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讲“殳”部的三个汉字:“㲃、役、㱾”,这三个字中,只有“役”字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役”。成语“心为形役”中的役字如何解释,请见“役”字词条解说。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㲃。读jiù。《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揉屈也。从殳,从皀。皀,古文叀字,廏字从此。”会意字。本义是揉屈,就是使竹木柔曲。许慎认为㲃是会意字,由殳和皀会意,认为皀是古文“叀”,马廏的廏,里面就是这个字。看一下字形演变:

最后一个字是役的成语(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1)

(㲃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的“㲃”,左边部分像食器之形,右边像手执匕柶(勺匙)之形,所会之义,即《说文解字》对“皀”的说解,“谷之馨香也。象嘉谷在裹中之形”,本义就是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器皿。甲金文字资料中多做此解,也就是“簋”的异体字。许慎所说的“揉屈”在典籍中未见实例,很可能是许慎的误解。

最后一个字是役的成语(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2)

(簋的样子)

本义之外,“㲃”还有一义:强击。《广韵·宥韵》:“㲃,强击。”典籍亦未见应用实例。

“㲃”的小篆写法如图:

最后一个字是役的成语(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3)

(“㲃”的小篆写法)

2、役。读yì。《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役,戍边也。从殳,从彳。伇,古文役从人。”会意字。本义是服兵役,戍守边疆。看一下字形演变:

最后一个字是役的成语(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4)

(役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的役,是一个人被人手持圆形木棒驱赶的样子,就是“伇”,到《说文》改变为“彳”旁,取巡行之意。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从殳从彳会意,执殳巡行也。”这其实就是“役”字本义的来源。

《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丈夫服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

最后一个字是役的成语(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5)

(戍边的士兵)

本义之外,“役”还有很多用法:

(1)士卒;服兵役的人。《国语·吴语》:“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遵汶之上。”韦昭注:“役,兵也。”我率领的吴国士卒不算多,沿着汶水北上。

最后一个字是役的成语(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6)

(士兵)

(2)事情;事件。《左传·昭公十三年》:“为此役也,子若以君命赐之,其已。”杜预注:“役,事也。”孔颖达疏:“言叔鲋为此淫刍荛之事也。”(晋国有一个羊舌鲋,贪求财货没有满足,也将要及于祸难了。)为了这次的事情,您如果以君王的命令赐给他锦缎,事情就了结了。又特指战斗、战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街亭之战,过错都在于马谡。

最后一个字是役的成语(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7)

(街亭形势图)

(3)劳役;出劳力的事。《字汇·彳部》:“役,徭役也。”《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兵久不辍,民困于役。”战乱长久不休,百姓苦于兵役。也专指服劳役。《孟子·万章下》:“庶人,召之役,则往役。”赵歧注:“庶人召使给役事,则往供役事。”作为庶人,要他去服役,他就去服役。

最后一个字是役的成语(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8)

(服劳役)

(4)服劳役的人。《左传·襄公十一年》:“季氏使其乘之人,以其役邑入者无征。”季氏让他私人武装中的成员参加军队的免除征税(孟氏、叔孙氏亦各有各的打算)。也指仆役;差役;役夫。《左传·定公元年》:“季孙使役如阚。”季孙派遣役夫到阚公那里。

(5)使役;奴役;驱使。陶渊明《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既然自己让心灵受形体的奴役,为什么还要内心失望独自伤悲!这里出了一个成语“心为形役”,一般指心神被生活、功名利禄所驱使。形容人的思想不自由,做一些违心的事。这里的“役”即“使役;奴役;驱使”之义。

最后一个字是役的成语(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9)

(《归去来兮》图)

(6)引;牵系。孟郊《古离别》:“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肢。”

(7)门生;弟子。《庄子·庚桑楚》:“老耼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耼之道。”成玄英疏:“役,门人之称。古人事师,共其驱使,使不惮艰危,故称役也。”陆德明释文引司马虎彪云:“役,学徒弟子也。”老聃的弟子中有一个叫庚桑楚的,独得老聃真传。

最后一个字是役的成语(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10)

(庚桑楚)

(8)职分;职责。唐代张籍《别离曲》:“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陆游《晓赋》:“鸡晨非一唱,鸦旦每三鸣。万物各有役,吾生何所营。”

(9)职位低微的官员。比如:衙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又心惮远役。”我家贫穷,……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远地的官员,一般是职位低微的。

(10)排列成行。《字汇·彳部》:“役,列也。”《诗·大雅·生民》:“禾役穟穟。”毛传:“役,列也。”孔颖达疏:“种禾则使有行列,其苗则穟穟然美好。”种了禾粟排成行。

最后一个字是役的成语(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11)

(排列整齐的麦苗)

(11)助。《广雅·释诂二》:“役,助也。”《周礼·春官·菙氏》:“遂龡其焌契,以授卜师,遂役之。”郑玄注:“役之,使助之。”接着吹燃火点燃契,以授给卜师,然后听从卜师的吩咐以协助卜师。

(12)为;作为。《广雅·释诂三》:“役,为也。”《国语·齐语》:“桓公亲见之,遂使役官。”桓公亲自接见被推举的人,授他们以官职。

“役”的小篆写法如图:

最后一个字是役的成语(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12)

(役的小篆写法)

3、㱾。读音有两个:

(一)gāi。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㱾,㱾改,大刚卯也。以逐精鬼。从殳,亥声。”形声字。本义是㱾改,就是大刚卯,古代的佩饰,用以驱鬼邪。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四:“㱾改者,佩印也,以正月卯日作,故谓刚卯。又谓之大坚,以辟邪也。”这里的刚,指的就是“坚”。之所艰归“殳”部,因为人们认为它可以击鬼。

最后一个字是役的成语(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13)

(汉代刚卯)

(二)kāi。读音出自《广韵》。用于“㱾[阝殳]”一词。笑声。《广韵》:“㱾[阝殳],笑声也。”

“㱾”的小篆写法如图:

最后一个字是役的成语(说文解字第576课细说)(14)

(㱾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576,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