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游汝南县城
船游汝南县城
“坐船游汝南”,曾是汝南人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景;而如今,这一愿景变为现实!4月14日下午,汝南县县城水系连通工程竣工暨“水上环游汝南城”项目启航仪式在南海湿地公园九州天中广场举行。汝南县委书记李卫明宣布:“汝南县城内外水系连通工程竣工,水上环游汝南城项目正式运营,现在启航!”
汝南,因水得名 县城四面环水
水是城市的灵魂,汝南因位于汝河之南而得名。
早在《诗经》的《国风·周南·汝坟》篇中,便有其深情的吟唱。千年前的汝南城名悬瓠,《水经注》载:“城之西北,汝水枝别左出,西北流,又屈西东转,又西南会汝,形若垂瓠。”意思是说,汝水自西向东,折而南流,绕汝南城蜿蜒东去。如果说汝水像一条长长的瓜蔓,那么汝南城就像瓜蔓上悬垂的一个瓠子,所以,叫悬瓠城。这里,是历史上汝南郡、豫州、蔡州、舒州、溱州、淮康军、镇南军、汝宁府、汝阳县治所所在地。
汝南境内,河流纵横。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年),忽必烈命章伯颜组织民工,在舞阳北锅口截断汝河,让汝河上游之水流入颍河;自此,下游水量大减,水患得免,遂升蔡州为汝宁府,取“汝水安宁”之意,即汝河水患消除,汝河沿岸得到安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汝南县相继实施了北汝河城关段裁弯取直工程、北汝河故道堤防整修加固工程及南护城河改造工程;其中,北汝河裁弯取直工程建设,原有河道由11.7公里减少到4.35公里,使上游洪水自城西顺流下泄,减轻了汛期洪水和县城四周险工、险闸对县城的威胁和防汛压力,阻止了宿鸭湖水库泄洪洪水倒灌,使汛期交通通畅。汝南也由过去三面环水而为四面环水,成为被河道环绕的县城。
汝南,治水美名 环城水系贯通
汝南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因水而名,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但也不断受到水的困扰。
历史上,汝南气象灾害较多,近30年来先后出现重涝14次。近年来,在省、市、县的正确领导下,汝南县立足“古城、名寺、水生态”的城市定位,深入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规划了7大体系81大项工程项目,投资12.6亿元实施了中心城区水系治理项目,开挖、治理5条河道,以汝河水系为纽带,把天中山风景区、南海禅寺风景区连通起来,实现全县环城水系贯通。
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汝南县对新汝河城区段和汝河故道实施沿河景观开发与建设,打造滨水开放空间和沿河绿带公园,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按照“一段一题一文”的设计思路,建设“多彩水岸”“文化水岸”,围绕沿河历史建筑、历史桥梁和历史遗存,打造天中景观河道和汝南传统文化长廊;沿河绿化带和各类小公园、小广场的开发建设,已成为汝南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也是汝南人休闲、散步、观光的好去处。汝南也因此荣获“省级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称号,在2021年省级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汝南获得全省综合第二名的好成绩。
汝南,借水扬名 水上环游县城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去年8月,汝南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工业强县、文旅名县、生态美县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实施文旅名县战略,努力把文旅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国内知名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到“十四五”末,力争实现全县年接待游客量突破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亿元。
为推进文旅名县战略实施,汝南县以环城水系为纽带,把天中山文化旅游区、南海文化旅游区串联起来,打造“水上环游汝南城”“夜游汝南城”精品线路。“水上环游汝南城”项目是县委、县政府立足汝南丰富的水资源优势,以环城水系为纽带,把天中山文化旅游区、南海文化旅游区串联起来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汝南县城水系连通工程,是连接内外河水系、实现“水上环游汝南城”项目船游畅通的一项基础性配套工程。项目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定期研究、重点督导,攻坚克难、强力推进,确保了水系连通工程如期竣工、“水上环游汝南城”顺利通航。
据了解,“水上环游汝南城”旅游线路全程16.1公里,全程游玩两个小时左右,由河南汝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运营,目前共有画舫船、乌篷船、脚踏船、冲锋舟等各类船只40多艘。
“水上环游汝南城”项目的建成,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且培育了文创新业态、消费新亮点,打造了“文旅名县”新样板,标志着汝南“文旅名县”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标志着汝南“三县一家园”建设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现如今,在碧波荡漾的汝河上游弋泛舟,河水清澈静流;岸边亭台楼阁,珠联玉映,茂林修竹,暗香疏影,曲径通幽。船游这一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的县城,令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来源:大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