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浩荡,拂过陌上,裁就一川新绿;春阳和煦,透过枝头,洒下一树繁花;春雨绵绵,落在窗前,惊扰一帘幽梦。
最是一年春好处,陌上花开,杨柳吹风,远山翠微,流水荡漾,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今天要讲的这首《南湖》,虽不太出名,但景色却极美,尽显春日万种风情。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说到唐宋文坛上的“丑男”,很多人都会想到晚唐的“花间词人”温庭筠,人送外号“温钟馗”。
钟馗,我们都知道,民间常用他的画像来驱邪避鬼,根据记载,钟馗“铁面虬鬓,相貌奇异”,温庭筠有这样一个外号,可以想象他的相貌有多吓人了。
五代文人孙光宪在他所著的《北梦琐言》,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温庭筠的孙子擅长隐僻绘事,原本想凭此技艺去给人当门客,结果因为长得太丑而被拒之门外。
《北梦琐言》不算正史,但无风不起浪,唐朝那么多诗人,以“丑”出名的也就他和罗隐了。
不过,虽然他长得丑,但是他的诗词却写得极美,语言秾艳,文风绮丽,与他的外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首《南湖》便是其中的代表,此诗写于公元842年,当时诗人在吴越一带漫游,诗题中的“南湖”是指浙江绍兴境内的镜湖,也就是如今的鉴湖。
鉴湖湖面宽广,水势浩渺,泛舟其上,近处碧波映照,远处青山重叠,如在镜中游,故而得名“镜湖”。
历代很多文人都曾吟咏过它,“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梦里镜湖烟雨,看山无重数”……
温庭筠这首诗,宛如一幅画卷,惊艳了流年,斑斓了季节。
诗歌首联从微风写起。
明净的湖面上吹来一阵微风,带来习习凉意;湖边池塘里的菱荇叶子随风舞动,远远望去,铺满了整个池塘。
这里的“微风”二字便是全文的诗眼,无论是菱荇还是后文中的野船、水鸟、芦叶、浪花都与这两个字有着莫大的关系。
再来看颔联两句,一艘野船静静地停靠在春草丛生的岸边,夕阳西下,水鸟越过湖面,惊起层层波澜。
前一句是静态描写,后一句是动态描写,一动一静间,便将湖上的唯美景色描绘得宛在目前。
这里最值得玩味的是“野”字和“偎”字。
前者写出了小船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悠闲状态,就像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人的闲适之情尽在其中。
而后者则将“春草”拟人化,给人一种很温馨静谧的感觉。
还有“带”字看似通俗,却也突出了水鸟的轻盈敏捷,使得整个画面灵动鲜活,可见诗人炼字之功底。
接着的颈联两句依然是写景,芦叶在微风中簌簌作响,诗人听着这声音还以为下起了蒙蒙细雨;浪花翻涌,无边无际,远远望去,与洞庭湖的风光别无二致。
这里的“潇湘”是指湘江,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虽然表面上说是湘江,但其实应该是指浩浩荡荡的洞庭湖。
洞庭湖是古代第一名湖,诗人以此来比拟南湖,喜爱之情不言而喻。
最后的尾联转为抒情,“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天涯漂泊的诗人,看着这风景优美的南湖,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故乡,那里也有风光如画的湖泊。
“楚乡”就是指湖北荆楚一带,其实这里也不算诗人的故乡,只是在父亲过世后,他曾跟随父亲的生前好友段文昌来过此地,并度过了一段相对安逸闲适的日子。
如今辗转天涯,即使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回想过往,还是难免伤感。
整首诗来看,前三联写景,描绘了一幅动静皆宜、清新明媚的南湖风光图,尽显春日万种风情;最后一联抒情,隐隐流露出了羁旅之愁。
全诗情景交融,语言精巧凝练,风格清丽流美,宛如画卷,惊艳了流年,斑斓了季节。
不知你认为温庭筠这首诗写得如何?欢迎一起来讨论。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