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型教辅测评,前几期语数英都做完了,那么从这一期开始就做文理科的6门课了。给文科的同学一个小优惠,先从历史开始做起吧。

为防止有人没看过前3期而直接看的第4期,这里补充说明一下交付测评统计数据的逻辑和统计来源。我们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知乎各个关于高中教辅的问题及问题下的高赞答案——标准为1000赞以上的回答会被我们统计其中。即,一本教辅书,只有被知乎答主的回答推荐了以后,这个回答又得到了1000次以上的点赞,才有资格列入我们的统计范围。至于那些三无小号回答的,或者是虽然推荐了某本书,但由于其推荐写的很不正规,并没有得到大量读者的认可的,我们都把它视为干扰性数据没有统计下来。

被统计下来的,都是回答质量相对更高、更可信的答案。

正如前一期所说的,研究教辅是研究学科学习特性的一个非常有趣的切入点,通过对教辅推荐的统计,可以若隐若现的看出每个学科的特色。本期测评报告会先按照系列文章的惯例做出知乎上关于历史教辅的高赞推荐统计,然后根据统计的特性,解释一下是由于历史学科和考试的什么特质而导致了这样的数据结果。

文科中,每一门课都有各自的特点,且和数学、语文、英语科目差别较大。比如在本期的历史教辅测评中你就可以看到,历史学科的特性、难点和对应的学习策略所在(这一部分很重要,放在最后面了)。

— 2 —

先来看看在知乎各种教辅推荐问题下,哪些历史教辅最受欢迎。

排名1:《高中历史辅助教程》被推荐18次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分享及答疑(大型教辅测评第4弹)(1)

学文科或者选了历史课的同学有没有想到,历史教辅的第1名居然是这玩意儿?意外吗?

这是个什么东西呢?书如其名,就是一个类似于历史课本的东西。但是他和原版的历史课本相比有这么几个差别:

1、课本当中很多不重要的琐碎材料和小故事全部删掉了,所以它的知识密度非常大。

2、补充了很多课本当中没有,但考试当中可能会考的历史事件、各朝代背景知识

可以想一想了,为什么历史学科中,如此多的人都喜欢买这种辅助教程性质的东西呢它反应了历史学科的什么特性呢?(你要注意这里的推荐18次,可不是只有18个人推荐它,而是每一个被推荐的答案都有1000以上的点赞!)

这个问题后面有答案,但是我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先自己思考一下

教辅核心特点:

知识点密度高,有补充常见、常考的背景知识、历史事件。

难度:

中低

适合学生:

基本上是所有学生(尤其是师资力量弱,老师讲课讲不清楚的学生)

排名2:《试题调研模型解题法》 被推荐4次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分享及答疑(大型教辅测评第4弹)(2)

试题调研这个系列的教辅,在我们的教辅测评系列当中已经出现过多次了,这里出现并不意外。

文科也是需要答题技巧的,这本教辅书就是给你各种答题模板和技巧的。

在各种讲解答题技巧的历史教辅书中未必是最好的,但是牌子大,小册子用起来方便,书籍装订质量不错,所以买的人其实很多。

教辅核心特点:

讲解历史题的答题模板。

难度:

中等

适合学生:

需要补充历史答题技巧的高三学生可用。

排名3《大题突破高考历史》 被推荐3次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分享及答疑(大型教辅测评第4弹)(3)

书如其名,历史答题的专练教辅。

教辅核心特点:

教你怎么审设问、定方向、读取材料、提取信息、提取要点,组织答案。会有题型通法的讲解。讲解比较系统,相当于是帮你构建一个答题体系。

顺便说一句,这种事情本来应该是历史老师带着大家做的,如果老师本身的水平够高,肯定会带着学生构造出一个标准的答题体系。但由于不同学校的师资差异极大,有些学校的老师并没有这样的能力,那么对于这些学校的学生来说,这本书就非常重要了,它可以起到对老师的弥补甚至替代作用。

难度:

中高等

适合学生:

想要提高大题解答能力的高三生。师资力量较弱的学生尤其需要。其实高一高二的学生也可以看看。

排名3(并列):《试题调研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被推荐3次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分享及答疑(大型教辅测评第4弹)(4)

试题调研这个系列的教辅,在我们的教辅测评系列当中已经出现过多次了,有很多个不同的系列,这次大事年表系列也入选了。

从性质上说,大事年表和排名第一的辅助教程很类似,都是没什么题目,只是用知识点来辅助你理解历史的。

教辅核心特点:

大事年表,帮你按照时间轴梳理历史事件。

难度:

中等

适合学生:

基本上是所有学生。

排名4-8(并列4):《五三题霸》《小题狂做》《五三》《十年高考 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全国卷高考全题型历史17题》 被推荐2次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分享及答疑(大型教辅测评第4弹)(5)

后面几个合并到一起说吧,因为被推荐次数类似,性质也类似——全都是刷题的。最后一个其实是天利38套的一个分支,而小题狂做、53等也都是很多年的老牌子了,所以质量上肯定不会差。

教辅核心特点:

各种刷题~

难度:

中等

适合学生:

高三学生。

— 3 —

好了,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历史教辅的推荐数据有什么特色,反应出了历史学科的什么特性?

首先特性是非常明显的——排名前几的居然全都是辅助教程!这是在其他任何学科的教辅测评榜单当中都没有出现过的状态。比如数学教辅,都是在拼看谁讲题讲的清楚、细致、题型全;语文教辅,各种文言文专练、阅读理解专练、作文素材专练。而历史却是辅助教程?

不知道你是如何分析这个数据特色的?

其实,这种特点中蕴含了历史学科学习和考试的几个重大问题和难点。

第一,大部分学生学历史的时候感觉很杂乱,缺乏清晰的宏观认知;

第二,历史学科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历史事件非常多,超出了一般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的程度;

第三,高考中很多题目需要用到额外的背景知识和历史事件等,而这些是内容是课本上没有的。同时由于师资力量的不平衡,部分学生无法从老师那里获得系统性的知识补充。

第四,这些琐碎的课本知识点、补充知识点,以及老师没有系统的讲解,是大部分学生学历史感觉很杂乱、缺乏宏观认知的重要原因。

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历史学科和数学学科做个对比——毕竟不管是文科理科都是要学数学的。

数学的特性是知识点其实很少,而重点在于题型变化很多、很复杂。所以对于这个学科,我们并不需要去补充什么教材,还是需要各种清晰、系统讲解习题的教辅。于是你看到,数学的教辅榜单上,全是各种讲题的。

而历史恰恰相反,题型变化非常少,重点是各种琐碎的知识点很多。同时,又需要有一条或几条强有力的主线(包括时间主线、历史运转的逻辑主线等)去把这些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也就是说,学生想要学好历史必须把两个极点都做好——既要有宏观视角上的主线理解,又要知道很多琐碎的知识点

即,历史的学习,是一种大开大合的学习模式。

然而未经过刻意训练的情况下,一般人是不习惯于这种大开大合的学习模式的。琐碎的知识点太多了以后,会让人本能的陷进去,自动丧失宏观视角迷失在各种细节里。

而且就连细节也掌握不全!

为什么?因为如果没有主线的支撑,细节全是一盘散沙,必然杂乱而难以掌握。

其实我在之前的另一篇关于历史的公众号文章里写过类似的观点——如何学好高中历史?有兴趣的可以点击链接查看。

下面是当时文章的一个截图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分享及答疑(大型教辅测评第4弹)(6)

其中,第1和第3点都是在说明,历史的宏观思维的重要性,微观知识点需要附着在宏观逻辑上去学习。而第2点其实是在说,你学的时候要用宏观思维去引领微观知识点来学,那么做题的时候也应该用宏观思维引领着微观知识点去做题。

最后,基于上述的观点,给出一个关于历史学习策略的总结建议。

1、历史学习,最重要的是弄明白宏观模板否则很容易迷失在细节中,且连细节都掌握不全。

高三学生需要系统性的梳理宏观历史框架,而高一学生在学新课的时候,由于不可避免的会带有大量的细节,所以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从细节上抽离出来,有意识的去梳理宏观框架

在这一步里,推荐今天榜单中的1、2号教辅,以及补充一个《试题调研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2、刷(一定量的)题,积累经验,并掌握历史各种答题技巧,如审设问、定方向、读取材料、提取信息、提取要点,组织答案。

这一步一般可以用到各种答题技巧型的教辅书,比如《答题突破高考历史》,或者《试题调研模型解题法》。

虽然这两本书是高三生用的多,但其实高一生也可以多看看,很有用,能帮助你尽快提高历史成绩。

3、大量刷题,以检测自己在宏观框架、细节知识、答题技巧上是否有漏洞,并不断的循环修补。

如此学历史,能渐臻化境。

同系列好文:

「大型教辅测评报告」各个学科中,哪些教辅最好用?

「大型教辅测评报告」第二弹!英语教辅该怎么选?

高中语文教辅大选——兼谈语文学习策略的特殊性

作者简介:

思维专家,学习策略专家,曾任教育智库高级研究员,《新校长杂志》执行主编,企鹅辅导特邀讲师,[学习策略师]创始人,畅销书《深度思维》、《学习的逻辑》作者。为几万中小学学生、教师、校长进行过学习策略培训。

想要咨询问题的同学和家长,可以私信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