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的高铁建设飞速发展,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奇迹,刷新不少世纪纪录,不仅获得了国人的点赞,更赢得了世界的关注,中国高铁已经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定的地位。

对于理科的高三学生为说,学习高铁领域相关的专业,也可以在未来激烈的就业形式中占据有利位置。试想一下,多年以后形形色色的人们坐着你建设的高铁去旅行、回家、见心爱的她/他……是不是会感到无比的骄傲,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与高铁技术相关的专业和为中国高铁做出贡献的高校。

高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选高铁专业介绍(与高铁相关的高校和专业有哪些)(1)

车辆工程

部分家长朋友提到车辆工程,就可能认为是和汽车有关的设计制造。其实机车、军用车、各种工程车、作业车都是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的内容。但是不同学校研究的方向不一样。

举例来说,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在铁路、公路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设计制造方面比较有特色。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在工程车辆比如重型运输车、大型吊车、挖掘机、压路机、工程抢险车等比较专长。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在车辆发动机(内燃机)方面实力较强。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进行机械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胜任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制造、运用管理工作的工程人才。

轨道交通信息与控制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即原来的铁路信号技术,主要培养掌握自动控制理论、轨道交通控制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与基本技能,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地铁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信息和控制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高速铁路、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厂矿企业铁路等领域中信息和控制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系统集成、施工和管理等工作。

全国目前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排名比较靠前的有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学生会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这也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学生以后不管是就业还是转行都有着很大的选择空间。

全国目前有500余所的高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是最为普遍的高校专业之一。但研究方向是铁路机车车辆的主要还是一些交通类的院校: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主要学习交通设备和机电系统设计的技术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交通设备整车、机电系统整体和零部件、各装置的结构性能和设计方法,制造检修的工艺方法,故障诊断、检测方法和运用能力。同时还要学习专业相关的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基本知识技能,较系统地掌握交通设备机电系统信息与控制技术,具有解决机电一体化问题的能力。

目前全国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有12所左右,学生毕业后就业具有不错的优势。排名靠前的有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高铁技术中,经常用到这个专业的研究方向是轨道牵引电气化。侧重培养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传动与控制,牵引供电系统的研究、设计、维护与管理等方面高级技术人才。以这个研究方向为主的院校有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

重要提示

最后要注意的是,一些大众化的专业在大多数学校都有开设。例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不同院校的办学实力及研究方向都会有不同,所以需要了解清楚院校的研究方向,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规划。

每个学校都有它的优势学科及侧重点,这大都是由历史沿革、师资力量、文化底蕴、育人理念等多种因素造成。在选择专业时一定综合考虑,不要只看院校不看专业或是不关注研究方向。

为高铁做过贡献的大学

在国内高铁的发展过程,不少大学都做出了很多贡献,其中以下面这些大学为代表。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一所211高校,不但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建设高校,也是具有研究生院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在高铁建设过程中,涵盖了包括高速列车共性基础技术、车体技术、牵引传动与制动、网络控制、牵引供电技术、运输组织方案等铁路系统所有技术领域的“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重大项目中,国家拨款10亿,自筹20亿,合计达30亿元总共十项,其中北京交通大学两项2.1亿。

同时,北京交通大学还积极服务国家高铁“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配合商务部、外交部、铁路总公司,开展了泰国、印度、蒙古等国家高铁储备人才培训,目前还有配合相关部门援助印度、蒙古以及非洲部分国家相关大学铁道学院的建设。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同时招生标准也很严格。

在高铁建设过程中,同济大学提供最得天独厚的场地。一辆乳白色的高铁列车模型摆进了一间宽大高阔的试验厅,车头面对着一个巨大的洞门,悄无声息间,一缕缕轻风从洞口吹来,吹拂过车身,风力渐劲,一个个风阻数据跳跃在监测屏。

这是曾发生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的一幕,中国北车集团所属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设计的京沪高铁列车在此完成了噪声数据的验证。目前,这辆高速列车奔驰在京沪之间。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坐落于浙江杭州市。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崛起为民国最高学府之一,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迎来了浙大百年历史当中最辉煌的时期。

在参与高铁建设的过程中,浙江大学与铁道部运输局合作共建的高速铁路研究中心日前成立,将在高速铁路的速度、牵引技术、舒适度、节能与环保等领域开展前瞻性的研究。浙江大学已经组建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并在永磁牵引传动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副部级大学,隶属教育部,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政府三方共同建设,是一所以医科和工科为特色的综合类研究型大学。

2008年2月,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启动仪式在中南大学举行。该实验室是我国已立项建设的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之一,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为实验室法人,由中南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实验室建在中南大学,建设周期为2.5年,首期投资9950万元。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我国高速铁路建造技术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将成为技术辐射中心、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为提升我国高速铁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做出重要贡献。

除上述大学外,还有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都为中国高铁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