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主办的首届孝贤文化(闵子骞)研讨会在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举行。为什么该研讨会在汪沟镇举办呢?因为汪沟镇的闵家寨村相传是闵子骞故里。

闵姓的主要分布(天下闵姓出一家)(1)

闵子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相传闵子骞少时,受继母虐待,冬天穿芦花絮的“棉衣”,终日冻得打颤。一次驾车送父亲外出,因寒冷翻车,被父亲呵斥鞭打,衣破露出芦花。其父省悟,写书休妻。子骞反而长跪父亲面前哀求:“继母在只我一人受冻,继母走我与弟弟们都要受冻”。继母为之感动,痛改前非,从此视子骞为己出。

闵姓的主要分布(天下闵姓出一家)(2)

闵子骞崇尚节俭,为政刚正不阿。他曾出面阻止鲁国君扩建新库房,担任费邑宰时,治理费地很有成绩,但看不惯季桓子的行为,毅然辞官。此后,他追随孔子周游列国,不幸病逝于济南市长清区境内,享年50岁。

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闵家寨村相传是闵子骞后裔聚居地,原属费县。闵家寨村原名闵子庄,后改为闵家寨。清朝末年根据村庄的形状,曾更名为同安村。民国后再次改为闵家寨。据史料记载,闵子骞与其子沃赢居住于“邑之东北六十里许”,即今闵家寨。

闵姓的主要分布(天下闵姓出一家)(3)

闵家寨现有2600余口人,其中90%的人姓闵。相传,闵子骞的长子沃赢即葬于村南,此后族人一直在此繁衍生息。过去,闵家寨有供奉闵子骞的家庙,建于唐朝之前,曾先后进行14次增修,有唐朝至民国碑石百余块,院内原先有粗围十余米的汉代银杏树。不仅如此,闵家寨正阳门上有“笃圣祠”三字,是清代乾隆皇帝手书,进一步印证了闵氏故里的说法。因此,近年来,闵家寨村成为海内外闵氏寻根、续谱和祭祀之所,首届孝贤文化(闵子骞)研讨会也选址在了这里。

(壹点号《风华齐鲁》出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九龙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