用了一张黑猫的照片,呼应人物底色。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13)

Marie Claire Korea(22.8) Marie Claire Korea(22.8)

更难得的是,这套照片还没那种国内杂志常有的“剧照感”。

而是既扣了主题,又没落下时尚品味。

虽然又素又暗,却用冰冷华丽的珠宝增添了神秘和质感。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14)

Marie Claire Korea(22.8)

再细瞧她的湿发,蓝绿色的色调,贝壳材质珠宝的搭配……扑面而来的是塞壬女妖的味道。

这所有元素从视觉到主题,都是和《分手的决心》的咸腥、阴郁气质,完美契合的。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15)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16)

对比之下,可见两本杂志对主人公的理解,差得不止一点半点。

甚至可以说,《芭莎》对汤唯本人的理解也很浅薄,依旧停留在很表面的“文艺范儿”上。

《色·戒》演刺客,《晚秋》演杀人犯,《分手的决心》演杀手……

电影世界的汤唯哪种特质最出彩,难道不明显吗?

倒是对汤唯爱得真情实感的韩国人,几次都把汤唯拍得挺有内味儿。

十几年前的两张封面当然掩不住审美的过时。

但暗黑深邃的气质,却拿捏得很准。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17)

Vogue Korean(11.3) W Korean(08.7)

唯一值得一夸的是中文版《Vogue》。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18)

《服饰与美容》(22.5)

虽然这是一套我前文说的,典型的内娱“剧照感”大片。

但主题至少是能对上电影的。

然而,这恐怕又得归功于他们2021年从澳洲调来的新主编,章凝。

没怎么遭受过内娱审美荼毒的她,自打上任为贵圈带来不少新气象。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19)

《服饰与美容》(21.10、11、12)

只可惜做出的东西洋味儿过重,还是不够本土化。

且细想想,一本时尚杂志扎根中国十几年,还得靠外籍主编补给养分。

也够让人无语了。

真不是我崇洋媚外。

而是,国内时尚圈对这些咱自己的美人的理解,真的差劲透了。

再看看舒淇吧。

因为本钱就自带高级感,舒淇属于涂个大红唇就够上镜,绝顶抗造的类型。

之前为某品牌站台的写真,感觉就像她偷了爷爷的绣花外套,戴了奶奶的嫁妆金链子,连头发都没梳就来赶场了。

但架不住这气质就是口齿噙香的绝顶。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20)

撒把米在快门上,放只鸡去啄,大概都很难把舒淇拍得难看。

可中文时尚杂志就是做到了。

一张,是头顶着烘焙纸的川菜馆服务员身陷宜家的塑料花丛中。

另一张,是女鬼从井里爬起来发现自己误闯了《桃花朵朵开》MV拍摄现场。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21)

《时尚芭莎》(22.9)

拜托,舒淇诶!居然能一丁点气质都捕捉不到!

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都不必到外面去找,就对比下前年台湾版《Vogue》同样玩复古风,甚至用了同款蛇形项链的这封。

质感更堪称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22)

《Vogue》台湾版(20.12)

我也不想刻薄。

可我也真的看不惯这种敷衍。

在一个贩卖“美”的行业里,美的含量却如此低,这是何等的讽刺?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23)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种丑陋盛宴并非偶尔开席。

而是三不五时就献上,早已变成常态。

遭大殃的,就是这些我们引以为傲的美人面孔。

说实在的,在内部环境里,这种东西看麻了后未必会觉得突兀。

可每逢有女星走向国际,对比之下,“家丑”就暴露无遗了。

先说一个,章子怡。

不知怎的,时尚资源极多的章娘娘在内地顶刊上的造型永远只有两个。

一种,是单手掐腰,双眼迷离地望向镜头,自带一种董明珠式商务感。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24)

《世界时装之苑》(18.10、16.10) 《服饰与美容》(15.8、13.7、18.2) 《时尚芭莎》(17.9)

另一种,则是侧着身子,四肢僵硬,满脸堆着苏芒同款的中年成功女性礼貌微笑。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25)

《世界时装之苑》(19.10、17.12) 《红秀》(17.3)

不夸张地讲,真白瞎了这张电影脸。

要知道,哪怕是一向被认为和时尚产业没什么关系的东南亚,都不至于拍得如此死板干瘪。

越南版《ELLE》至少如实呈现了美貌,泰国版《芭莎》则很值得赞一句高级。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26)

ELLE Vietnam(14.3) BAZAAR Thailand(10.1)

而到了韩版杂志,则又到降维打击时间了。

2009年,章娘娘携生涯污点《非常完美》来到首尔宣传,备受瞩目。

但韩版《Vogue》却没有选用这部电影里的搞笑女设定。

而是搞了个极度暗黑的恶女概念。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27)

Vogue Korean(09.9)

同年早些时候,章子怡在《骑士》中饰演的,正是一个白切黑的邪恶美人。

这固然也是部烂片。

但韩版抓得很准——章娘娘偶尔走下这个路子,可比那些企业年刊同款的写真带感多了。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28)

再说,曾和章娘娘一同闯好莱坞的巩俐。

巩皇实际上算是本文中一个“异类”——她封面的难看,有挺大部分原因是她自己造成的。

多年来她每年只登一次《嘉人》的九月刊,其他一概不上。

上杂志只用指定摄影师冯海,其他一概不拍。

拍封面则必定化着白骨精眼妆,用浓郁的修容瞥着我们。

时尚度一概没有。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29)

《嘉人》(15.9、16.9、18.9、19.9、21.9) 《服饰与美容》(21.10)

去年《服饰与美容》10月刊把她老人家请来了,整个时尚圈还惊呼了一下新主编章凝的人脉之强。

然而,巩皇的任性结合杂志的助攻,离谱程度居然还再创新高。

成品出炉,让人叹为观止——这种时尚对人类而言,似乎还为时过早。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30)

《服饰与美容》(21.10)

其实我也不是嘴痒想骂人。

而是真的可惜。

真正的一流美人,其实不需要太多包装点缀的。

2005年,章子怡和巩俐在《艺伎回忆录》宣传期间登上美版《Vogue》。

明明都是素面朝天,却真正美得纤尘不染。

章子怡清雅,巩俐妖冶,两种东方气质以最简单的方式被表达到极致。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31)

Vogue US(05.12)

最让我感慨的是,明明为宣传还不得不穿着异邦的服饰。

但这两张面孔一点没有被和风的局促和阴沉感裹住,依旧大气明朗。

在西方镜头凝视下,她们的东方美坦坦荡荡。

当然,外国人肯定没办法尽得咱们美学的精髓。

但对比来看,很多国内杂志为女星梳上仿自国外的bobo头,套上洋装,满脸贴着不合理到犹如长疮的水钻。

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对东方美的浪费和蔑视?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32)

《时尚COSMO》(22.9)

甚至,连很多代表了我们审美高度的电影,都被糟改得一塌糊涂。

很多杂志已是命里有土了,还非去沾这种艺术性的东西,收效自然更惨烈。

致敬《一代宗师》。

愣把章子怡从宫二拍成了威虎山压寨夫人,是为内娱限定土财主。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33)

《嘉人》(22.9)

复现《画皮》。

有周迅的脸顶着,倒也说不上多丑。

只是这压根不是孤傲如霜的狐妖小唯,而像偷了那英假发要去乘风破浪的柜姐。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34)

《嘉人》21年美妆大片

杂志仿拍电影确实有难度。

但你瞄一眼台湾版《Vogue》。

一本省级发行量的刊物,连女主角舒淇本人都不需要出现。

照样把经典电影《最好的时光》的气质复刻得分毫不差。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35)

《Vogue》台湾版(20.12)

侯孝贤镜头里的颓靡、肉欲、光怪陆离,一组时尚大片也颇得精髓。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36)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37)

《最好的时光》

各大杂志中文版主编们如果翻开同行们寄来的样刊,不觉得丢人吗?

更何况,这并不是把一个女明星拍得好不好看的问题。

往重了说。

其代表的,也可以是一个审美危机。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38)

其实时尚杂志不时尚的原因可以很简单——商业化。

不仅是中文版。

包括意大利、法国版《Vogue》这些一向被奉为时尚圣经的杂志,也已经渐渐褪去了锋芒,和市面上其他杂志没有了区别度。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39)

Vogue Italia(22.7) Vogue France(22.2)

原因是,这种封面被检验过了更适合于下沉市场的审美,太前卫时髦反而不好卖广告。

但我并不接受这套洗白逻辑。

大众不是美盲,我们也不是瞎子。

你们拍出来的东西,究竟是为了服务多数人,还是服务自己的惰性,能看不出区别?

再看看咱台湾版吧。

千禧年初时,拍舒淇也是土得不遑多让。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40)

《Vogue》台湾版

但在这两年,这个小版本奋起直追,早已是全亚洲都领先的审美水平。

更难能可贵的是,还不只是流行嗅觉一流——借花卉的意象讨论环保议题。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41)

《Vogue》台湾版(21.4)

展现少数民族风采及地区人文景观。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42)

《Vogue》台湾版(20.8、20.3)

还有浓艳又新雅的国风主题。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43)

《Vogue》台湾版(19.2)

这其中很多大片,其实超出了单纯的“时尚”范畴,而已经颇具艺术性。

被一本地区刊物吊打成这样,实在说不过去吧。

前文我说,“丑封面”不只是时尚的问题,而关乎一种整体的审美意识。

这话一点没夸张。

一本面向国际社会的杂志做得好不好,其实完全体现了我们自身对美的感知和挖掘。

还是韩国版。

我不是无脑吹,而是真的忍不住感慨,乃至畏惧他们的创造力。

不单是时尚完成度一流。

韩国杂志甚至已经代表东亚,开始做一些非常东方志趣的东西。

水墨写意、道法自然、精怪志异……各色主题,早被他们玩出了花。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44)

Vogue Korean(21.10)

连一组配饰广告,都能引入古琴、漆器等传统工艺品,拍得十足禅性。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45)

Vogue Korean(19.2、21.8)

如今有种论调是,韩国的各种娱乐产业虽然发达,但都已经被欧美的价值观和审美渗透。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今年早些时候,整个东亚时尚界都在拍虎年特刊。

十二生肖,原属于我们的民俗文化,现在为许多国家所共享。

而韩国作为中国文化的受惠者,拍出来的是这个水准。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46)

Vogue Korean(22.1)

当然,你未必会习惯这种古典摩登范的表达手法。

但请看咱这边——这是泡夜店的杨幂。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47)

《时尚芭莎》(22.1)

这是混迪厅的舒淇。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48)

《嘉人》(22.1)

说这是在表现传统文化,你愿意认吗?

反正我不愿意。

网上现在总爱揶揄韩国是“偷国”。

然而说句政治不正确的。

仅在时尚圈,有些文化挪用的惯犯居然能把从中国发源的古典文化,和国际性的流行趋势如此完美地结合,怪不得会对我们的东西生出虚假主人翁意识。

与此同时我们在拍什么?

影楼古风写真?景点游客照?打伞招魂现场?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49)

《趋势》(22.6) 《瑞丽》(20.11) 《时尚芭莎》(21.10)

文化瑰宝被偷我这次先不骂,但目前看,我们自己反正先糟践了一遍。

说到底。

审美被商业逻辑劫持是一回事。

在经济思维里放弃了对美的坚持,一味摆烂丢人,则是另一回事。

国内不是没有做得出色的杂志。

《卷宗》《桑拿》《悦游》……虽小众,这些杂志却始终质感满满。

从流行属性到美学属性,都做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50)

《卷宗》 (18.7、19.1、20.4)

对中国传统和民俗的关注及展现,更是值得褒奖。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51)

《桑拿》(003号刊) 《悦游》(21年1号刊)

其实,我们从来不缺优秀的审美眼光和人才。

正相反,我们拥有的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文化宝库、美学积淀。

也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

关于“偷文化”的争议,我还有另一层概叹。

这问题的核心,不仅在于谁是文化的创始人,更在于,谁是文化的强势者。

历史上,扮演这个强势角色自然是我们。

但如今旁人已经把文化元素用到某种极致,甚至形成了一套在国际上有说服力的自创美学。

这不是我们愿意见到的。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52)

Vogue Korean(21.2、19.6)

尊重美,维护美,表现美。

不只是为了做好一份杂志,一出电影,一部剧。

而也关乎我们的文化认同,以及我们的文化底气。

我们看似从来不缺这底气。

但底气代表的绝不仅是创造它、拥有它,更是用好它、表达它。

时尚不仅是一个产业,某种程度上,它也是我们的一张“脸”。

其上勾画着彰显中式审美的油彩,也描绘着代表民族性格的脸谱。

回头去看近百年前的国产时尚画报《良友》和《玲珑》。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53)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54)

时代久远,可一点没妨碍它们把国民风尚呈现得生动迷人。

性感香艳的、健康大气的、奔放自信的、文艺知性的……

我们可太懂“美”字怎么写了。

可到九十年代,只剩港台小众杂志能做到真实记录、完美呈现这份独属于中国面孔的气质。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55)

张艺谋、赵雅芝、刘德华、张国荣,P.S.当时《霸王别姬》还没上映

再到如今,这张“脸”不但连年邋遢着、油垢着。

甚至还被勾勒成他人的轮廓,反让我们失却了自己的面目。

多悲哀。

我们太习惯于对这个圈子的丑态或无脑吹捧,或嬉笑怒骂,或冷嘲热讽。

在追赶所谓潮流的过程中,反而丢失了许多东西。

比如,一些人人生而自带的美。

比如,一些代代凝念出来的美。

看笑话之余,背后被笑的其实是谁?

“时尚”大片们,别再丢我们的脸。

盘点那些高级特效天花板:时尚天花板大型(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