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宁波一个孩子说的话成功引起了央视新闻的关注。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1)

事情是这样的。这个孩子姓谈,他的爸爸妈妈在建筑工地上班。某一天小谈同学的爸爸妈妈刚在工地干完活就到了小谈放学的时间,于是他们只能穿着满是灰尘的衣服去接孩子。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2)

小谈的妈妈说,他们还挺担心就这样去学校会让儿子“没面子”,“怕其他小孩子笑话他”。结果,小谈知道爸妈的担心后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有什么好笑话的,我的爸爸妈妈又不偷又不抢,有什么好嫌弃的。”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3)

“良言一句三冬暖,而这一句话温暖的,又何止是他的父母。”这是“主播说联播”对这件温暖小事的评价,而评论区里的网友们也纷纷表达着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暖以及对小谈同学的肯定。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4)

如果留意评论区我们就会发现,“三观正”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评语。因为,这些孩子暖心言行所折射出的正是他们所拥有的正确三观,而如何让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则是父母以及整个教育所关心的核心问题。

当我们谈及孩子与三观时,我们并不意在让他们明白“三观”及其相关概念的准确含义,毕竟,人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年龄稍小的孩子还不具备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我们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适当的处事原则。

尚处幼年的孩子缺乏稳定的三观,身边的一切人和事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需要父母和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他们以正确的指引,而这一过程也充满着偶然性。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5)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现,我们铭记最深的那些语句可能不是来源于系统的书本知识,它可能是电视里提到过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能是老师讲到动情处曾提及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能是小伙伴们互相比谁更厉害时你还没有听过的那句“”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当然,也有可能是在你三四岁时父母教你念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成长中所有的偶然所得汇集在一起就变成了在此后岁月长河里滋养我们一生的精神源泉和指导我们行动的所谓三观。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温一下奠定我们三观的那些“偶然”,看看这些不长的语句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为我们构建完整又健康的三观的。

1

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

翻译回文言文,这句话就变成了我们熟悉的“爱人如己”。看到此四字,你能想起哪些经典语录呢?

首先,这两句肯定是要在榜首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两句话都出自《论语》,是孔子在谈论“仁”的时候提出的主张。“仁”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其含义非常深广,表达的时候却很简约,境界非常高,又能密切联系实际。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6)

那么,“仁”是什么?这里的两句选文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希望发生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不要让它在别人那里发生。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自己想成为有成就有德行的人,那就帮助别人也成为有成就有德行的人。合起来看,“仁”就是推己及人、爱人如己。

孟子也说过——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句话反映了孟子的“仁爱”观点。意思是说,关心爱护别人的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尊敬别人的人也会受到别人的尊敬。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敬”都是相互的。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7)

孟子还说过这句著名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句话的大意就是:赡养敬爱自己的长辈,推广到赡养敬爱别人的长辈;抚育爱护自己的子女,推广到抚育爱护别人的子女。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8)

还有哦,孔子认为好恶分明也应在此列——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一个真正的仁人不会隐藏他的真实感受,对于自己厌恶的人和事,他不会强迫自己表现出喜爱之情,而是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一层意思。

这句话还有另一层含义。仁人必定是能够明辨是非的,他为人处世绝不是不加选择地一团和气,而是对应该亲近喜爱的人发自内心地喜爱,对应该厌恶疏远的人由衷地厌恶。

2

立大志,有恒心

有一个可以和“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并列为孩子被问频率最高的问题,这就是——等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科学家、医生、宇航员……这一类回答往往被当做标准答案为大人所接受,而我们也一直被教育要有远大的理想,也要脚踏实地一点点来。有基于此,那些名言警句从未曾淡出人们的成长过程。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9)

比如,陈蕃和薛勤的那番经典对话——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陈蕃父亲同乡的朋友薛勤来看他,对他说:“小伙子你怎么不整理房间,打扫干净来接待客人呢?”陈蕃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扫除天下的污秽,怎么能只打扫这一小小的院子呢?”薛勤听了以后,知道他有澄清天下的志向,觉得他与众不同。而陈蕃后来果然成长为东汉士人的领袖,他的言论成为当时读书人的准则,行为是世人的模范。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10)

写《三国志》的陈寿在评价陆逊时也说过这么一句话——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立志走万里路的人,不会中途停下自己的脚步;有志治理天下的人,不能心胸狭小而妨害宏大的事业。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11)

《论语》则用比喻的方法论证过坚持的意义——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孔子说,我打个比方,堆土成山,眼看就要堆成了,哪怕只差一筐土,你把它停下来,这个山也堆不成;平地上,哪怕刚刚倒下一筐土,只要你继续往上倒土,早晚也会堆成山。

孔子的意思就是,有志者事竟成,无论什么都贵在坚持。一方面,离成功只差那么一小步了,但是你不迈过去,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当你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哪怕只是刚刚开始了一小步,只要坚持下去,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12)

老子的这段话也不能忘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段话是讲:两只手臂才能围拢的大树,都是从幼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都是从平地一层一层用土堆起来的;千里之远的行程,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因此,一方面,我们在生活中要懂得防微杜渐,防止小问题慢慢积累成大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懂得持之以恒的道理,大成就是通过一点点的努力慢慢积累而成的。

3

孝亲尊师之道

热爱知识,尊敬老师,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关于这两个话题的言论层出不穷。

比如,《礼记》在论“孝”时就说——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这句话的大意是:孝子如果深深爱着自己的父母,说话就一定很和气;说话和气,表情必定就很愉快;表情愉快,神态必定是很温顺的样子。儒家认为,仅仅赡养父母还不能称为孝顺,赡养的同时还能尊重父母,才是真正的孝顺。

这就要求我们对父母要和颜悦色,以一颗真诚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们,只有这样,才会让父母真正地高兴。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13)

关于孝,还有一句满怀悲伤以警示后人的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这句名言出自《韩诗外传》,意思是说:树想安静下来,但是风一直不停地吹着它;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亲,但是他们没能等到那一天就过世了。

这句名言用树木来打比方,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机会好好对待自己的父母,不要到了失去时才懊悔万分。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14)

说了孝亲,我们再来说说尊师——

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这是荀子说的一段话,意思是说,有老师来指导你学习,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没有老师来指导,是人生的一大缺失。老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能为学生解答人生的困惑,指导并鼓励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15)

《礼记》对于尊师也有看法——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这是《礼记》中的名言,意思是说:凡是为学之道,最难的是尊敬老师。老师受到尊敬,真理就受到敬重;真理受到敬重,人们就知道敬重学业。

4

做人要谦虚谨慎

谦虚谨慎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传统美德,“满招损,谦受益”就是幼儿园小朋友都能脱口而出的至理格言。那么,除了这一句,还有哪些呢?

一人聪明而不足以遍照海内。

这话出自《淮南子》,意思是一个人的听觉再灵敏、视力再好,也不足以了解四海之内所有的一切。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即使一个人再有才干,在整个世界面前也是微不足道的;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正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多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1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不骄傲狂妄;小人骄傲狂妄,却不安详舒泰。”泰,是一种平和、谦逊、安适的状态。一个人只有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短处,合理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对他人抱有尊敬和学习的态度,才能做到泰而不骄。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17)

除此之外,《论语》还论述了失人与失言。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孔子说:“应该对他说却不对他说,就会失掉可靠的人;不该对他说却对他说了,就是白费口舌。有智慧的人既不会失掉可靠的人,也不会白费口舌。”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18)

孔子慎言,对说话很讲究。他认为,该跟人交谈而不交谈,是“失人”;不该跟人交谈而交谈,是“失言”;真正的聪明人既不“失人”也不“失言”。“可与言而不与言”是隐瞒,“不可与言而与之言”是急躁。

5

正视自己的错误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做出正确的行动。

隋朝的大儒王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此话意思是,最大的罪过莫过于一味追求私利,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信口开河,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听不到他人批评自己的错误,最大的耻辱莫过于不知羞耻。

“知耻”与“闻过”是相关的,但略有不同。“闻过”是被动接受别人的批评,“知耻”则是自己主动认识、正确对待过错。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19)

《礼记》引用孔子的话中也有这么一段论述——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好学上进,就能增长智慧,成为有智慧的人;尽力去做好事,就能逐渐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成为有仁德的人;知道什么是可耻之事,就能克服怯懦,成为勇敢的人。懂得了这些道理,就懂得怎样完善自身的品行;懂得怎样完善自身的品行,就懂得怎样治理百姓;懂得怎样治理百姓,也就懂得怎样治理天下国家了。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20)

魏徵去世后,唐太宗亲自前往吊唁,并说,“现在魏徵死了,我失去了最珍贵的一面镜子。”由此,史官写下了这段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段文字的大意就是:用铜来做镜子,可以照见衣服和帽子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来做镜子,可以知道朝代兴亡盛衰的原因;用人来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是非对错。

其实,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唐太宗所说的这三面镜子。

6

一寸光阴一寸金

朱熹曾说“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颜真卿说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陶渊明也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有关惜时的警句,朗朗上口的还有以下这些。

诗仙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里说——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这是序文开头的两句,意思是: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时光是古往今来的过客。这两句话,展现了李白对生命与人生的深邃思考,也告诉我们“人生如寄,光阴苦短”的道理。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21)

高中全文背诵过的《赤壁赋》也提到过这一问题——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小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我们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容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22)

是不是知道了人生的短暂,我们就应该“托遗响于悲风”,表现得如此悲观和消沉呢?当然不是。苏轼知道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但他同时也认为,人如果做出了不朽的事业,生命就可以永恒。

还有曾经被很多人抄在摘抄本里的《春江花月夜》——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被盛赞为“孤篇盖全唐”,而这一段的意思是,江水、天空浑然一色,没有些许微尘,一轮明亮的孤月高悬空中。这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见着了月亮?这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了人?人类代代相继,无穷无尽;江上的月亮一年又一年,恒久地徘徊于夜空。不知那江上的月亮在等待何人,只见月光下,江水奔流远去,永不止息。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23)

在这首诗中,张若虚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关于生命的感伤让位给了对于生命的礼赞:时光虽然匆匆,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类的长河无穷无尽。作为长河的一分子,我们虽是一片浪花,却是不可或缺的。从整个长河来看,人类在宇宙中不是匆匆的过客,而是永恒宇宙中的一分子。

7

人要有浩然正气

翠竹经冬不凋,自成美景,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之高尚气节的象征。而前人对于气节的论述可不止于此。

孟子就曾回答过他的学生什么是“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说:“这个很难说透。如果大致去说的话,它十分浩大,没有限量,不可屈服,要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害它,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秉持这种气的人心中无所亏欠,心思纯正。这种气是正义和道德感在内心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如果心里没有了正义和道德感,它也就消退无力了。”

因此,浩然之气就是正大刚直的精神。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24)

孟子还有一句话千古流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什么是大丈夫?孟子在这里给出了一个定义:富贵不能使他道德堕落,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权势不能使他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叫作大丈夫。

孟子的这句话之所以传诵千古,就是因为它刻画出了中国魂,因为,一代一代有节操的中国人,正是在富贵、贫贱或者武力胁迫面前磨砺出了自己的气节。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25)

《论语》自然也有过经典论述——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不改变自己的节操,这等人,可称君子了吧?真可算得君子了!”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26)

看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上述诸句加总在一起刚好就是一个完整而成熟的“三观”,而它们竟然都在不知不觉中留在了我们的头脑中,成为了我们已经内化的知识的一部分,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言行。

《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积累了许多用人文精神对人们进行教化的宝贵经验和经典故事,这些无疑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那么,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什么?一句话:受教育,学知识,首先要学会“做人”。

今日话题:你还记得奠定你三观的那些名言和小故事吗?在经历沉浮之后你是否还深信不疑?

你看过最正的三观(你还记得那些年奠定三观的故事吗)(27)

编辑:山鬼 黄泓

文字参考:《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珍藏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