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企海外并购要重视母子公司的战略协同(佛企海外并购要重视母子公司的战略协同)(1)

佛企海外并购要重视母子公司的战略协同(佛企海外并购要重视母子公司的战略协同)(2)

“海外并购对于中企夯实长远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意大利投资发展署驻华首席代表汤拯近日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说。他表示,近年受多重因素影响,中企海外并购存在结构性矛盾。但从长远来看,他认为中企海外并购最终将呈现曲折向上的趋势,而企业关键要用好多种海外布局方式,并注重并购后母子公司之间的战略性协调。

佛企海外并购要重视母子公司的战略协同(佛企海外并购要重视母子公司的战略协同)(3)

佛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独资自建相结合的方式,在东南亚投资布局。企业供图

佛企海外并购要重视母子公司的战略协同(佛企海外并购要重视母子公司的战略协同)(4)

“近年来,珠三角制造业对外并购,特别是对欧并购的案例明显减少了。”汤拯表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对全球并购市场构成了巨大冲击,中企海外并购也不例外,近年中企对外并购的交易额虽在某些季度有所回升,但三年来的总体趋势仍然是震荡下行。

据安永发布的相关报告指出,2022年一季度,中企海外并购金额创历史单季最低,海外并购总额仅为58.5亿美元,同比下降高达65% ,交易数为107宗,同比下降25%。

在此之前,中企海外并购曾经有过一段黄金时期。

麦肯锡曾经做过统计,2008年到2017年的十年间,中国企业家累计达成650多宗1亿美元以上的海外并购交易。

2016年是中企海外投资并购交易跨越式增长的一年。普华永道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达到2210亿美元,超过前四年的总和。

但在2016年的“高光时刻”过去后,中企海外并购交易量和金额开始急剧下滑。据麦肯锡统计,从2016年到2019年,金额10亿美元以上的中企海外并购交易量从202起下降至57起。

早在新冠疫情发生以前,中企海外并购的步伐已趋于放缓,企业家对于海外投资也越来越谨慎。2020年之后,随着新冠疫情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升级,进一步削弱了中企对外投资的势头。

安永发布的《2020年全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显示,中企海外并购再创近年来新低,宣布的并购额同比下降46.2%。2020年中企宣布的海外投资退出项目金额较2019年上涨124%,达493.3亿美元,首次超过全年宣布的并购总额。

在汤拯看来,这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不少西方国家加大对中企并购的审查力度。同时,新冠疫情带来的旅行限制与交往的减少,也会对并购带来不利影响。

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国际航班大量减少,国际差旅严重受限,而并购往往在关键性环节需要与被并购对象的核心高管及服务团队进行多轮深入洽谈,有时还要结合一些实地考察、客户访谈等。“近年来受阻明显,从而带来项目延宕。”汤拯说。

加之地缘政治冲突等“黑天鹅”不断涌现,给海外尤其欧洲企业经营带来困扰,欧元贬值、通货膨胀等问题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竞争力。

这导致并购双方在对标的估值时存在一定分歧,最终增加并购难度。“汤拯说。

佛企海外并购要重视母子公司的战略协同(佛企海外并购要重视母子公司的战略协同)(5)

但海外并购依然是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手段。

汤拯表示,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与层次,必然要考虑创新研发、国际布局等更具前瞻和高度的战略性事项,尤其是对于想要巩固扩大优势的头部企业与想要弯道超车的腰部企业而言,海外并购对于企业夯实长远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长期来看,他认为中企海外并购会呈现曲折向上的趋势,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对高科技、高端制造业的长期需求。

在这样的趋势下,汤拯建议珠三角企业要做好跨文化融合。“海外并购的关键往往在于能够实现母子公司间的战略协同。”汤拯表示,大量成功的海外并购案例中,企业往往注重文化互融、业务整合、市场协同与创新研发合作,既信任和尊重当地团队,又有较好的激励与约束。

他建议,对于首次出海的中企,一定要重视海外专业团队,积极学习当地法律法规、商业惯例与文化习俗,并与成功先行者进行充分交流借鉴。

“企业只有结合自身的现实问题,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用好海外并购。”汤拯说。

【撰文】叶洁纯 林东云

■专题报道

“佛山优品 商路全球” 2022年佛山品质革命调研系列报道

【作者】 叶洁纯;林东云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