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里最大的殿(颐和首殿仁寿殿)(1)

仁寿殿前

仁寿殿以前叫“勤政殿“,改名以后也没有改变它的办公性质,据传光绪帝就是在这里接见了康有为,继而谋划了戊戌变法。如果您是从东宫门进入颐和园,能看到的第一所建筑,就是仁寿殿了。今天希望与大家分享的内容不是那些不靠谱的传说,而是这所建筑本身。由于仁寿殿是颐和园的主要建筑之一,虽说没有万寿山上那一组引人注目,但却非常有代表性。大家也可以将它与故宫的建筑做一个类比,看看其中有哪些不同,起码对颐和园中的建筑结构可以了然于胸了。我们既然已经站在殿前了,那就从正面开始讲起。

卷棚歇山顶

让我们停在距离仁寿殿二十米左右的地方抬头仰望,我们看到仁寿殿是一座卷棚歇山顶建筑。人们都说歇山顶是硬山顶中间间歇了一下,所以叫歇山。我倒是觉得它是从庑殿顶发展而来,由于早期的庑殿顶的屋顶抬起的不是很高,举折都是1/4(明清时1/3),再想升高结构不允许,所以干脆就分别将四条垂脊一分为二,上半部加大角度使殿内空间增高,下半部保持原有状态,使殿堂保持宽阔。如果不考虑美观以及等级规制,从建筑学角度来讲,其实歇山顶建筑结构更加合理。

仁寿殿的屋顶用的是灰砖瓦,而不是像紫禁城一样的黄色琉璃瓦。卷棚歇山通常不会有鸱吻,因为鸱吻不单是美观与等级的象征,更重要的它还是一个衔接构件,而卷棚的形式已经天然衔接了前后坡的接缝,所以鸱吻在这里就不是必选件了。歇山顶排在庑殿顶之后属于第二等级的建筑,但由于是卷棚,所以仁寿殿级别可能还要稍低一些。

面阔七间,进深三间。

有人说仁寿殿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那纯粹是为了凑齐九五至尊的规制而制造解说词。因为仁寿殿有一圈回廊,所以左右两个“尽间”属于回廊,不能计入间数。同理侧面看这建筑,除去回廊也只有三间。不过通常面阔七间的大殿,进深会是四间,仁寿殿的确瘦了些。

由于进不去大殿,所以内部构造只有半看半猜了。从侧面看这是一座六架椽屋。为什么这么说?大家仔细看山花面房檐下的搏风板,那上面有八组金色的铆钉。之前有人问过我那是做什么用的,当时我还真不清楚。这次在看到一些悬山顶建筑时,终于证实了我之前的假设(既然是假设就没敢贸然提起)。那每一组金色铆钉下面是檩的端头,铆钉用来固定它与搏风板之间的关系。大概是为了有装饰效果,所以才将钉子涂了金漆。众所周知,古建筑里两根檩之间计作一架椽。所以八组就是六架了。另外注意最高处靠近正脊的地方是两组挨在一起的,这正是卷棚的特点,两条脊檩平行排列。如果不是卷棚,那么七条檩就够了,因为脊檩只有一根!

颐和园里最大的殿(颐和首殿仁寿殿)(2)

仁寿殿山花面

颐和园里最大的殿(颐和首殿仁寿殿)(3)

悬山顶案例(注意脊檩是两条)

梁架分布

既然是六架椽,我们从正门隐约还能看到屋内有一排柱子,且比较靠大殿的后部。所以我猜,这大殿是前殿施以四椽栿*,后接乳栿(两架椽栿的特殊称谓),应该还有牵褡。这样一来殿前有了较大空间,而后半部分摆设龙椅及其它细软也有了稳固的结构保障。殿内从其他资料来看是有平綦的(天花板)。所以我们说的四椽栿也好,乳栿也罢,都只能叫草栿了(由于看不到,表面加工会潦草一些)。主体结构说的差不多了,再多说一句。这座建筑虽说是建在汉白玉台基之上,但没有月台(殿前平台)。

*注:梁还有个别名叫栿,有关梁为什么又叫栿,我还专门查阅过资料,过于复杂就不在这里解释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颐和园里最大的殿(颐和首殿仁寿殿)(4)

六架椽屋结构(没有回廊仅作参考)

接下来我们看一些大木作(斗拱、梁、柱、檩、枋等属于大木作)的细节。先从简单任务开始,算一下有仁寿殿有多少根柱子。我们能看得到的共有四排,两排廊柱,两排檐柱(墙内),每一排都是十根。前面说过如果回廊也算一间的话,正面是九间,所以是十根柱子(两根柱子之间为“一间”),不需要再数。这样已经有了四十根。加上殿内那一排如果每个柱位都有柱子(不做减柱造),那么也该是十根。这样算来仁寿殿应该刚好是五十根柱子。应该?我又看了一遍,廊柱在大殿两侧都是六根,檐柱是否是各四根看不到,重新计算得出了52或54根的结果。我自己也不知是否正确,这里有请了解内情的专家给个指点。拜托了。

就柱子来说,唐宋辽的建筑与现在还是有所区别的。那时建筑两端的柱子高些,中央的矮些。这被宋代定义为“生起”,并且两端的柱子还稍向大殿中央倾斜,注意是三维倾角,不是单单的横向倾斜。这个在宋代定义为“侧脚”,如果有机会去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看看,就明白我在说什么了。“生起”及“侧脚”使大殿从建筑结构上更加稳固(三角形稳定性),同时也生成了唐宋建筑的正脊那条优美弧线,这在后期的建筑中是看不到的。现在我们抬头看正上方的檐下,这里是结构最为复杂的一块空间。不用犯愁,我解释以后,您会豁然开朗。

颐和园里最大的殿(颐和首殿仁寿殿)(5)

仁寿殿明间

勾心斗角之斗拱

我们不要按以往的惯例自下而上,这次我们先抓重点,从中央开始。这些突出的构件我们称之为斗拱!什么是斗?什么是拱?从在这里看的很清楚:斗状的大大小小蓝色方形组件就是斗,它的主要作用是承托。坐在柱头的较大的斗叫做“栌斗”,而放置拱的两端的叫散斗。绿色的弓形组件就是拱,它的主要作用是传导重量负荷回到柱头。拱的明目比较繁多,但是大家只要注意向外(或说进深方向)跳的那些就可以了。出挑的一共有两种:一是华拱,华在古时候与花是通用的,这您就明白了,华拱是用来开花的,也就是出跳,跳的越多,花开的就越大。所以一个组合的单位叫一朵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还有一种出跳的构件叫“昂”,就是那些尖尖的向下的构件。我觉得,昂是为了顺应屋顶的坡度而设计的“特种拱”。说了这么多,那么组合起来的斗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请记住我说的这一点:斗拱是用来使房檐更加深远。具体说,它们是通过支撑撩风槫来实现这一目的。当然斗拱也会用在平座(楼阁的景观平台)下面,同样的作用。过一会儿去大戏台就可以看到用例。随着斗拱出跳越多,撩风槫外伸的距离就越远,同是产生的费用就越大。这一直是一个矛盾体,先人们通过各种办法来权衡这一矛盾,因此也诞生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现在来看一眼仁寿殿的斗拱,这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出两昂。按宋《营造法式》的说法是五铺作。这里采用的是记心造,也就是在出跳昂的上面接有横拱,这里没有横拱,就是透心造。所谓勾心斗角的“心”大概就出于此吧。注意最上面那个短尖儿不是昂,他只是个补漏的填充物,叫“耍头”,但是仁寿殿柱头铺作的耍头很不简单。

前面我们说到一组一组的斗拱有一个特别的单位,建筑学专家称他们为一朵。而宋代《营造法式》中称他们为铺作。为什么叫“一朵”是大有讲究,因为古代作匠们把它们比喻成一朵朵盛开在柱头的锦绣木花。

最初的斗拱只有柱头才有,宋人称他们为柱头铺作,这个大殿前面有10根柱子,除去两端特别,还有八根。所以有八朵柱头铺作。两端的叫什么呢?那个位置会施以转角铺作。剩下的就是柱与柱之间的那些,它们叫补间铺作,目的是防止撩风槫因跨度大而下垂。早期补间铺作使用较少,甚至没有。到了明清,补间铺作的装饰意义大于承重的目的,几乎是见缝插针,现在看到的已是填满了柱间的空间。它们的用材也因此减小了许多,这也包括柱头铺作在内。材料小还有一个原因是,房檐已经不需要那么深远了,因为墙面是砖石结构,不再是怕雨的夯土。还有就是建筑结构也随之而变,真正承托撩风槫的是从屋内伸展出来的挑尖梁,这就造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挑尖梁在柱头铺作里有些“象入羊群”的架势,显得不成比例,我想大家一眼就能认出它来。它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耍头”,通常“耍头”都是摆设,比如旁边儿补间铺作上的耍头,而柱头铺作的这个作用已经变的举足轻重了。虽然相配的下昂也相应的粗壮些,但仍然无法掩盖它的突兀。或许就是看不惯,可能有人就喜欢这样呢。

颐和园里最大的殿(颐和首殿仁寿殿)(6)

仁寿殿转角处

颐和园里最大的殿(颐和首殿仁寿殿)(7)

仁寿殿右半部及脊兽

雕梁画栋

谈起雕梁画栋,我们可能要修正一下我们的观念。雕梁在这座建筑的外部几乎是看不到的,唯一露头的就是夹在斗拱之间的梁尖儿。即便是到了内部,我想仍然看不到什么,因为平綦(天花板)的缘故,梁被蒙在了上方。就算您打着手电钻进了顶棚,您也只会失望的看到那些未经修饰的草栿。但是有一个好消息:画栋就摆在您眼前,栋就是檩或叫槫。檐下最靠上的画有双龙和玺图案的圆木就是画栋!您会问:“那不还有那些壮硕华丽的“横梁”吗。”这我要纠正一下,它们不是梁,而是枋。注意一点,在柱头之下的一般都是枋(也有例外),枋主要不是承重的,而是用来稳定柱子之间的关系。我们眼前那根最粗壮的(对,就是柱头下面那根)叫做“额枋”,听名字就知道靠它撑门面呢,它是整座建筑的额头。在他之上还躺着一条很窄的枋,他叫普拍枋。这个构件在唐宋建筑比较多用,明清建筑其实不多见。我觉得他的目的是让“栌斗”稳定的坐在其上,而又不伤害下面的额枋。因为梁与枋都会承受强大的压力或是拉力,这样所用木料最好不要有表面伤痕。但是在斗拱成为装饰品后,它的稳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这样一来普拍枋也就没什么实际意义了。放在这里,我想与斗拱一样也是装饰,告诉人们,我这建筑带有唐风。

颐和园里最大的殿(颐和首殿仁寿殿)(8)

啊,还有一点忘了说了,大家也都注意到了额枋与廊柱夹脚处的雕花木构件,这叫“替雀”,它的作用一看便知是稳定两者关系用的,不过现在许多建筑中的确已经是装饰物了。它的历史较为悠远,也有过一些曾用名:“替木,绰幕等”都是在说它。不过千万不要把一个民间建筑中的构件与它混淆,那就是牛腿。牛腿虽说像他兄弟,但它却是斗拱的替代品,用来承接撩风槫的。扯远了,回来再细看时,发现替雀背后穿出了一根“梁”,通常梁都是进深方向的,但这个还真不是梁,它是在廊柱与檐柱的柱头之下,它叫“穿插枋”,在它的正上方有一根承载一架椽的短梁唤做“抱头梁”,我们基本看不到它,其实上面说的挑尖梁就是它露出的端头。

飞檐翚羽

有了撩风槫就可出檐深远?不尽然,还需要有椽子和飞子,不用我说就看出来了,撩风槫之上那两排便是。其上还有望板以及板瓦、筒瓦。筒瓦的的底端叫瓦当,通常背上有个孔,是用来钉瓦钉固定的。板瓦的底端尖尖的那块叫滴水,用来将水流抛离建筑墙面。现在我们能看得见的都说了,就差两朵斗拱之间的那小块儿了。这里叫“拱间壁”,通常是泥铸的,常常被施以彩绘。以前没有那么多补间铺作时这块地方大得多,所以绘画内容也较丰富,有些象长廊彩绘的味道。现在被斗拱挤得只剩一个小三角,索性也就是画些简单图案了,复杂了也看不清。这下真讲完了,但这只是正面,还有一个最复杂的“转角铺作”,我需要喘口气喝、点儿水再说。

颐和园里最大的殿(颐和首殿仁寿殿)(9)

佛光寺正面(面阔七间)

颐和园里最大的殿(颐和首殿仁寿殿)(10)

佛光寺东大殿转角铺作

转角斗拱由于位置特殊,所以不同于柱头铺作。其实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三朵合开的斗拱。一朵是进深方向,一朵是面阔方向,还有一朵雄壮的是从中间的对角线方向向外开放。古人对此的描述也是惟妙惟肖:“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转角铺作就是诗人所说的“如鸟斯革”吧,即像鸟展开的翅膀。不过清代建筑的味道已经不如从前了,您如果见到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转角铺作,您的想法会自然与古人相融。

仁寿殿就讲到这里了,接下来还有大戏台和玉兰堂一线,听鹂馆现在开放可品尝御膳。味道就别指望了,改日去看看餐厅倒是可以。

颐和园里最大的殿(颐和首殿仁寿殿)(11)

颐和园里最大的殿(颐和首殿仁寿殿)(12)

大戏台

颐和园里最大的殿(颐和首殿仁寿殿)(13)

远眺佛香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