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美早秋柳树美诗六首:万条江柳早秋枝,杨柳无风蝉满枝

古人写秋柳,重在深秋柳树摇落之悲美,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秋柳是萧条的,给人感伤感。

实际早秋气候接近夏天,柳树喜温喜水,早秋是柳树最蓬勃的季节。

比如我所在的小区,垂柳长条几乎落地,上面缀着舒展条状的绿叶,仿佛舒缓的绿幡,盛装到如同成熟青春大方的女子,偶有风来,长条带叶摇曳,那是女子绿色的罗衣吧。

此时高枝偶有受阳光灼射而凋落的叶片,但是在无雨的秋暑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古人说起秋柳,总说是衰柳,此时初秋正好,哪里就衰了?是唱衰的吧。至少我眼前的柳,还有江边的柳,长丝几米,碧带当风,正美得舒展恣意。那无数修长的绿叶,像垂悬的碧玉,就算偶有几片落下,那也是仙女散漫的遗珍,大气馈赠给草地。

所以分外喜欢唐朝女诗人薛涛的这首秋柳。

早春二月依然春寒料峭(清丽早秋秋柳六首)(1)

“万条江柳早秋枝,袅地翻风色未衰。

欲折尔来将赠别,莫教烟月两乡悲。”中唐 · 薛涛 《送姚员外 》

盛夏避暑,很多人畏惧阳光,身在柳荫下却难以仰头看柳。但是早秋之后,早晚温度降低,会有凉风吹来,适合纳凉,古人没有空调,早秋黄昏多在户外,看银河,吹湖风,赏荷花,自然也就看到了柳树的全貌。

在江边,柳树是作为固堤防浪的重要树种存在,一直延续到今天,春柳在于新,而此时的秋柳则在于深翠。千树垂柳,万条柳枝,烘托明净江水,晓风残月。

月是残的,一月一圆,而柳树未必残。

薛涛说看到的柳树,在江风中翻滚摇曳,长条如舞,比春天还要浓郁,所以她写得很细腻,垂到地面的柳树,被风卷起飞扬,那颜色那姿态那舞姿婀娜,可没有一点衰老啊。

我将这样的柳枝送给远行的你,柳枝青青,如我随行,请不要在秋烟秋月里,动了俗套的秋悲。

柳枝好好的,青色宜人,如同你我长青的思念。

我喜欢看早秋风吹杨柳,那种成熟的潇洒和深厚,代表真正人的壮年,人的家园之感。

哪处村落无杨柳?斜阳金碧连远天。

早春二月依然春寒料峭(清丽早秋秋柳六首)(2)

“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

故人相忆僧来说,杨柳无风蝉满枝。” 中唐 · 贾岛《詶姚合》

这是早秋的郊外田野,开阔壮丽。

那水稻豆苗的枝叶繁茂,垂垂的叶子和果穗,掩盖了古老的行路,人仿佛是在稻田里面穿行一样。

此时的田园是半青黄的,因为水稻等农作物开始走向成熟,叶子果实由青转黄。

在一望无际的农田中,道路上有杨柳界田界路。

此时的杨柳可荫蔽行人,蝉声四起。

没有风的午后,农人和旅者在树下小憩,听着此时特有蝉声,越热,叫得越欢。

他想到了故人,故人故人,蝉声热闹,而我心情寂寞,如果你能和我一起,这旅途该有多热闹啊。两人相知,一路笑语不断,只怕听不到这单调的蝉声啊。

蝉是一种靠吸食嫩枝汁液存活的昆虫。如果此时杨柳衰老,蝉会飞走。

早秋恰恰是大量蝉声响在柳树槐树枝头时,可以相见此时柳树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和水汽,树荫茂密,枝叶强韧,否则也不会寄生这么多热闹的蝉。

衰柳寒蝉,本来就是个悖论,柳真正衰时,蝉已经无影无踪,何况蝉声。

早春二月依然春寒料峭(清丽早秋秋柳六首)(3)

“南薰门外禾千亩,观稼亭前柳四垂。

茭芡满盘新熟酒,年年妆点早秋时。”北宋 · 张舜民 《和吕与叔观耤田三绝 其一 》

早秋是农田许多庄稼的成熟期,宋朝的官员致力振兴农业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所以早春,晚春,早夏,都要催耕,庄稼成熟的季节,要下到农田,看禾苗长势,因地制宜,兴修水利,指导生产。所以久而久之,形成了农业审美。

比如这片土地的高丘上,就专门设置了凉亭,四面种上垂柳,在夏秋之季,供官员和游客遮阳看田野丰茂。

垂柳遮蔽一定的斜阳,在缝隙处又可眺望田野。

此时的柳树茂密,和平整的千亩良田形成高低错落的美。

当然更有生动的宴饮美。在柳树垂荫的亭子里,摆上此时农家的特产,茭白,鸡头米,早稻酿成的新酒,看着早秋即将成熟的大片良田,不亦乐乎。

这里的柳树哪里就衰了?不仅不衰,还是坐标树,绿叶招展,和农田的青黄和金黄互为风景。

早春二月依然春寒料峭(清丽早秋秋柳六首)(4)

“屋头杨柳绿参差,小竹疏花此更宜。

帘漾水纹闲昼日,早秋风物似春时。”宋 · 葛绍体《曹氏寒碧即事 其一 》

这是早秋的庭院。

庭院中的杨柳依然绿得蓬勃,柳条柳叶长短摇曳,一树绿荫。

竹篱笆上,开着早秋的喇叭花,豆花,清新可喜。

而竹帘依旧垂着,此时是遮蔽西晒和阳光。

人悠闲地进进出出,帘子像水波一样晃动。

如果不是篱笆上的秋花,证实这是早秋时节,这样的杨柳青色,这样的淡雅小院落,还以为是在春天呀。

我喜欢这样的写实。柳树早春发芽,在长江流域,落叶往往在初冬和深冬,整个秋天,柳树大半还保持青碧色,荷花枯了,柳还在,更何况早秋季节,正是杨柳无限婀娜时。这种婀娜,不似舞女,更像是淳朴的母亲,姊妹,妻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虽然通解读做是春天的离别,但是早秋时节的杨柳,其依依之感,是骨子里外扬,醇厚端然。当然我更喜欢,一家人团聚在早秋的柳树下,永不分离,那才是给人安稳的家。

早春二月依然春寒料峭(清丽早秋秋柳六首)(5)

“夏雨过新秋,凄清到枕头。

柳条仍带喜,荷叶莫须愁。

世事应无定,吾生自百忧。

葛巾亦无恙,空负酒人游。” 明 · 苏升 《戊午立秋》

在一场暑雨里立秋,一阵凉意吹到了枕头。

这是带来凉爽的喜雨,你看看,久旱逢雨的柳树,也精神起来,你看看满塘荷叶也舒展开来。

不需要逢秋必悲,那样是不科学不现实,没有生活气的呀。

早秋之雨,不是万木摇落的凄风苦雨,是好雨,润泽秋柳秋荷,显出别样精神清丽。

这是活到中年的通透,细节在生命的进程里,平和领略接受变化。

世上的事,很多没有定数,而人生也多忧患。

但是这样的早秋,一切都好,只是不能豪迈远行。

然而在柳树柳叶的风露里,在荷花荷叶的清芬里,一样领略最美清秋。

早春二月依然春寒料峭(清丽早秋秋柳六首)(6)

久雨生新水,初秋足好风。

柳枝低嫩碧,莲萼落轻红。

万室游从乐,何年缔构功。

高材终不俗,会与众人同。”北宋 · 彭汝砺 《游泰宁因登众乐亭望仙阁赋诗得同字韵 》

这年的春夏之交,雨水充足,且凉风阵阵。

这是风调雨顺,且天地清朗又润泽。

宛如春天的气候里,柳枝依然在生长,垂到了水面,还在抽着新叶,而早秋的荷花也繁茂,一花开,一花落,莲蓬享受着早秋风露。

万人空巷的早秋游玩,这要感谢自然造物的恩德,让这个秋天如此清美宜人。

而秋天此时与我们同在,在杨柳风里,在荷花香中,在秋水碧波里,在骀荡的风里呀。

实际上,柳树只要气候适宜,秋天也经常发出嫩叶来。

早春二月依然春寒料峭(清丽早秋秋柳六首)(7)

在中国的古诗文中,写秋柳的诗很少有明丽的,那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但这种现象并不健康。

柳树自有顽强和坚韧的生命力,它没有那么娇气,只是承载过太多的悲伤。

我喜欢秋柳,真正的秋柳,傲然大方完成生命本身,世事与我如浮云。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古诗七首,解读蓼花,食蓼味在辛,蓼花含浅红

树杪依微少女风,古诗六首,解读早秋凉风“少女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