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及书写顺序表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1)

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及书写顺序表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2)

76.鬲(各gé 立lì )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鬲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念作lì),有陶制鬲和青铜鬲。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隶变楷化后,鬲是有“一”、“口”、“冂”和“冂”内的倒八“丷”、“一”、“丨”组成的字。“一”表示上盖;“口”表示圆形上口;“冂”表示圆形大肚的器皿;“丷”和下面的一竖“丨”表示鬲的三个中空的足,垂直立于地面;“一”表示三足均匀分布在底部,利于平衡稳定。借“立”声表示三足立于地面;借“各”声表示三足各自鼎立。鬲是汉字的部首之一,如隔、嗝、镉、膈、融、鬻等。

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及书写顺序表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3)

鬲的本义为具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的炊器 。鬲读[gé]1.古国名。鬲国 ,相传为夏方国。西汉在其地设鬲县。如:鬲氏(古国名。即鬲国);2.通“膈”,横隔膜如针鬲(用针刺横膈膜)、鬲要(膈腰,指心胸)、鬲肝(膈和肝);3.通“槅”。大车轭,如:鬲长六尺。—《周礼·考工记》;4.县名 ,汉置,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东南;5.[鬲津] 水名,发源于河北,流入山东;6.通“隔”。阻隔如鬲闭(隔离闭塞)、鬲咽(因消化器官阻塞而下咽困难)、鬲塞(阻塞)、鬲蔽(阻隔)、鬲绝(隔断)、鬲子(格子)。鬲读 [lì](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如:鬲如(形状突起高绝如鬲鼎的样子)。

77.黄(火光切huáng 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看,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表现的黄字的图形不同,甲骨文基本上是取火焰的焰心(火焰分三层:内焰、焰心和外焰)的颜色;金文和篆书增加了烧火做饭的过程,上面增加用火加热支起的锅灶“廿”。隶变楷化后,参照物又发生较大变化,黄是由“艹”、下的省形也是下的古文“”、“由”和“八”组合而成的字。“艹”指示草丛;“”指示草丛下面;“由”指示草本植物的幼芽;“八”表示分合,这里指示分散于草丛的下面的草的幼芽。在草丛下面由于见光少,会变黄色;也会因见光少,逐步死亡,引申事情结束,如:某件事情黄了。黄的整体会意为草丛下面分布的植物幼芽。借火( huǒ)光( guāng)的切音( huǒ guāng)来说明植物的幼芽,像火光的黄色(因多数可燃物中含有Na 所以焰色反应为黄色)。因参照物是火焰的焰心为黄色,所以黄为五色(青赤黄白黑)居中。黄为帝王之色。

黄是由“草”省形“艹”和寅的省形“”会意而成的字。草“艹”表示草木,这里指示草木初生,万物生长;寅“”的本义为燕子北回后做巢产子的过程。黄的本义为春回大地,燕子做巢,万物更新,有温暖之意。所以,黄色为暖色。引申为淫秽色。

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及书写顺序表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4)

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及书写顺序表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5)

黄的本义为火光或草芽的黄色,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引申1.枯黄,如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萎(枯黄衰萎);2.美好,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3.垮掉,坏了事,如:事情怕闹黄了; 4.成熟,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5.黄河的简称,如治黄、黄泛区;6.黄帝的略称,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7.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如扫黄;9.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10.指酒,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11.指幼儿,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指幼儿);12.指老人,如黄耄(指老人)、黄眉(指老人);13.姓。

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及书写顺序表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