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以下有没有“智能”汽车?
文|Toretto
如果没有一款加了若干冠词的“智能电动汽车”,车企现在都不好意思卖车了。
在9月国新办的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除了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鼓励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之外,也强调要促进跨界融合,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发展。
无论是车企还是政府都很关注“智能电动汽车”。然而抛开电动不谈,到底什么是智能汽车呢?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 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这个满是专业术语的句子应该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定义,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17年底发布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这个似乎过于专业和复杂了,而且有不少形容词和副词难以进行量化,更多术语和标准仍在制定中,普通消费者还是跟着车企走,毕竟他们掌握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的权力。
10万以下=“不智能”?一位智能网联汽车的投资人告诉HD Auto,不要想的过于复杂,简单来说,可以全车OTA的汽车就是智能汽车。
只不过,如今哪款车的宣传册上没有OTA字样呢?
而在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眼中,智能汽车首先必须是互联的,会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同时,它将有用更强大的算力,自己也变得更“聪明”。
邓纳尔博士对HD Auto解释道,前者包括车辆和智能家居的交互,而后者更多是智能驾驶,如自动代客泊车、辅助驾驶以及未来的无人驾驶,博世都有落地。
其实之前很多车企发布过四化战略,或许表述有差异,不过Connected(互联化)和Autonomous(自动化)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智能汽车需要互联“且”自动,还是两者取其一即可?
工信部在2017年的官方定义中,汽车更多关注的是智能驾驶,虽然也有车和X的交互,更多是V2X的功能,而肖部长今年的表态中,“开展更多适合消费者的休闲娱乐生活服务”被特别提及。
邓尔纳博士更倾向于两个兼而有之,这样一定程度上是提高制造“智能汽车”的成本的。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就曾表态,15万是智能汽车的分水岭,“在智能(汽车)领域,如果没有15万是不可能真正把智能做好的。”10万元以下的智能电动汽车实际上只是电动汽车,后来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也做了类似的表态。
然而可以联网可以升级的电动汽车,也有ACC、LCC、AEB等功能,但无法完成自主变道、代客泊车等功能,只因为价格低廉,就要被剥夺“智能”的头衔吗?
360入股了主力车型售价在10万区间的哪吒汽车,董事长周鸿祎自然要反击,他认为,现在15万以下的车占了中国所有车型总销量的70%,如果要颠覆智能汽车这个行业,大众化是必须的。
不少车企正在尝试建立有利于他们的“行业门槛“。在所有行业都在内卷的当下,汽车行业同样如此,那掌握品牌、资金和技术优势的企业会团结起来制定标准。
然而正如周鸿祎所说,广大的人民群众必将努力捍卫自己智能车主的身份,只是最后大概率会被“洗脑”成功的。
当然,10万的价格不会一成不变,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车辆规模的扩大,软硬件成本都会降低,要造出一款10万元且有利润的智能汽车,何小鹏认为不会早于2025年。
在这之前,很多车主只能开10万的电动汽车了。
正在被构建的未来为什么要如此“抠”智能汽车的字眼?
汽车行业的话语体系正在被资本、技术等力量重构,同样产业的未来正在被构建。
明确智能汽车的定义,产业链上的企业才能更好找到行业的“第一性”,以此构建坐标找到自己新的位置。因为新四化的浪潮远比想象中凶猛,找不到方向,就意味着失去希望。
无论是传统车企的大象转身,还是科技巨头的跨界而来,都在打碎原有的产业和价值链条。
自动驾驶行业相对好一些,无论是ADAS还是无人驾驶,两者都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更加强大的软件属性让他们更能融入其中,甚至自己成为一股潮流。
然而车联网或者说互联汽车领域,目前来看更多扮演配角,成为主机厂或者科技巨头的附庸。
一家车联网公司的高管告诉HD Auto,他们现在其实也没有看清楚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模样,但是他们的生存策略就是跟着“大哥”走,待在圈子里,“不要掉队”。
未来争夺的是什么?智能,现在很多时候开始后缀“驾舱”。
在肖部长提及“开展更多适合消费者的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几天后,小鹏P5正式上市,除了可以在城市道路使用的XPILOT 3.5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选装包还可以让小鹏P5的车厢成为生活的第三空间,在里面看电影、舒心睡眠等都不是问题。
今后,当底盘进入到Turnkey模式,智能驾舱的争夺将更加白热化。
另一方面,作为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领域的重要一环,汽车产业不应该也不会缺席这个人工智能 万物互联的万亿产业。
万物互联的AIOT应该是苹果、小米们真正瞄准的蛋糕。
在这方面,苹果是更早的布道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造了iOS、App Store等底层软件和生态系统,将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电脑、平板电脑等多个硬件跨屏协作。
未来,苹果如何将汽车纳入到这个生态中,或者基于汽车场景重构生态以实现主动服务,让用户在汽车内外的生活实现无缝衔接,抢占用户的时间高地,值得期待。
何小鹏曾言智能汽车的核心在于运营,要让用户和汽车形成持久的交互,产生源源不断的数据,反哺软硬件开发。
运营需要的是数据,科技公司并不缺少数据,汽车填补了原有的产业链空白。但是,他们未来最大的风险也在于此。
如何控制住自己的贪婪,合法合规的使用数据,巨头们应未雨绸缪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