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村坝是谁建的(戴村坝修在南城子)(1)

戴村坝是京杭大运河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坝象一条巨龙横亘在汶上最北部波涛滚滚的大汶河上,将拦截之水通过小汶河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水流在那里形成了"七分向北朝天子,三分往南接皇粮"的壮观景象,该分水工程被誉为江北都江堰。

当年明成祖下令重开会通河,尽快恢复漕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南粮北运需要,谁知,会通河开通后,因分水地点仍沿袭元代运河在济宁分水,由于南旺地势高而形成水脊,使南旺以北河段常处于浅水或无水状态,漕船至此难以通行。

永乐九年(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采纳汶上县的“白英策”,筑戴村坝,开小汶河,引汶水至南旺补济大运河,使漕运畅通无阻。

戴村坝初为土坝,由于河水的冲刷,到了清代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光绪年间又依原样进行了重修,将土坝改成了石坝。说起当年修坝,民间有个传说:

当年主持修坝的官员上书朝廷说:戴村坝要修成“铁底铜帮银鼎扣,玉石栏杆两边溜”,需要每天出一斗金子修坝,皇帝急着使大运河畅通,便恩准了主持官的奏请,调拨黄金十万两修建戴村坝。

戴村坝是谁建的(戴村坝修在南城子)(2)

当十万两黄金到位后,主持官看着一个个大如碌碡的金锭,傻了眼:这么大的金锭如何支付购物以及发放给众多民工工钱?便派人到县衙求助,县太爷也无力兑换出这么多零钱。

当地老百姓说,附近戴村有位豪绅大户吕二爷,土地几千顷,家中存有几百万两黄金,只有他能兑换开金锭。于是,主持官到了戴村。吕氏豪绅一看是朝廷命官为老百姓造福来了,非常开明地答应了,及时打开金库进行兑换,解决了主持官的一大难题。所以大坝建成后,为表示对戴村吕氏豪绅的感谢,就将大坝取名为戴村坝。

戴村坝修筑完毕,主持官向朝廷复命时,皇帝问:“大坝修的怎样?”

主持官眉飞色舞地说:“好一个戴村坝!铁底铜帮银鼎扣,玉石栏杆两边溜;龙盘虎踞不见尾,十里远近听涛声。”

皇帝大喜,当即表示日后要巡幸大坝,一睹汶河风光和大坝雄姿。本来,皇上巡视自己主持的工程那是何等的荣耀?但此时的主持官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相反却下出一身 冷汗来。

原来,朝廷出资十万两黄金是要修建一个“铁底铜帮银鼎扣,玉石栏杆两边溜”的江北第一坝,而实际上朝廷拨付的那大如碌碡的金锭只用了核桃般大小,修成了一个“土基木桩顶石,三合土外包大理石”的大坝,剩下的金子全让他私吞了。所以,只要皇帝一看,准露馅,不判死刑才怪呢!

不过,看人不能用一个眼光,贪官的心路莫测。

戴村坝是谁建的(戴村坝修在南城子)(3)

经过几个昼夜的苦思冥想,主持官愁云渐消。一年夏天,皇上欲巡幸大坝。主持官立刻见驾上奏:“戴村坝在黄阜岭下,黄阜岭方圆百里,树木参天,悬崖万丈,狼嚎虎啸,那里蚊子、虫、跳蚤甚多,硕大无比,一个足有寸八长。”

说着,偷偷从袖筒里放出一个知了,那知了“吱…”的一声飞向了房顶。皇帝吓了一跳。主持官趁机说:“万岁,这就是那里的蚊子,几个就把人咬坏了!”说着又从另一支袖筒里放出一只蝈蝈—好个蝈蝈,张牙舞爪,吱吱乱跳!

皇帝惊问:“这又是什么东西?”

主持官煞有其事地道:“这是戴村坝当地的跳蚤,别提有多厉害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葬送在它们的口齿之下。”

戴村坝是谁建的(戴村坝修在南城子)(4)

至此,皇帝已毛骨悚然。主持官见状忙奏道:“圣上何时起驾?为臣领驾引路。”

皇帝定了定神,说道:“日后再说吧。”

后来皇帝还是来了,时间选的是蚊虫都已蛰伏了的寒冬腊月。可皇帝并没有到坝上走走,而是站在几里之外的山头上看了个远景:戴村坝似卧龙,横亘南北,金碧辉煌,加上主场官如簧之舌的介绍,皇帝满意而归。

原来,为了这次皇帝的巡幸,可忙坏了那个主持官。他让属下准备大批的苇席,整齐地铺在大坝上,上面撒上水,待冻实,再撒水…

皇帝看到的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冰坝”。

戴村坝是谁建的(戴村坝修在南城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