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这个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不圆的珍珠”不圆的珍珠通常而言就意味着次品因此,欧洲人最初是用巴洛克来贬指缺乏文艺复兴风格那种古典主义平衡性的作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巴洛克艺术是哪一时期的艺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巴洛克艺术是哪一时期的艺术(巴洛克建筑巴洛克绘画)

巴洛克艺术是哪一时期的艺术

巴洛克这个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不圆的珍珠”。不圆的珍珠通常而言就意味着次品。因此,欧洲人最初是用巴洛克来贬指缺乏文艺复兴风格那种古典主义平衡性的作品。

巴洛克比文艺复兴晚了大约两百年,风靡于17世纪到18世纪初的欧洲。针对不圆的珍珠,若说文艺复兴是圆,那么巴洛克则是椭圆。

从这我们可看出,巴洛克的贬义就在于它相对于文艺复兴标准的变形。既如此,那我们就来看看所谓的巴洛克建筑究竟是怎样的形制。

法国,凡尔赛宫,巴洛克建筑的典型

直观之感是显而易见的。巴洛克建筑满目望去见到的唯有奢华哪来的所谓变形?时光易逝,巴洛克早先的含义早已随着绝对君主制时代的到来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正如我们古代中华帝国的皇帝般,绝对的皇权就意味着绝对的奢华,只要皇帝与国王们想。

法国路易十四曾说过,“朕即国家。”动用一个国家的力量还有什么奢华不能达到?因此奢华到爆、繁复到爆戏剧性爆棚的美术适逢其会。

凡尔赛宫,火星厅(战神厅)

奢华的内饰

在巴洛克风格里,建筑立面何须古典的标准。既然朕即国家,那么奢华即是立面与内饰的唯一标准。

巴洛克风格的出现既是绝对君主制度的影响,比如法王路易十三、路易十四以及英王查理一世的影响,更多时候它更是受到教廷宗教改革的影响。尤其是巴洛克的绘画。

太阳王路易十四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商业与工业的发展,以农民、渔民为主的罗马天主教会逐渐在商人与手工业者中失去影响力,抑或说有了足够经济实力的以商人与手工业者为主的中产阶级开始想要获得与其财富相对应的权力。

马丁·路德

面对这样的局面,以马丁·路德与约翰·加尔文为倡导者的新教诞生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教义主要是,“全体教徒分享教职”。在那个时代,世俗权力由王室与教廷所分享把控,所谓的分享教职即是分享权力。新教的这一教义很是符合新生的商人阶层之心意。于是,因宗教改革之缘故,罗马教廷的势力大为下降,尤其是在德国、荷兰、瑞士以及法国南部这些工商业发达地区,这当然不能为罗马教廷所能容忍。

罗马教皇方济各

正好,当时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始,欧洲各国正忙着往美洲大陆和亚洲扩张。为了把失去的信徒再补充回来,罗马天主教开展了在全世界传教的运动,即所谓的反宗教改革的改革。这大抵也是利玛窦(1552年-1610年)去明朝传教的最根本原因。

天主教会在世界上传教的同时,亦致力于从其他地方补充在欧洲丧失的信徒。巴洛克美术因此得以大展身手。为了向凯尔特人与日耳曼人这样的异教徒传教,天主教积极发挥偶像魅力,利用繁复的巴洛克美术来诱惑他们,即便基督教原先是禁止偶像崇拜的。

对于偶像崇拜这个问题,与天主教分裂的希腊和俄罗斯的东正教是不承认除了圣像之外的其他任何宗教美术的。新教自然也批判天主教会华美的宗教美术。然而,面对这些质疑,天主教会反而通过强化他们本就擅长的宗教美术来推进更通俗易懂、更富有戏剧性的宗教美术,以此来反击新教的宗教改革

总而言之,奢华的巴洛克建筑的出现是因绝对君主制的出现而出现的。至于巴洛克风格的绘画,很大程度上是罗马教廷试图通过简单易懂的宗教美术来反击新教的宗教改革而被大力推动的。

下一期我们将开始讲述奢华到爆的巴洛克油画。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