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其中工勤岗位一般专门用于政策性安置。

那么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之间,该怎么选择呢?

我的回答是:不论任何层级的事业单位,都建议优先选择专业技术岗位。

事业单位技术岗位如何对应管理岗(事业单位到底选管理岗位还是专业技术岗位)(1)

一、专技岗位比管理岗位等级晋升空间更大。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与事业单位的机构规格挂钩,在县级,事业单位机构规格最高为正科级,管理岗位最高可以设置七级职员,但县级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是股级,对应的管理岗位等级为九级职员。在以前,县级大多数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人员熬到退休都只是九级职员。

随着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实行等级晋升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21年2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的意见》,于2022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按照政策精神,县级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理论上最高可以晋升五级职员,即正处级。相比以前,改革后,县级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的晋升空间和公务员差别已经不大,但仍然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到达五级、六级职员的层次,大部分人将止步于七级、八级职员。

事业单位技术岗位如何对应管理岗(事业单位到底选管理岗位还是专业技术岗位)(2)

相比之下,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晋升空间、晋升速度都更有优势。

这里我先介绍一下专业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按照高级、中级和初级岗位细分为13个等级,其中:一至七级为高级岗位,一至四级也称正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也称副高级岗位;八至十级为中级岗位;十一至十三级为初级岗位。一般来说,中级十级、九级岗位分别对应公务员的四、三级级主任科员,即副科级;中级八级、七级分别对应公务员的二级、一级主任科员,即正科级;高级七级、六级分别对应公务员的四级、三级调研员,即副处级;高级五级、四级分别对应公务员的二级、一级调研员,正处级。

言归正传,专技岗位在等级晋升方面具体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不受机构规格的限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1:3:6,由于岗位总量与编制总量挂钩,因此很多地方甚至允许同一行业主管部门下的事业单位岗位可以统筹设置。举个例子:某县水利局下属3个事业单位,编制总量为60名,可以设置60个专业技术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可以设置6个、中级岗位可以设置18个,这就相当于这60个岗位中,有18个科级、6个处级职数!

其次,县级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一旦晋升到八级、七级职员,就相当于科级领导干部,提拔任免都需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由组织部进行推荐、考察、任免,程序复杂、门槛很高。非领导职务的七、八级管理岗位情况好点,但也相当具体。

事业单位技术岗位如何对应管理岗(事业单位到底选管理岗位还是专业技术岗位)(3)

而专业技术岗位则不同,只要参加职称考试,取得与岗位等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在有相应岗位空缺的情况下,就可以聘任到相应的岗位,享受相应职称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岗位等级的提升,取得相应的职称就越困难。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受岗位数量的限制,很多人在取得职称后,都不能及时聘任到相应岗位,需要“排队”,等现有岗位人员退出后,才能获聘,简而言之,就是“论资排辈”,这是体制内人人都绕不开的难题。

事业单位技术岗位如何对应管理岗(事业单位到底选管理岗位还是专业技术岗位)(4)

二、专技岗位也可以“转岗”,还可以“双肩挑”

1.很多人说管理岗位可以通过调任转为公务员,虽然机会非常渺茫,其实专技岗位又何尝不是?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和参照本法管理的工作人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和不参照本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所谓“从事公务的人员,即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因此,在转身份这件事上,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都是一样的。

同时,管理岗位人员只要取得专业技术职称后,可以转为专技岗位,其实专技岗位达到十级后,也可以转为管理岗位,只是现实中选择的人很少,因为不划算!

事业单位技术岗位如何对应管理岗(事业单位到底选管理岗位还是专业技术岗位)(5)

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实际上,一个事业单位不可能全部都是专业技术人员,总得有两个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吧?因此,在岗位设置的时候,往往会有一定数量的岗位既是管理岗位,又是专技岗位,受聘的人员称为“双肩挑”,既可以拿管理岗位的职务工资,又可以按就高原则,拿相应的岗位工资、绩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