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枚苹果,我就能震慑全巴黎”保罗·塞尚自信满满地说,而他真的做到了苹果在塞尚画中反复出场,他对苹果的疯狂爱恋,就像凡·高对向日葵,莫奈对睡莲,德加对芭蕾女演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塞尚的画特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塞尚的画特点(为什么塞尚的画中)

塞尚的画特点

以一枚苹果,我就能震慑全巴黎。”保罗·塞尚自信满满地说,而他真的做到了。苹果在塞尚画中反复出场,他对苹果的疯狂爱恋,就像凡·高对向日葵,莫奈对睡莲,德加对芭蕾女演员。

传说塞尚和苹果的关系与左拉有关。1839年,塞尚生在法国埃克斯,和左拉初次邂逅在童年。在普罗旺斯波旁中学学生群架中,塞尚挺身护卫比他小一岁的左拉。事后,左拉提了一篮苹果送给他。

1862年,23 岁的塞尚在左拉物质和精神的支持下,到巴黎攻绘画。并通过左拉结识了马奈、毕沙罗等印象派画家。19 世纪 70 年代塞尚的《静物的叹息》就让毕沙罗夫人忧心地说:“今年,我们将被这些苹果们绊倒……”但当年这仅是预言。

1874 年塞尚与印象派画家一起参展,还遭艺术沙龙拒绝。1886 年他结婚的同时,面临人生低谷,而左拉将他当作失败典型写进小说《创作》。

失败中的塞尚伤不起,从此与左拉绝交。那一年塞尚丧父,受同行排斥愤而回到普罗旺斯家乡的小镇艾克斯,成为一名隐士。

在艰难的孤独和与世隔绝的愤慨中,塞尚只好画静物,画沉默安静得像一堆乖孩子、任由摆弄的苹果。他画了《苹果及柳橙》、《水果盘、杯子和苹果》、《静物苹果篮子》、《高脚盘、玻璃酒杯和苹果》、《绿苹果》……

1895 年传奇画商安布瓦·弗拉尔,将塞尚的画搬进巴黎展览馆。布展那天,德加在塞尚那幅 19×26.7厘米的小油画前看得目瞪口呆,尽管画上只有 7 颗苹果,但他却无比兴奋地买下了《苹果们,绿的、黄的、红的》这张画。

毕沙罗夫人的预言实现了。然而,战胜巴黎并不是塞尚的终极理想。他的苹果还成为征服世界的苹果,他成为现代绘画之父,直接影响 20 世纪立体派和抽象派。

1999 年其《静物》在纽约拍出 6050 万美元,在全世界拍卖成交额排行中名列第六。他的苹果成为金苹果。

他的苹果就像达芬奇密码,让人忍不住猜测他隐瞒了什么?当他画苹果的时候他在画什么?半个多世纪后,著名艺术史家迈耶·夏皮罗解开了出人意料的密码:

“苹果对他而言相当于人体。如人所知,塞尚渴望画女性胴体,但他深恐在女模特儿面前出丑——他顾忌本身的冲动会由于想象力自由激发在绘画上——这在他较年轻时,会导致暴烈的激情出现于其画中。”

夏皮罗的结论是:苹果一方面代表其性渴望,另一方面又显示其性压抑。也就是说性因素在塞尚所有苹果中,既在他早年明显带有情色意味的苹果中,也在他晚年那些平静地躺在桌布上的苹果中。

1902年左拉去世,塞尚又一次伤不起。1905年他画下《有苹果和桃子的静物》,苹果坐在大墙布和桌布间,是真孤独。左拉也死了,只有苹果终生不离弃。一年后,塞尚也去世,唯有苹果完整见证着他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