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到明清时代,国家、朝代的建立除了改朝换代之外,通过发动政变或者造反来夺取皇位的事件越来越少,可能除了明成祖朱棣一次造反成功之外,再无来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封建王朝的皇权制度愈加严格和规范,到了明清,朱元璋罢黜胡惟庸之后,所有权力归集皇帝一身,再通过制度加以约束,基本剥夺了造反者的所有条件,谁还能造反成功呢?到了雍正皇帝时代,雍正再设军机处,进一步加强皇帝权力的集中,那就更没有造反的条件和机会了。

雍正为什么不早杀了胤禩(雍正王朝八阿哥胤禩在雍正即位后直接造反会成功吗)(1)

《雍正王朝》剧照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为了将戏拍得更好看,将历史上的“九王夺嫡”演绎得更精彩,编剧刘和平将八阿哥胤禩与雍正皇帝的斗争进行了延长。本来,历史上八阿哥胤禩集团在雍正五年左右就被雍正打击至死,但是《雍正王朝》恁给他延长到雍正十年左右,而且还编著了“八王议政”等逼宫戏,恁将八阿哥胤禩改编成了一个一定要造反雍正的皇室子弟。

其实,历史上八阿哥胤禩只是和雍正皇帝是政敌,胤禩至死都没有表现出有造反的痕迹,在雍正给胤禩的定罪上,也没有说他造反。这是历史和电视剧之间最大的区别。

那么,我们还是就着电视剧《雍正王朝》来分析一下,雍正皇帝登基之后,八阿哥有没有造反成功的机会。我们分阶段来看。

雍正为什么不早杀了胤禩(雍正王朝八阿哥胤禩在雍正即位后直接造反会成功吗)(2)

《雍正王朝》剧照


1.雍正登基之时

康熙末年,胤礽被废之后,因为没有再立储君引发了九王夺嫡白热化的局面,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两大集团,一是以老八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二是以老四为首的四爷集团。康熙皇帝心中默定的储君是老四胤禛,故而在他殡天前,作了至为周密的安排和部署,最重要的就是搞定了九门提督隆科多,让他死心塌地按照自己的旨意宣读传位圣旨,同时,让隆科多接送八爷党(老八老九老十),实则是将他们软禁起来,斩断八爷党核心与外界的所有联系,致使八爷党原来联络好的丰台大营成文运无法获得来自八爷党的信息,不敢随意乱动,为老四胤禛登基之后放出十三爷胤祥争取了时间夺取丰台大营兵权,稳固了当时的局面。

可以说,八爷党核心成员一入隆科多的所谓“保护”,就等于丧失了造反的所有条件,西北的老十四根本指望不上(一心也想夺嫡,却受年羹尧牵制),康熙临死这招“擒贼先擒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也注定了老八胤禩夺嫡的失败。

雍正为什么不早杀了胤禩(雍正王朝八阿哥胤禩在雍正即位后直接造反会成功吗)(3)

《雍正王朝》剧照


2.雍正登基之初

无奈,在康熙驾崩的当晚,八阿哥胤禩失去了所有有利条件,最终也只好对雍正称臣。老八胤禩都称臣了,那么八爷党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也要跟着对雍正称臣,隆科多那句“难道不想做大清的臣子了吗”十分有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皇帝组建了他新的“班子”,八阿哥胤禩被封为廉亲王,总理王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次分封看起来将八阿哥胤禩抬得很高,但是,八阿哥胤禩已经完全丧失主动权,只能任人摆布。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雍正新组建的“班子”里有允禩、允祥、张廷玉、隆科多和马齐五人。允祥是雍正的心腹,张廷玉是股肱,隆科多是保驾功臣,马齐则是满清贵族的代表。五人之中有四人基本上都是雍正皇帝的人,这如同是对允禩进行了包围和监视,就算允禩的职位再高,他掌握不了实权和军权,还时刻处于监视包围之中,又如何造反呢?

雍正为什么不早杀了胤禩(雍正王朝八阿哥胤禩在雍正即位后直接造反会成功吗)(4)

《雍正王朝》剧照


大家一定还记得,制造新钱币的时候,孙嘉诚,一个户部的小官,竟敢当着老八允禩的面戳穿其中的把戏,除了说明孙嘉诚精明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允禩并不得势。允禩本是制造新币的主要负责人,却被下属当堂戳穿,孙嘉诚依仗的不仅仅是他的聪明,还有八阿哥允禩不得势情况下的无奈。

一个官职再高的人,没有实权在手,也没有军权在手,还被监视包围,更不得势,就算在百官中呼声很高,但是百官多半也是“骑墙之辈”,所谓的威望也就大打折扣了。他怎么去造这个反?

3.雍正中后期

由于有了第二点,允禩在后来的很多事件中其实是并没有多大作为,尤其是在年羹尧西北平叛,雍正组建军机处,进一步加强皇权之后。军机处的组建是历史上的大事,在《雍正王朝》中表现并不突出。军机处的设置将皇权推上了另一个层次,同时也意味着,本来就被“监视包围”的允禩的权力被雍正皇帝进一步剥夺,八爷党的势力再被缩小,电视剧没有展现,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尽管允禩希望利用诺敏案、科场舞弊案大作文章,最终都以破产告终。

所以,我们看到,孙嘉诚被年羹尧杀死后,老八允禩第一个前去奔丧,还给孙嘉诚的灵柩下跪,这昭示着一个信息:八爷党其实和清流集团不相瓜葛,且孙嘉诚还在朝堂上戳穿过允禩的脸面,但是迫于形势,也不得不转向收买清流集团的人心。由此可见,八爷党其实人心丧失,势不如前,要不然,也绝不会曲身于清流集团。

即使在最为激烈的科甲朋党案中,八爷党也是束手无策,除了坐山观虎斗,没有其他任何可以利用的办法。

雍正为什么不早杀了胤禩(雍正王朝八阿哥胤禩在雍正即位后直接造反会成功吗)(5)

《雍正王朝》剧照


最终,允禩将目光转向下一代,弘时的身上,打算通过“八王议政”来扳回一城。但是“八王议政”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漏洞”的故事,莫说是张廷玉将“八王议政”批驳得体无完肤,四个旗主王爷带着四千兵马入驻丰台大营,以小博大,能吃得下由十三爷允祥掌控的丰台大营么?(十三爷的人不禀报他?)隆科多虽然支持弘时,伙同逼宫,但是其实他是在做一桩“投机买卖”,谁占上风他就顶谁,一旦老十三掌控局面,他根本就没有反抗就束手就擒了。所以,老八所谓得官心和民心,所谓的贤德和威望,在没有实际权力支持的情况下,一切就是白搭,除了编剧给予他造反的故事,却无法完成造反的事实,这不是说造反就造反那么容易的。

雍正为什么不早杀了胤禩(雍正王朝八阿哥胤禩在雍正即位后直接造反会成功吗)(6)

《雍正王朝》剧照


综上所述,允禩在夺嫡之战中失败之后,雍正皇帝虽然加封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总理王大臣职位,但实际上是对他进行“政治分解和包围监视”,并没有给予他实际的权力。军机处的设置,雍正皇权进一步强化,八爷党更不得势,允禩所谓的得人心和威望是建立在没有实权支持之上的“无根之基”,“八王议政”的兵谏也不过是“困兽犹斗”之举,造反不过是加速自身的灭亡而已,根本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