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常用农具(曾经麦收必用的农具桑杈)(1)

又是一年麦收时节。彼时广泛活动在打麦场上的农具桑杈,作为家乡小镇的特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尚在小麦的主产区大量使用。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家使用了千年的桑杈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年轻人多数已不知道桑杈为何物了。可在过去,桑杈在农耕文明的历史上是做出过重大贡献的。

为防风固沙

滑县人植树造林

种出了“三宝”

“抬头一片沙,只能种桑杈”,是旧时慈周寨一带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新版《滑县志》记载:慈周寨桑杈栽培,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明末清初,慈周寨一带沙荒连绵,当地百姓为防风固沙,多栽种桑树。

豫北黄河故道古河床和自然堤上的沙质沉淀物,经过长期风化,形成连绵起伏的沙丘带。沙丘带在西北风的吹扬搬运下,成为吞噬农田和道路的流动沙丘。

慈周寨村东北旧有老杨树岗,据说沙压一寸,树高一寸,在农业学大寨平沙岗时,还能看见老杨树生长的痕迹。所以沙荒一直成为困扰当时滑县人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

为了防风固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滑县人在沙丘带集中连片植树造林。

滑县南部的老慈周寨人针对这一问题,遍选树种。桑树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是防风固沙的上选树种。所以广植桑树,不但根治了风沙,稳固了土地;还在逐步的发展与实践中,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生活在这里的人年年岁岁与布在村庄四野的大沙岗、遍地的桑树和适合沙地生长的毛针草相依为命,所以“桑杈、沙土、毛毛草”也被早年间的人们亲切的称为“慈周寨三宝”。

还在三四十年前的慈周寨村,那时几乎家家的田地里都种有桑树,或是单独为林园,或于田间与农作物相互套种。垄间地头的桑树既可以防风,稳固农作物的种植,落叶还可积肥增产增收。

种地常用农具(曾经麦收必用的农具桑杈)(2)

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农耕社会,这也是人胜天的一种精耕细作的先进生产方式。

如果在过去没有战争与饥荒的年代,田野阡陌纵横,村庄小河流淌,那么似乎桑间濮上的画面就从未消失。

桑树浑身是宝

桑杈园还能帮人避难

慈周寨人以桑树为原料,探索出培育桑杈的技术,桑杈树之所以成型,主要靠人工管理,在桑苗发叉的时候,将多余的枝杈削去,只保留三或四支主枝生长,这样长出来就是桑叉的原始形状,长到掀把粗的时候在从根部据下来,剩下的老根再次进行下一轮的分苗生长。

有一段顺口溜叫做“慈周寨人花钱,拿刀上地(拗桑叉);方易寨人花钱,弯腰拧劲(扶笤帚)....”这是关于滑县东南乡附近村庄支柱产业的民间流传,说的是慈周寨人要挣钱,就得拿着刻杈刀(一种特制的三角带柄形的工具)修理桑树去。

桑这一古老树种,从名字到发音,都是那样凝重,浑厚,苍劲,耐人寻味。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有桑树的地方,自古就是故乡。

桑树浑身上下也被北中原故乡的老农民们充分利用到物尽所值。

桑树主干可以拗为桑杈;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桑叶晒干之后储存起来还可以在缺少草料的冬日里饲养牛羊,也就有了滑县著名的老庙牛肉和万古羊肉;桑枝结实不易折断,柔韧性强,修剪过桑杈树的枝条被这里的人编成茎篮、筐、箩头等生活用品;桑果也就是桑葚成为十里八乡孩童们的美味;就连拗桑叉时褪下的二层里皮,趁热吃时丝丝香甜久嚼不断,也是最早的口香糖。

种地常用农具(曾经麦收必用的农具桑杈)(3)

摘桑葚

一颗桑苗从生到死,在先民手里从落叶灌木向经济作物的转化。

所以桑杈园就成了老慈周寨人的命根子,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进村,还有好多人跑到自家的桑杈园躲起来。

不说国破山河在,也有人桑共存亡的意味,重要性不言而喻。

制作桑杈,先将成型后的桑杈(树)去皮放入地下炕炉进行第一遍熥烤,用刨将杈杆、齿削匀。待干后再放入地下炕炉进行第二次熥烤。

一般是熥罢拗,拗罢熥,连续数次,直至不再变型为止。

经打枝削杈、捆绑成型,再放入窑中烧制,然后再去皮,在杈笼中定型,修饰打磨,数道程序,经过五六个人的合作,一把合手的桑杈才能做成。

种地常用农具(曾经麦收必用的农具桑杈)(4)

慈周寨桑杈,有三齿和四齿之分。杈把笔直光滑,杈齿均匀顺溜,轻便灵活,经久耐用,使用得心应手。

在麦秋两季大忙时节,三齿杈主要用于装卸车、翻晒、挑柴草、上垛等,四齿杈主要用于扬场。

种地常用农具(曾经麦收必用的农具桑杈)(5)

三齿杈把儿5尺左右,齿长1.5尺左右,尺齿间宽4寸,杈齿呈30°~35°弯曲,齿尖略上翘。四齿杈把长4.7尺,齿长1.1尺左右,齿间宽1.5寸,杈齿呈20°~25°弯曲。

三齿杈有“公”、“母”之分,公杈的“三通”根部正中间有1寸左右长的小杈儿,母杈则没有。

为啥会制作桑杈的老手艺人

乐于桑杈制作技术消失?

近一百年来,慈周寨桑杈一直拥有很大的市场。由于村庄从事拗桑叉的人数多,贩卖时产生过一个专卖桑杈的杈行,每逢麦收前夕,不少外地农民,客户纷纷前来订购,在销往他处,再转卖到北方各地的农家手中。

滑县志记载:在民国年间,慈周寨桑杈已形成了在豫北销售的最大市场(黄河以南是密县),同时还销往粮食主产的中原诸省等地。

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伴随着经济效益的提升,民间的顺口溜也已从老百姓口中的“抬头一片沙,只能种桑杈”悄然换为“慈周寨真不玄(玄为滑县方言,意为不好,不玄为双重否定句,不不好是为好),一出门是桑叉园”了。

新中国建立后,桑杈(树)的栽培已从慈周寨发展到后赵、北李庄、小果园,朱吴娘寨、牛吴娘寨、王吴娘寨等村,西部的瓦岗寨、梦庄、刘庄、周道等村,北部上官镇临近的几个村庄也开始栽培。

50年代是慈周寨桑杈发展的鼎盛时期,年产20余万杆。

种地常用农具(曾经麦收必用的农具桑杈)(6)

在生产队时期的正常年景,它是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灾荒之年制好的成品桑杈可以换粮救命。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制卖桑叉的收入,它既改善了群众生活,又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对村里兴修水利,购买化肥,基础建设,壮大集体经济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不少桑杈园被毁、桑疙瘩被挖,桑杈产量下降。

80年代,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桑杈生产又迅速发展起来。1987年,慈周寨桑杈销售量达30余万杆。某年滑县县城的道口古会,各公社挑选一样特产参加展览,慈周寨桑杈作为代表,在会上广受好评,并销售一空。

种地常用农具(曾经麦收必用的农具桑杈)(7)

给桑杈定型

90年代以后,随着大型收割机的到来,解放了生产力,在农耕社会使用了千年的桑叉,在慈周寨流传了三百余年的桑杈制作技术,逐渐彻底消失。

桑树在滑县慈周寨镇,从明末清初的防风治沙,到逐步发展为农具生产的地方主导产业,随着新事物的发展,在农业机械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必然成为一种失落的农耕文明的代表。

种地常用农具(曾经麦收必用的农具桑杈)(8)

虽然三百年的制作技术并未落个非物质遗产,但在12年采访时,得益于现代机械带来麦收时节的省时省力,最后一批老手艺人也乐于这一技术消失。

这是老手艺人们眼中对生活带着新的希望吧。

新兴事物的发展必将代替落后事物,这是历史的趋势与规律。但慈周寨桑杈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落寞与开启。残存的些许荒废的桑杈园子与豫北平原农家储藏的三两根桑杈,还会一直留在一代人的记忆之中!

(图片来自网络)

//////////

刘钊光

滑县慈周寨镇人,95后,郑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