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不过天下局势并没有就此稳定下来。当此之时,项羽势力最强,最有可能一统天下。项羽有楚军四十万,这些军队都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经历过巨鹿之战等的洗礼,可谓身经百战,以一当十。项羽有广大的根据地——江东,这里受到秦末战争的破坏较少,经济生产稳定,财力雄厚。而项羽本身也是能征善战。可项羽虽然拥有如此雄厚的资本,却在四年后陷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窘困局面,最终选择“乌江自刎”。在自刎之前,项羽感叹道:“天之亡我”。真的是上天要灭亡项羽吗?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事实上,项羽的失败都由项羽自己的政策和人格所造成的。
乌江自刎
一,项羽实行分封制公元前206年,秦国灭亡,当此之时,项羽势力最强,各路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然而项羽却没有称帝,反而将楚怀王尊为“义帝”,并迁徙到了遥远的郴州。当时,有人向项羽建议“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关中地区“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独以一面制诸侯”,可谓易守难攻。然而项羽急于回江东耀武扬威,因此拒绝了该建议,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最终定都彭城(徐州)。
彭城地图
随后,项羽又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分封制是夏商周时期实行的对地方的一种管理体制,到了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使得建立了中央集权集体。儒生曾多次向秦始皇建议分封诸子,遭到了李斯的反对,没有得以实行。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抗拒的。到了秦朝末年,东方六国纷纷复国,陈胜称楚王,张耳和陈余先后立武臣和赵歇为赵王,韩广自立为燕王,魏咎自立为魏王,田儋自立为齐王。陈胜拜亡后,项梁和项羽成为了楚国的领导者。当时诸侯皆听从项羽楚国号令,莫敢不从。
项羽分封地图
从当时的背景上看,秦朝灭亡后,项羽所面临的局势和刘邦灭项羽时的局势大体相同。两人为了暂时稳住诸侯的势力都采取了分封制,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刘邦同样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不过两人的抱负却相差很远,项羽目的仅仅在于成为类似于齐桓晋文之类的霸主,因此称“西楚霸王”。项羽实行分封制,不仅是对既定现实的承认,也是个人意志的体现。
楚汉战争地图
项羽分封的过程中也在有意限制限制诸侯的势力。如,项羽以“巴蜀地以关中地”为由将刘邦分封到了巴蜀,希望以秦关蜀道的险要来阻碍刘邦向北发展;又将秦朝三将分封在关中,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史称“三秦”,一方面能够防止秦国死灰复燃,另一方可以阻止刘邦北上;将齐国之地一分为三,分别为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以此相互牵制。另外还将赵国拆分,分别分封为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将魏地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邛,将燕国拆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
影视中的项羽
然而,这样的分封体系很快就被打破了。公元前206年,田荣就联合彭越消灭了齐王、济北王和胶东王统一了三齐之地,一时间田荣成为了与项羽争霸的重要角色。同时,陈余又驱逐了常山王张耳,重立赵歇为赵王。随后,刘邦又灭三秦,统一了关中,正式和项羽对立。
二,项羽暴行逆施,不行仁政,不得民心项羽是一位勇猛善战的猛将,空有匹夫之勇,然而却不是一位合格的领导者。朱元璋曾评价到“项羽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这一点和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邦在北定三秦后,采取了一系列的仁政的措施,“约法三章”,不杀降卒,“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使得“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项羽则相反,在巨鹿之战后,项羽就坑杀了章邯的二十万大军。在进入了关中后,项羽便在咸阳进行大规模的屠杀活动,杀秦降王子婴,并下令焚烧秦国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使得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阿旁宫赋图
在楚汉之争的过程中,项羽的残暴措施更是激起了关东民众的反抗。公元前205年,项羽击败齐军,田荣被当地人杀死,占领了田荣的故地——北海。田荣之所以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当地不得民心。然而项羽占领北海后,将这里的城郭宫室全部烧光夷平,“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使得“齐人相聚而叛之”。田荣之弟田横乘机聚集田荣的残余部队,继续和项羽斗争,项羽“连战未能下”。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实行多次大屠杀,百姓岂有归心?
影视中的项羽
项羽的另外一件不得人心的事情就是杀义帝。公元前206年,项羽拒绝实行了楚怀王和诸侯的约定,将怀王前往江南之地,尊为义帝,定都郴州。第二年,项羽又秘密命令分封在楚国的九江王、衡山王、临江王杀义帝。洛阳的三老董公遮曾说“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后来刘邦公开为义帝发丧,号召天下诸侯共同出兵讨伐项羽,使得项羽陷入了被动的地位。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兵皆缟素。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汉书·高帝纪》
义帝
项羽在定都彭城之后,就陷入了诸侯混战中不能自拔,对于后方基地的建设就十分缺乏。刘邦则不同,刘邦在统一关中后,便定都栎阳,开始建立比较完善的政权体系。如恢复郡县体制并推举“三老”协助县令、县丞、县尉等处理政务,任命秦代泗水卒史的沛人周苛为御史大夫,以周昌为中尉。另外还实行了一系列的仁政措施,如宣布率一万人或一郡来降者,封万户;开放秦地的庄园给百姓耕种;免除两年的租税;关中从军者,免除家庭一年的赋税;实行大赦等。刘邦实行的一些了仁政措施,使得“四海之内莫不仰德”。
刘邦
三,项羽对人才不重视项羽是项燕的后代,是楚国的旧贵族。楚国“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的世卿世禄传统根深蒂固。整个楚国历史上,只有在春秋早期早期启用了都俘观丁父和申俘彭仲爽和孙叔敖等庶民辅国。清人顾栋高在分析春秋楚令尹的史实后说:“楚以令尹当国执政,而自子文以后,若敖氏、成氏、芮氏、阳氏,皆公族子孙,世相传授,绝不闻以异姓为之售。” 除了令尹之外,楚国的司马和莫敖等要职皆由公族成员担任,即使是地方的县公也多为王族成员出任。项梁项羽重建楚国后,重用的都是也是旧贵族,特别是项氏集团的人物,如项庄、项它、项伯、项声等。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是吸引不来其他氏族的人才的。
鸿门宴
项羽兴起之时,其下有范增、黥布、龙且、钟离昩等谋臣良将。尤其是范增,是可与张良齐名的谋士,他曾项梁提出立楚怀王的建议,也向项羽谋划过鸿门宴的阴谋。公元前204年,刘邦被困荥阳,范增主张趁机消灭刘邦。然而项羽却中了陈平的反间计,“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对项羽感到失望,感叹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并离开了项羽,不久去世。
范增
在楚汉之争的过程中,项羽失去的人才何止是一个范增。韩信原本是跟随项梁、项羽的,被项羽任命为郎中。韩信曾经“数以策干项羽”,但是项羽并不重用韩信,也不听从韩信的建议,最终韩信“亡楚归汉”。英布也同样追随项羽,在秦朝灭亡后,英布被封为九江王。不过项羽却一直猜忌英布,最终英布投归刘邦。彭越也面临类似的情况,项羽分封时候,彭越已经拥有一万的军队,不过没有被分封,因此对项羽不满。在田荣发起反项的战争后,彭越就积极响应。楚汉战争爆发后,彭越就一直在项羽后方扰乱,配合刘邦的行动。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
英布
相反,刘邦这边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刘邦有运筹帷幄的张良与之为谋,有文而无害的萧何治理大后方,发展经济;有用兵如神,百战百胜的韩信统兵和项羽交战。除了张良、萧何、韩信以外,投靠于刘邦身边的人才还有樊哙、灌婴、陈平、周勃、曹参、郦食其等,这些人不是能征善战就是有非凡的治国能力,或者能出谋划策,或者能言善辩。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个人的能力并不突出,他曾率领56万大军攻楚,被项羽的3万军队打的溃不成军。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这些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
汉初三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