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难封”两个字道尽了其中的曲折,其实李广不是个进攻型的将领,所以没有战功,也没法封侯。其实李广是属于那种有军事天赋,但没得到合适机会历练的将领。看飞将军李广列传里面列举的事迹,都是小股敌人的遭遇战(几十、几百人),其他的都是名人轶事,明星靠讲故事可以出名,但将领靠讲故事怎么封侯?

但使龙城飞将在是指的是谁(但使龙城飞将在)(1)

李广成长、生活的年代是文景时期,这一阶段汉朝内部不稳。内有周勃、陈平等功臣掣肘,外有刘濞、刘戊、刘长等宗室诸王的威胁,通过政变上台的汉文帝每日都如履薄冰,根本没有精力跟实力同匈奴开战。汉文帝初期每当下朝,都要恭敬地把周勃送到大门外。千万不要把这当做是感激周勃选择了自己,其实是消灭了外戚集团之后,汉初功臣的庞大势力一家独大,文帝惧怕功臣集团,周勃恰好是这个团伙的代表。

文景两朝的贡献就是稳定了内部皇权,消除了政权的威胁。其中文帝消除了功臣集团,以及近支宗王刘长的势力。景帝平定吴楚之乱,打击了刘濞、刘戊等远支宗王的势力,自此皇权再没有任何内部势力能与之抗衡。在没有稳定内部之前,是没有能力对抗匈奴的。所以文景之时实行的是防御的战略,通过外交努力加上边关的固守,达到大部分国土不受匈奴威胁,好有时间解决内部矛盾目的。不幸的是李广就成长在这一时期,作为边将镇守山西、河北边境,方与匈奴小部队骚扰。既没有大兵团和匈奴对决的本钱,也没有和匈奴大规模决战的机会。仅仅在景帝时期吴楚之乱时,作为骑都尉参战,算是有一点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但众所周知,吴楚之乱打的还是防守战,梁孝王固守坚城,周亚夫固守坚壁。等把吴军拖垮,撤退之时才发动追击,将没了斗志的吴军击溃,并不是两军锐气正盛,野战争锋。另外,吴楚之战是内部战争,熟悉敌情、地形地貌不说,粮草补给、老百姓的支持,也和远在异国他乡远离根据地作战有本质区别。更何况它还仅仅是个中层军官,属于执行命令的那个级别,根本参与不到决策。

李广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去世时,自述60多岁,那就意味着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是50多岁,这个年纪性格、工作方式早已定型。而之前的工作经验就是据守坚城,在长城下与小股匈奴部队打打遭遇战,对于大兵团远距离奔袭,他跟卫青一样没有经验。要命的是卫青正处于学习年龄,更容易接收新知识,而李广无论是自矜的性格,还是老将的脸面、身份,都迫使他郁于以往的经验,而以往偏偏没有主动出击千里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导致了他的悲剧。

马邑之谋破产之后,元光六年,汉武帝试探性的派卫青、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各帅万人分四路北征。李广战果最差,自己都被俘虏了,之后武帝不敢再派他出战。元狩四年,60多岁的李广强烈要求再次随军出征,结果,带着汉朝最熟悉匈奴地形的张骞都迷了路。

而卫青、霍去病、李蔡、赵破奴、路博德、张次公、韩说、李息、公孙敖、公孙贺、李朔、赵不虞、赵信、苏建、郝贤、李沮、赵食其、郭昌等人,都有或斩首、或夺地、或擒王的功劳,甚至他儿子李敢的功劳都比他大。至于说李广很有才,很多没他有才的的人都封了侯,他却封不了。这纯粹是司马迁对他说的好话,李广当时名气很大不假,但名气的来源会有很多方法,现在明星之中就不乏没实力,但很善于炒作的。

所以,论名气可以进前三,但军事能力他排不进前十,可是名气不等于能力。

所以我一直认为,“但使龙城飞将在”,讲得应该是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