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黔中早报

作者:林德胜

西江千户苗寨芦笙客栈(松林芦笙艺悠悠苗寨魂)(1)

旧州松林芦笙队


距旧州镇西南面一公里处,有一古村落,称松林寨。村前田连阡陌,绿波万顷;村后山上松木茂密,浓郁苍翠。此村现有200多户人家,均为花苗族,原为旧州镇一个独立的行政村,2013年与旧州村合并为旧州碧波居委会。

这个美丽的苗族村庄,不仅有厚重历史文化(后山为旧州旧时张姓土番祖莹地,是安顺市研究土司文化源流重要的田野调查基地),而且苗族风情浓厚,其歌舞、刺绣、蜡染、跳花、射弩等远近闻名,特别是芦笙的制作,可谓名冠黔中。

芦笙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古老的簧管乐器,流行于苗族、瑶族、侗族等地区。有关资料表明,芦笙起源于苗族,自古就有“苗不离笙”的说法。《续修安顺府志》载:苗族芦笙制作“以竹六枝制成。其音之高低亦仿古乐一宫二商三角四征五羽六少宫,并以竹之长短为之。六笙之制法,以长约八九分宽约四分之铜片为簧,以刀尖划通两线,中存一舌,有似刀尖形者,有似镖叶形者,长约铜片三分之一。再由竹之下端相距五寸处开通一孔,孔之大小与簧等,将簧嵌上,以口吹之,音即从铜舌发出。又以长约尺许之木,半削为柄,半削为一椭圆形之壶。削成后劈而为二,刳去其心,复合为一,箍以树皮,穿通六孔,以六竹嵌簧之处投入壶中;复于近壶之竹上,每竹各开一孔,以免由柄吹时六音齐响,又可使吹者任意蒙之作声。”

较之其他地方制作的芦笙,松林芦笙以其发音纯正和做工精致而闻名,其主要制作人为一位年近70的老人杨文华先生。

说起杨文华制作芦笙,还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原来,安顺一带的芦笙制作,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旧州老黄寨有一青苗族英雄陈某,技艺精湛,制作的芦笙远近闻名。某年大荒,民不聊生,而官府竟不顾百姓死活,仍催逼粮税,苗民忍无可忍,在陈某的带领下,聚众抗交赋税。官府派兵弹压,将陈某抓进大牢,拟秋后问斩。后陈某越狱,逃至安顺一带,从此隐姓埋名,靠做芦笙谋生。陈某在晚年时,将其艺传于两个徒弟:一个为董家庄人,一个为鲍家庄人。他给徒弟立下规矩:芦笙制作技艺传男不传女。两徒弟学成技艺,四处传播,至民国时传到平坝杨文华先生外祖父家。杨文华15岁那年,因家道艰难,读初中时辍学在家,巧值平坝大舅母生子,大舅因忙于做芦笙养家糊口,无暇照管妻子和几个孩子,杨文华遂到大舅家帮忙带孩子做家务。见大舅制作芦笙,他好生羡慕,欲学此艺,怎奈舅家艺不外传。杨文华怅恨不已,然亦不甘心,一边做家务一边观察大舅制作,将其制作过程暗暗强记于心。若遇大舅忙不过来需要杨文华做帮手时,他更是乐不可支,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用心揣习,以至梦中仍不忘琢磨。整天沉浸在工作中的大舅,没想到聪明的外甥已将芦笙制作的流程熟记于心。40多天后,杨文华拿着回到家试做的一对芦笙给大舅看,大舅惊讶不已,高兴之下,又作了一些指点,杨文华自然心领神会,技艺渐精,所制芦笙已卓然成家,相比之下,老舅传统制作的芦笙却黯然失色。为此,二舅怒斥大舅违背祖训,将祖传技艺私传外姓人;大舅左支右绌,有口难辩,此后二人互不理睬,斗气达十多年。

杨文华制作芦笙用料极为讲究。笙管采用紫云所产的紫竹,此竹又称毛竹,其节长而表皮坚硬光滑,不易生虫;笙斗采用豆角楸,其质纹理通直,切面光滑,光泽度佳,耐水耐腐,不易虫蛀,堪为木中之王;笙管围束和笙斗合拢的箍扎为天然桦槁树皮,其皮耐磨而极具韧性。特别是芦笙的核心技术——簧片的制作更为精细。初,他将收集到的铜锣打碎,再重新熔炼打制成片,最后以手工精心打磨而成;近年来,他采用的是广州一家使用现代精密技术制作的芦笙簧片。他对簧片音质的辨别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耳朵一听,即能分辨出簧片发出的音质。

凭借其精湛的技艺,杨文华制作的芦笙声名远播,产品远销省内外,甚而到达泰国、越南等。现在,他又对传统芦笙制作进行改进:将传统芦笙简单的几个发音扩展到二十多个,使其音域更为宽广、声音更为宏亮。他将改进后的芦笙命名为“新时代苗家芦笙”。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各地电视台、报社的记者纷纷上门采访,安顺一带苗族村寨都知道了这位开朗健谈的“芦笙制作大师”。2013年,杨文华获“安顺市非物质文化芦笙制作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杨文华靠制作芦笙致了富,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几个弟弟也跟着他学习这门技艺。他还想打破芦笙制作“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带领全村人学芦笙制作,让松林芦笙制作形成规模,大家共同致富。

西江千户苗寨芦笙客栈(松林芦笙艺悠悠苗寨魂)(2)

杨文华制作芦笙

在松林,除了享有盛名的芦笙制作外,还有一支受人赞誉的芦笙舞队。

说到松林芦笙舞,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据杨文华先生说,松林苗族的祖先大多来自贵阳。很久以前,贵阳一带为花苗族聚集的中心,因周边山上翠竹茂密,故将贵阳称为“竹”,后人称贵阳为“筑”,乃“筑”与“竹”音同而讹称。寨主称杨鲁王,亦即苗王,膝下有二女,皆心灵手巧,美丽动人。时贵阳喷水池有一大石,称焦石,苗族青年男女常到那里玩耍。一天,苗王两个女儿正在焦石游玩,林中忽地窜出一只猛虎,向她们扑来,姐姐一见不好,急用身体挡住老虎,叫妹妹快跑;妹妹一边跑一边大喊“救命”。老虎咬死姐姐后又向妹妹追来,眼看妹妹又要落入虎口,千钧一发之际,来了一个苗族青年,只见他拈弓搭箭,“嗖”的一箭正中虎首,老虎一声嚎叫,向林中逃窜。这青年名叫祖得隆,其人勇猛顽强,力大无穷,是个神箭手。为根除虎患,他来不及安抚姑娘,向林中追击老虎。姑娘好半天才从惊恐中醒过来,失魂丧魄回到家中,向父亲说知。苗王为大女儿死于虎口悲伤不已,同时又非常感激这个青年人救下小女儿。当他得知青年人勇猛斗老时,便想将女儿许配给他。然而,这青年人叫什么呢?家住哪里呢?又到哪里去找他呢?苗王无从得知,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将山上许多竹子砍来,做成一支支芦笙,放出话去,要在焦石举行三天的跳芦笙比赛,各地的苗族小伙子在古历七月十一那天来跳芦笙舞,谁跳得好,就招他为女婿。那天,成千上万的苗族小伙子从四面八方赶来,兴高采烈来跳芦笙。然而,就是没见那青年,第二天仍然不见,姑娘急了,苗王失望了……到第三天,跳芦笙快要结束时,祖得隆才赶来,——原来他追击老虎,在深山与老虎搏斗,最终将老虎杀死,回到家后听说跳芦笙比赛才赶来的。姑娘一下认出了他,苗王大喜,将做得最好的芦笙送给祖得隆,并当众宣布将女儿许配给他。人们听到祖得隆打虎救人的故事后,赞叹不已,纷纷祝贺他与姑娘喜结良缘。自此之后,每到七月十一、十二、十三这三天,苗家青年男女都要跳芦笙舞,纪念祖得隆和苗王的女儿,并期望在跳芦笙舞时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现在的松林芦笙乐队能自编词、曲、舞。芦笙乐队既有长管的低音芦笙,也有短管的高音芦笙,合奏起来笙音雄壮粗犷、气势磅礴,可谓“笙声沸天”、“芦震山岳”。芦笙舞由十几甚至几十人芦笙手围成圆圈,边吹边跳。据说以前芦笙舞仅在祭祀、婚礼、丧葬仪式或新屋落成时跳,但后来每逢年节、欢庆丰收和男女青年进行传统社交活动时也跳。每逢夏秋季节的月明之夜,芦笙鸣响,全寨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或随着轻松活泼的芦笙曲翩翩起舞,或谈古论今,尽情地享受着劳动后的欢乐;遇“跳花节”、“芦笙节”等苗族盛大传统节日,苗民男女老幼,聚集松林寨一起参加芦笙舞盛会,但见吹笙者在场中边吹边舞,周围男女群众,层层环绕舞蹈,场面尉为壮观,史籍所载曰:“参差六竹管,长芦黄钟涛,短声清微散,舞来随节施,吹去别促缓,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满山。”

更为奇妙的是,松林芦笙乐队可将旧州镇周边的一些地名、寨名、物名等编成民谣或顺口溜,通过芦笙演奏出来,如有这样一曲芦笙舞:

江西平寨骟马蹓,

陇辉坐在岩洞头。

偷牛盗马王二寨,

杀猪屠羊安顺州。

一出北门是旧场,

简家立的好牌坊。

笔者曾目睹杨文华演奏了这个曲子,初听时发音尚不分明,仔细再听,笙音与字音竟合而为一,字字清晰,句句分明,毫无差错,让人赞叹不已。

西江千户苗寨芦笙客栈(松林芦笙艺悠悠苗寨魂)(3)

笔者采访杨文华先生

因名声远扬,松林芦笙队常常受邀参加省、市芦笙舞表演和比赛,2017年,松林芦笙乐队代表安顺市在贵阳参加“2017贵州•雷山苗年第四届全国苗族芦笙舞乐大赛”获得大奖。

西江千户苗寨芦笙客栈(松林芦笙艺悠悠苗寨魂)(4)

参加芦笙舞比赛的松林芦队员


“芦笙文化是我们松林寨的村魂!”在外从事装饰业的杨文华女儿杨清晴这样说。随着旧州镇旅游业的发展,杨清晴决心回乡继承父业,她将团结众多松林有识青年,扩大芦笙生产规模,提升芦笙舞的演出水平和效果,同时深度挖掘、整理、提炼、整合松林蜡染、刺绣、银饰等具有苗文化特色的产品,努力打造以芦笙文化为品牌的苗族生态文化村,为旧州文化旅游业发展助力!

西江千户苗寨芦笙客栈(松林芦笙艺悠悠苗寨魂)(5)

参加全国芦笙舞乐大赛的松林芦笙队

作者简介:林德胜,男,上世纪60年代出生,旧州初级中学教师。喜好文学,写过小说、散文、诗歌、教学论文等,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网络。近年来,热衷于地方历史文化资料收集整理,发表地域故事文章多篇,作品被《学习强国》、《多彩贵州网》、《贵州省社会科学云服务台》、《网易》、《新浪网》等官方网站转载。系安顺市作家协会会员,西秀区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安顺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