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发现

过了一个暑假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个头蹿了一大截?

而自己家孩子还是不见长高

心里别提有多急

父母身高平均170cm

子女却不高

湖北武汉张女士身高165cm,丈夫身高175cm。他们有一个14岁的女儿和一个8岁的儿子。

女儿小时候个子偏矮,张女士以为只是发育慢,并没有引起重视。不料孩子早早来了月经,身高定格在了150cm,比起同龄人足足矮一截。

更令人担忧的是,8岁的儿子也遇到了同样问题,身高只有120cm。趁着孩子们放暑假,张女士忙带他们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内分泌科就诊。

经过诊断,姐弟俩都患上了矮小症,其中女儿骨龄检测达到16岁,骨骺已经闭合,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没有再长高的机会了;儿子通过接受生长激素治疗,后期还有希望长高。

为什么两个孩子会患上矮小症呢?

接诊的内分泌科张红梅主任医师问诊中发现一个细节,两个孩子酷爱炸鸡汉堡等洋快餐,还喜欢熬夜玩手机。

研究证实,熬夜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从而影响身高,而油炸食品也容易刺激雌激素分泌,导致性早熟。

张红梅介绍,每到暑期,就会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矮小门诊”。除了遗传和疾病因素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营养不均衡、睡眠不足、运动少等因素,也会影响孩子长高。

如果孩子身高低于下图儿童身高标准表中对应的数值,基本上可以判断为矮小症或存在其他生长发育疾病。

父母平均身高是1.59米,父母平均身高1米7(1)

此外,骨龄是反应后期生长空间的可靠指标。比如,一名8岁儿童虽然身高和同龄人相同,但骨龄已经11岁,那么后期长个儿的空间就非常有限了。

由于人在青春期发育、骨骺线闭合后,一般就不会再长高了。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比同龄人矮很多,或者每年生长高度少于5cm时,应引起重视,及早到医院内分泌科测骨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