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天的三国历史,魏蜀吴三家争得你死我活,最后的胜利成果却被一直隐忍待发的司马家摘取了。因此,很多人对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枭雄多了几分“为谁辛苦为谁忙”的惋惜,也对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这样的父子多了几分“笑到最后才是赢”的惊奇。
司马懿用43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小秘书篡国奠基的基本过程,这被后世很多人引为职业典范。也因此衍生出来很多成功学,诸如“隐而后发”、“伺机而动”、“一招制敌”等等。我们也不能说从司马家引申出来的人生哲学完全没有道理,但是,这些大道理对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真的有很大的价值吗?又或者说,司马家的成功真的只是善于隐忍吗?
有些乌龟隐忍一辈子也只是一只乌龟,有些绵羊温柔一辈子也还是一只绵羊。所谓的隐忍其实也是有门槛的,只有你自己的能力和影响能达到一定的水准,你的隐忍才会有意义。一个屌丝对着女神大发牢骚说:“我受不了你这个,忍不得你那个!”有意义吗?女神还是过着女神的生活,屌丝还是发着屌丝的牢骚。
因此,司马家能够忍而后发,一锤定音,其成功密码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要相信,世间永远不会有忍出来的尊严和成就,忍,只是积蓄力量、躲避风险的一种方式,要想真正取得成功,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能基本和对手对等的人,只有对等的人才能相互识别、才有对战的机会和资格。强大自己永远是解决问题的第一选择。
01、司马家的客观评价
人们对于司马懿为代表的司马家往往有两种极端的情绪:不屑的人认为这一家子太特么阴损了,活活熬死了那些大佬,然后出来欺负小孩子。崇拜的人认为这一家子活得太特么理智了,憋着一口气看着别人表演近半个世纪,最后一杆清盘。
其实这两种极端情绪有一个人生底色的交叉点,那就是隐忍!司马家的人生道路其实更应该是一个家族长远发展的模板,而不是一个个人修身的准则。它之所以会引起一些争议(更多的是道德争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司马家族背后的理念和底蕴。
司马懿和诸葛亮作为两种不同的文人代表,在三国的历史中被塑造成了对立面。但其实他们在政治功能上一致。诸葛亮从出山开始就被当作政务核心培养,结果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在刘备身上那个小小的舞台上导演了一部史诗般的创业大典。司马懿则是长期蛰伏、不断成长最后成为一家成名已久的大公司的掌门人。他们对自己的公司(政权)都起到了建设和发展的作用,也确确实实挽救和保留公司成果很多次。
东吴的大臣张悌曾经说过: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可见,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人设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司马懿最后那一招“猴子偷桃”确实在中国人的道德框架中太不讨喜了。
一个人的行为选择往往是由他的价值信仰而决定的。诸葛亮身上背负的更多是整个时代赋予读书人的使命和信仰。而司马懿的信仰和价值养成更多是家族底蕴和环境的潜移默化所致。
司马懿在三国历史的前期一直着墨不多,他让人印象深刻的恰恰是他最让人争议的地方,就是横空出世,夺了老曹家辛辛苦苦几十年打下来的江山。此外,他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比如他到底看不看得上曹操?比如他是什么时候开始打算对曹魏动手的?都是莫衷一是的谜!
相比之下,诸葛亮的一生就透明直接得多了,而司马家的人却一直显得模棱两可、不知其意。这种模糊感也让司马家的人有点不讨喜,让人感觉过于阴沉。
正因为在司马懿身上很难窥探出更多的前因后果,所以我们为了摸清司马家族的成功密码,就必须把时间轴拉得更长,把评价面拉得更广,从司马家族的前世今生来寻找一些本质性的东西。
02、司马家的前世今生
司马家可能是三国乃至中国历史中最会布局的家族了。具体如何,还请慢慢往下看。
司马家的老祖宗其实我在其他文章里也提到过,他就是楚汉相争时期的司马卬。司马卬本是赵国的一个年轻武将,结果上班没几天,公司就被大秦帝国给吞并了,又短暂地失业了。后来西楚霸王横空出世,他纵身而上,及时地抱上了项羽的大腿。虽然西进关中的途中被刘邦这个臭流氓掘开黄河、卡死渡口给挡住了。但是这种坚决拥护革命的态度还是得到了项羽的认可,最后成了项羽分封天下时的十八个诸侯王之一。
但是,司马卬的好日子没过上几个月,刘邦这根搅屎棍又从汉中蹿出来了,身边还多了一个大魔王韩信。当时身处兵家必争之地的河内郡的司马卬首当其冲,成为刘邦的首选战略目标。司马卬又迅速河内易帜,投靠了刘邦。并带着自己的人马加入“56万联军”,直接偷袭前大哥项羽的老巢彭城去了。
结果,震惊天下的彭城之战,项羽用三万骑兵证明了“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把56万联军打得支离破碎。刘邦逃起命来连老婆孩子也不要了,自然也顾不上这个新收的小弟了。上帝也没有给司马卬再次抱大腿的机会了,直接让他死在了战场上。
司马家的第一代领导人就这么来去匆匆地偃旗息鼓了。但是联想到刘邦后来是怎么对待那些异姓王的,司马卬这种“出身未捷身先死”的结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虽然富贵梦破了,但好歹没有连累家人,可以继续蛰伏。
司马家在河内郡一蛰伏就是三百年。直到东汉中晚期,他们家才又出了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征西将军司马钧。但是,他这个将军也算是生不逢时,因为此时的战争主战场基本上是汉羌战争了。少数民族的凶猛对于当时的中原王朝来说,基本上只有关西军那样的汉子才顶得住。结果司马钧先生几乎以零胜率的战绩成为了羌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刷战绩将军,最终在公元115年因作战不力被逼自杀。
司马钧这个过客将军也并没有祸及子孙,他的儿子司马量后来官至豫章太守。这个司马量,是司马懿的太爷爷。司马量这个豫章太守虽然不是什么“大城市”领导,但好歹也算是一方首脑了,而且还是文官系统的。
几百年的家族发展史,让司马家的人觉得自己家的武魂还没觉醒,还是弃武从文靠得住一些。于是,到了司马量的儿子司马儁,也就是司马懿的爷爷时,司马家迎来了小爆发,司马儁当上了颍川太守。都是太守,为什么司马儁这个颍川太守就是司马家的小爆发呢?这主要还是颍川这个地方太牛了,这个地方在当时属于中国的文化中心,属于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库。司马儁在这个时间段恰到好处的成为了颍川一把手,为今后自己家族的上升埋下了重要的伏笔。三国时期,曹魏政权背后站着的正是颍川士族集团。
另外,司马儁也开始展示了他们司马家的长寿基因了,他历经八朝,活了整整84岁。能活,这是他们司马家最后改变历史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到了司马懿他爹司马防这辈时,司马家又更进一步了,司马防官至京兆尹了,相当于从地方干到中央了。这在政治维度上就是两个概念了,信息、格局、资源等都是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是,司马防老爷子最大的功劳还不在于他当了京官,而是在于他不光会生儿子,还会教儿子。他一共生了八个儿子,就是后来著名的“司马八达”,按照“伯仲叔季”的顺序,依次取名为司马伯达、司马仲达、司马叔达、司马季达……直到老八司马敏冠礼的时候,司马防觉得差不多了,该金盆洗手了,才给他起名为司马幼达。司马懿就是老二司马仲达。
自此,司马家的基本轮廓算是交代清楚了。人家几百年跌跌撞撞地走过来,到了三国时期终于迎来了“遍地开花”的好局面,背后的艰辛和曲折,远比我们一句“他们家有背景”要复杂得多!所以,还是那句老话,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03、司马家的处世之道
司马家的处世之道还是从司马懿的爹爹司马防说起吧。笼统地讲主要有这么几条:1、没事别瞎折腾,给我呆在家里多读书。2、四个2一定要分开出,别一把就给炸了。3、先看住碗里的,再去捞锅里的。
话说袁绍导演把东汉王朝导演成了一部三国乱局后,地方恶霸董卓直接闯入影院(中央)把票房成果全部放进了自己口袋,进而挥舞着手里的砍刀,叫嚣着:“跟着我有肉吃,反对我只有死路一条”。此时,司马防正在京城,人家就拿出了打工者的觉悟,跟着哪个老板不是上班?每天既不发表言论,也不消极怠工,正常打卡上班。后来,董卓要迁都长安,司马防也二话没说就跟着走。
但是司马防要是真这么怂,他也就教不出司马懿那样的儿子了。表面上十分顺从,背地里司马防却悄悄地布局家族的命运赛道。他安排长子司马朗率家眷回老家,自己孤身一人陪伴着汉献帝。要是汉献帝真的就此倒下了,司马家牺牲的只是他这个老头子;要是汉献帝这杆旗帜还倒不了,自己则代表司马家赚足了“忠臣”的名声。
后来,几经周折,司马防又陪着献帝东归,总算是平安回家了。曹操把献帝接到许昌的时候,身为汉臣的司马防其实已经隐退了。但是,司马防(他曾举荐过曹操)却推荐自己的大儿子司马朗去曹操那上班。同时以生病为由,死死地把已经成年的二儿子司马懿摁在家里。
这里面的学问就在于,我司马防是汉室忠臣,纯的,所以我不会到你曹操那去上班。但是,我也不愿意放弃你曹操这个机会,所以我安排我大儿子入个原始股。但你曹操当时也不一定就保证你稳赢,所以我得把我其他的儿子摁在家里,碰到更好的机会,我还有股本。看到了没有,面面俱到,不管最后谁赢了,我司马家都能出功臣。
司马家对外的态度就是永远有所保留地积极参与,那么他们对内是怎么培养家族子弟的呢?简而言之,你能干啥我不知道,但你首先得学会一件事,你得给我守规矩。
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
司马家的规矩就严到,不喊你进房间你不能瞎闯,不叫你坐下你就得站着,不问你话你就不能瞎逼逼。很多朋友会说,这司马家也太刻板了吧?教育孩子不就是要释放天性吗?那么,啥是天性?放纵自由就是天性吗?小孩子在没有能力判断是非之前,作为家长就是要教会他们守规矩,这就是家教。所以,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能一眼就被人看出有没有教养,其实就是家教决定的。从小被教育成“见了长辈要问好”、“求人办事要用请”、“与人交流要先听”的孩子,一般到了社会上混得差不到哪里去!
另外,司马防鼓励孩子们勤学好问,自己也以身作则。他最爱读历史,读名人传记,据说《汉书》中的名臣列传他都能倒背如流了。我们常说以史为鉴,但是关键是我们要把历史读懂读透,并能学以致用。所以我们都要向司马防学习,司马家族的隐忍就是效法于萧何、周勃、陈平、霍光、王莽这些历史名臣的。人家才是真正地把历史读透了。
司马防以身作则的为家族子弟们树立起了一个家族信条:做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要忍得住屈辱,要扛得住压力。欲戴皇冠,必受其重。别路走到一半,就说自己受不了了。
04、司马家的开路先锋
如果说司马防是司马家的布局者,司马懿是司马家的收获者,那么司马朗就是司马家的开路先锋。
司马朗虽然没有他二弟那么出名,但是能力一点也不差。比如他被他爹安排回老家的时候,就准确地判断出来天下即将大乱并找到出路,迁全家去了有军队关系的黎阳。关键人家不吃独食,很有情怀地把自己的判断告诉了父老乡亲,可惜的是,没有多少人听他的。
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於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到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
后来,河内果然大乱,虽然主宰屠杀的并不是董卓,而是袁绍领导的诸侯联军,但司马朗对形势预判的能力还是可见一斑的。也可能是因为这次屠杀,导致司马家后来对袁绍一直不怎么上心。
司马朗在曹操和吕布进行拉锯战时,又回家了,只干两件事:保护宗族和教育弟弟们。要知道,当时的司马朗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这种家族观和大局观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司马懿、司马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大哥的庇护下成人成才的!
司马朗眼光长远,知道趋利避害,明白教育对于家族的意义,知道世道崩坏但家道不能凌乱,再结合司马懿、司马孚对于子弟的培养教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来,一个家族的门风对于家族的壮大有多么重要!
同样,我们再反思一下,二十岁出头的司马朗为什么就能这么少年老成呢?是他天赋异禀吗?显然不是,这还是跟他们司马家的祖训家风有关系。一个家教严谨的家庭教出来的孩子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曹操那上班的时光里,司马朗总是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并逐渐表现出自己的治郡之才。他帮助曹操治理跟袁家势力交界的地方,因政策宽惠、爱民勤政,而井然有序,深受好评。
208年,司马朗被曹操征辟为丞相主簿,进入中央参与国事,正式成为了曹操的心腹之臣,在这个任上,司马朗提出了州郡领兵的军制建议。这个建议有什么用呢?其实就是提出了“全民皆兵”的总方略。曹操后来为什么老打不死?为什么对那些少数民族喊打就打?都是因为这个军制。
稍微扩散一点地讲,当时中原乱成一团糟,为什么北方的胡族却丝毫不能趁机浑水摸鱼?被曹操打得摸不着北?也是这个军制的作用。曹操这个人是民族感特别强的,他是不允许外族入侵的,但你再强的使命感也要有实力支撑才行呀!到处调兵灭火,太不现实了。就是司马朗这个州郡领兵制帮他解决了根本问题。
之后,司马朗又被曹操安排到自己的起家之地兖州当刺史,算是重点培养了。在兖州任上,司马朗又是获得朝野上下一片好评。
217年,已经被曹操作为全能人才培养的司马朗随夏侯惇、臧霸征东吴,碰上了瘟疫,司马朗由于身兼治军任务,在以身作则巡视军营时染病,不久命终。
司马朗的这一连串表现,向全世界证明了一个口号——司马家出品,必属精品。有了这块金字招牌,司马懿等人的仕途就更加一马平川了。
04、司马家的因果循环
司马朗故事说完了,自然就要说说司马懿的故事了。但是司马懿的故事因为战线太长,所以不便细说,就大致地说说吧。
208年,司马懿也加入了曹操的阵营,关于司马懿是怎么来的呢?《晋史》的说法很有意思。它说,早在201年,曹操就想邀请司马懿出山,结果司马懿认为汉室国运已衰,不想和曹操这个汉贼为伍,所以就长期装病。后来曹操表示不信,又派人去刺探消息,又被司马懿骗过去了。208年,曹操已经当丞相了,再次调司马懿来上班,并下了死命令,司马懿再不来就把他绑来。司马懿不得已才到曹操手下上班的。
《晋书》这么写合理吗?其实一点都不合理,可以说是漏洞百出。因为第一次装病的时候,曹操正在忙着平定河北,压根没时间搭理你。更何况你当时的司马懿也并没有什么名气,至少没有诸葛亮那么有名气吧!同时间段,刘备打算面试诸葛亮也是先考虑让庞统去面试的,你司马懿当时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不可能超过诸葛亮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不是你牛,而是人家没空。司马懿的第二次装病就更加经不起推敲了,他说自己生病动弹不得,所以不能去曹操手下办事。但恰恰他的大儿子司马师就是这个时间段出生的。你都不能动了,你儿子咋整出来的?所以,《晋书》里为司马懿装腔作势是有原因的,并不能当真。
司马懿为什么会选择208年这个时间点入仕呢?第一,此时的北方局势已经基本明确,袁绍已经基本完蛋,能靠得住的基本只有曹操了,司马家是看见了兔子才撒鹰。第二,司马懿也不是自己凑上去的,而是当时曹魏集团的二把手、颍川士族的掌门人荀彧举荐的。(司马家当年做了颍川的一把手开始发挥作用了吧!)所以,司马懿后来对荀彧的评价是超越时代的: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总体来说,司马懿选择这个时机出山,原因有这个几点:1、曹操的赢面大了(基本统一了北方)!2、自己的起点高了(给曹操当文学掾)!3、搭上的关系硬了(荀彧背后的颍川集团)
那么为什么《晋史》非要把司马懿写得这么难得出山呢?因为司马懿这个打工仔最后把人家的公司据为己有了嘛!《晋史》作为司马家的专用刊物,总得给自己的老祖宗找个台阶嘛!最开始就是我们司马懿看不上你曹操,是曹操逼着我去上班的,我辛辛苦苦几十年,最后你老曹家对我还不放心,我寒心了,所以把你家那些不争气的子孙给踹到一边去了。
史书的记载有时候也很有意思,为了某一个“合理”的结论,不惜一切代价地做铺垫。《晋书》为了给司马懿找一条合理的出路,甚至把曹操提醒曹丕说司马懿鹰顾狼视,还有曹操梦见什么“三马食一槽”,都用上了。我的个天,要是曹操真这么有“先见之明”,以他的个性,他会留着司马懿在曹丕身边吗?还会让司马懿进入曹丕的权力核心圈子吗?曹操死前,杀的是曹植的杨修,而并没有动曹丕的司马懿。说明他并没有把司马懿视为权力威胁。
总体来说,司马家的司马防、司马朗和司马懿这爷仨给曹操留下的印象是相当棒的,否则司马家绝对笑不到最后。只不过,司马懿最后确实是篡权了,从而给历史留下了无数的说辞而已。
司马家族的此次篡权是前无古人的。但他家登顶缺乏两项关键背书:1、天下不是你打下来的;2、篡权的时候司马懿并没有绝对威望。所以,司马懿篡权其实给历史释放了一个魔鬼信号:以前当皇帝是天命所归,现在当皇帝只有手中有权就行。
这个信号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也为后面的“五胡乱华”埋下了引线,也是司马家的因果报应。因为你坏了规矩,再想维持秩序就难了。因为你是权臣,你的篡位必须要有两个关键环节:团结(巴结)队友和清除(清洗)敌人。前者使得中央的权力分散,后者使得国家的总体实力被内耗削弱。
权力分散后,新的崛起者会仿效你司马家盯着皇权;国家实力体量被内耗大幅度减小后,外族就容易趁着汉民族的虚弱入侵。司马家建立的晋朝就是在自己当初挖的两个坑里不断地蹦跶,再也跳不出来了。
司马家以“非常”手段窃取了三国的胜利果实,但是他们建立的晋朝却成为历史上最憋屈、最耻辱的短命王朝,也给中原汉族招来了“五胡乱华”的噩梦,这就是司马家的因果循环。
05、结语
读史的目的本就不是探寻每段苦难的意义或者印证某种手段的结果!而是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相似的处境和情况,我们能回味历史,能知道怎么去回避风险、去总结得失。
当然,这是需要一种透视历史本质的能力的。很多人把司马家的隐忍推崇备至地视为生活哲学,但是有多少人又真正地理解司马家的家风族学和承前启后?又有多少人理解那个纷乱复杂时代的明争暗斗和纠缠不清?司马家几百年的蛰伏,并及时地转武为文,混成了一伪士族,再经过几代人的煎熬隐忍、勤练内功、广结善缘、厚积薄发,才真正有了参与那个时代对话的资格。司马家其实也并不是那个时代的胜负手,以颍川士族为代表的士族集团才是。
我们常说的隐忍,正如我们开篇时所说的,它是有门槛的。强者的隐忍才有意义,弱者的隐忍只能是悄无声息的最终沉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