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考生选择大学,地域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总的来说:东部沿海>中部地区>西南地区>西北、东北地区。比如,很多北京、上海的211大学,分数线就逐渐超过了东北的985高校。

高校分数线的下滑,也给许多高考失利的同学一次机会。东北、西北地区的高校虽然分数低,但底蕴仍在,保研、考研还是有一定的优势。那么来到这些地方上学的同学,体验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东北教育部211大学排名(堂堂东北一本大学)(1)

东北


我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在黑龙江省的大庆市,非常偏的地方。大庆油田,大家都听说过吧,这所学校就是凭着油田建的,被誉为“中石油总裁摇篮”。

来这个学校的,一般都是家里是油田子弟的学生,毕业了直接去父母单位上班而已,因此显得学校就业率很高。

家里没有石油背景的,一般不会跑老大远,选择去这个学校。石油是啥?能吃么?只有大庆本地、或者油田工作的家长,才会让孩子来到这里,他们未来的路已经铺好了。

东北教育部211大学排名(堂堂东北一本大学)(2)

像上面那样的背景的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来这里上学的学生,学习兴致不会太高、学习氛围自然也不强,只要有个毕业证就可以了,没什么动力。

核心专业,比如油工院的石油工程、地科院的勘探等专业,名声还算好点,其它的专业基本上就是扯,混个文凭而已。虽是一本,但没有一本的样子。

学校呢,真心没有大学的校园的感觉,学校圈了很大的地皮,毕竟东北地多,不怕浪费。可校园建设却少的可怜,当时连个体育馆都没有。

东北教育部211大学排名(堂堂东北一本大学)(3)

大庆市

破篮球场还是沥青的场,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人文设施,整个就像一个地皮超大的高中。几个教学楼暖气做得不好,到了冬天又冷漏风,去那上自习、上课实在是很痛苦。

图书馆倒还算可以,考试前去过几回,人挺多的。师资、学术方面什么的,没接触过,只是大学四年里,看到的院系领导、老师们的行事和作风,更多是应付和形式主义的东西

这恐怕是小城市的通病吧,离发达地区太远了,这里的人都习惯安逸、服从于先前的习惯。然后就像这石油热一般,慢慢的,就冷却了。

东北教育部211大学排名(堂堂东北一本大学)(4)

学校在老早以前就是一本,但如今在外省的分数线都是一本底端。大学排名也不是很乐观,石油是夕阳产业,学校的领导们也不作为,或者说他们束手无策了。

总之,虽说在东油的四年,谈不上糟糕的大学经历,但真心是没有价值和回忆的体验,每个人希望的也不一样,现实和我想的落差大了点。

说到底,这个学校存在的意义在那个年代就是为油田而建设的,若没在油田工作和生活的打算,还是不要来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