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敬一丹亮相某高校进行讲座,

身穿驼色外套的她依旧保持着端庄优雅的气质,

依旧还是一头标志性短发,利落又干净。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1)

作为第一代央视女主持人,

敬一丹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多次创下新闻节目的收视纪录,

如此亮眼的战绩背后,她还有一个身家千亿的老公,

这样一位传奇主持人到底拥有怎样的人生?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2)

1955年,敬一丹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

她是家中第二个女儿,后来又有了两个弟弟,

凑成了一个六口之家,父母都有正式工作,生活还算过得去。

在童年时期,母亲给敬一丹的影响非常大,

母亲的性格雷厉风行,做事十分利落,

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注重生活情调的人,

家里常常插着在路边采来的漂亮野花。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3)

有时候敬一丹跟着母亲去邻居家里串门,

母亲还会嫌弃人家家里连本日历都没有。

在母亲看来,生活中很多日子都值得格外记住,

什么节气吃什么,给孩子穿什么衣服都要提前准备,

一本日历就是一个家生活上的仪式感。

后来国内大环境发生变化,父母和姐姐都去了干校劳动,

敬一丹留在家里照顾两个弟弟,那时候她也还是个孩子。

她学着母亲的样子给两个弟弟洗衣做饭,

还尝试着用缝纫机帮弟弟缝裤子,

却不小心被弄伤了手指。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4)

母亲回来后看到受伤的女儿非常心疼,

对着两个弟弟说,姐姐受伤都是为了你们两个,

等你们长大后一定要对二姐好,否则没有良心。

母亲如同家里的主心骨一样,也是敬一丹的依靠,

在她今后工作、学习,还有婚姻生活中都受益匪浅。

小时候敬一丹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听收音机,

那个小小的方盒子就是她对外面世界的所有想象。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5)

17岁敬一丹高中毕业后被安排到清河林业局当知青,

在这里她第一接触到了话筒,获得了当林场播音员的机会。

当时林场有一个五平米的小房间被划出来做播音室,

从小听广播的敬一丹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

成为了林场唯一的播音员,从写稿、校稿到播音,全都是她一个人完成。

那时林场里用的话筒产自上海,蓝色的底座,

话筒上还包着一块红布,再加上一个大喇叭,

就是播音室的全部设备,也是敬一丹第一张播音台。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6)

那时候林场的面积很大,覆盖了好几座山,

山间都有林场的员工在工作,广播成为了唯一的消遣。

后来同事们见到她经常夸她声音非常好听,

她逐渐成为了林场的明星。

敬一丹在林场干了三年,那时候正常的高考已经停止,

表现优秀的工农兵在单位的推荐才能到高校进修,

单位曾经推荐她到大连外国语学院进修,

可惜没有被审核通过。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7)

直到1976年,国家恢复高考,

依旧工农兵子弟优先获得读书的资格,

林业局再次推荐敬一丹到北京广播学院进修,

也是后来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

这次敬一丹顺利被录取,当时并没有进行考试。

当时广播学院还有很多高考入学的同级学子,

他们正常读四年大学本科,工农兵子弟只需要读两年。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8)

原本在林场十分拔尖的敬一丹来到人才济济的大学很快被淹没,

同时她专业上的短板也暴露出来,

在东北还算标准的普通话,常常被老师抓到不标准的发音。

而且敬一丹不仅要每天抱着字典研究发音,她还要重新学习英语。

刚入校门时,敬一丹只认识26个英文字母,

完全没有英语基础,而同级的大学生都有英语考试。

她几乎从入校开始就决定了要继续考研深造,

英语考试成为不得不面对的一项大关。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9)

在广播学院的两年,敬一丹的专业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她对广播事业的热爱。

但英语上的欠缺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

两年后在报考研究生的考试中,她依旧对着英语试卷一筹莫展,

果然毫不意外地落榜。

这次落榜还让敬一丹收获了一段姻缘,

当时还有一个考研落榜的考生名叫王梓木,

两人因此相识相恋,1981年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10)

王梓木和敬一丹是哈尔滨老乡,两人毕业后一起回到老家,

敬一丹进入了黑龙江电视台担任主持人,

而王梓木则成为了公务员。

婚后两人工作依旧非常忙碌, 在单位非常受重视,

而敬一丹在工作之余依旧不忘考研的梦想,

她的时间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准备考试,

在刚刚结婚的几年里,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要孩子。

但夫妻俩互相体谅,也互相支持,

从来不为生活上的琐事计较,向来都是谁有时间谁就多干一点,

常常是敬一丹回家的时候饭菜已经做好了。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11)

敬一丹一共考了三次,她才终于考上了广播学院的研究生,

每每提及这段经历,她都会自嘲太笨了,

殊不知她在基础较差的情况下,

兼顾事业和家庭,还考上了研究生,

这背后的坚持和辛苦已经是常人所不及。

从研究生开始,敬一丹的事业重心开始转移到北京,

尤其是1983年研究生毕业后她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

而王梓木也因为工作表现优秀得到提拔,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12)

夫妻双双来到北京发展,并且逐渐稳定下来,

1986年,他们的女儿王尔晴出生了,变成了幸福的三口之家。

对于敬一丹来说,做母亲和做老师都是人生的一大挑战,

由于她担任专业播音员的时间并不长,

她常常担心自己能不能教好学生。

第一次登上讲台之前,敬一丹反反复复备课,

即便背得滚瓜烂熟,但她还是紧张到腿抖,

而当时台下正坐着后来的央视主持人张泽群,

多年后两人还成为了同事。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13)

在家庭方面,工作忙碌的夫妻俩没有太多的时间给女儿,

王尔晴也从小就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

非常有主见,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强,

从不给父母添乱,稳定的家庭也成为敬一丹事业的动力。

1988年,敬一丹做了一个大胆的选择,

走下讲台,重新回到主播台做主持人。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14)

在广播学院任教的三年里,敬一丹常常感到这是一个实践出真知的岗位,

未能在主播台上积累足够的经验,

因此她放弃了相对稳定的大学教师职位,

反而进入到工作节奏很快的央视重新做主持人。

那时候水均益还在海外担任记者,

白岩松还在《中国广播报》工作,

就连倪萍都还没有进入中央电视台,

央视春晚才刚刚举办三年。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15)

那时候央视很多节目都还没有成熟,

敬一丹成为第一批和央视一起成长起来的主持人。

1993年,在央视工作五年后,

敬一丹获得了第一届金话筒奖,她的主持风格也越来越稳定,

从容大气且睿智坚定,央视特意开办了《一丹话题》。

这是央视第一档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节目,

聚焦社会问题,反馈百姓真正关心的问题。

这是央视社会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试水,

并且放在了黄金时段播出,没想到收到了热烈的反响。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16)

一年后,央视成为新闻评论部,同时开办《焦点访谈》,

将社会新闻的报道变得更加深入,范围也越来越广。

可以说《焦点访谈》是《一丹话题》的升级版,

敬一丹依旧是主持人,同时《一丹话题》也停播了,

再加上早上的《东方时空》,央视新闻频道成为收拾王牌。

这时敬一丹同时担任多个节目的主持人,

水均益、白岩松等新闻评论员也加入主持人的队伍,

每个人的风格都不相同,轮班上阵主持。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17)

敬一丹也终于有机会从主持人的角色转为记者,

她曾经跟着镜头到工地采访受害民工,

还曾经到环境污染严重的乡村河流取样,

在这群新闻人的不断追踪下,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

这期间,敬一丹连续获得三次金话筒奖,

并将自己的主持经验编辑出版成了书籍。

而她在广播学院的学生张泽群也进入了央视,

起初他在青少年频道担任主持人,并且逐渐走上了导演的岗位。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18)

在《东方时空》改版的时候,敬一丹想起了这个学生,

建议他来新闻频道试一试,这个建议重新点燃了张泽群主持人的野心,

他也成功通过竞聘成为《东方之子》的主持人,

之后也成为了新闻频道的一张王牌。

当敬一丹的学生开始挑起大梁的时候,

便意味着她已经老了,马上要到退休年纪了。

工作上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的敬一丹并没有感到年龄的变化,

反而是同事开始越来越照顾她,

一些交通不便、条件不好的外景都不会让她去。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19)

敬一丹也由此感觉到面临退休生活的恐慌,

好像即将从忙碌的生活进入到无事可做。

2015年4月30日,敬一丹正式退休,

她非常平静地主持完最后一期《焦点访谈》,

并祝观众劳动节快乐,这是她作为央视主持人说的最后一句话。

随后敬一丹便开始情绪低落,她非常不适应停下来的生活,

开始常常在家发脾气。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20)

最先感觉她情绪变化的是丈夫王梓木,

这些年在敬一丹成为全国知名主持人的同时,

王梓木的事业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6年,王梓木辞职下海成为华泰保险的掌舵人,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这家保险公司已经成为资产千亿的大型集团。

然而夫妻俩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奢侈骄纵,

依旧各自忙碌事业,女儿则在国外留学。

王梓木发现敬一丹的焦虑后建议她重新忙起来,

曾经她想写自己的自传,但由于工作太忙屡屡放弃,

如今刚好可以提笔写作,两人还可以一起回忆往事。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21)

在丈夫的建议下,敬一丹开始创作《我遇见你》,

之后又写了《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开启了作家的新身份,

同时也适应了退休后的新生活。

退休后敬一丹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母亲相处,

母亲的身体不好,2018年查出癌症晚期,开始了漫长的住院治疗。

敬一丹寸步不离地守在医院照顾,却无法帮母亲分担痛苦,

各种病痛折磨常常让母亲想要放弃治疗。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22)

敬一丹想起小时候母亲常常插在家里的紫色小花,

跑了好多花店才找到相似的花,只为了让母亲开心一下。

2019年,敬一丹生日那天,兄弟姐妹都来到病房,

一面看望母亲,一面给二姐过生日,

然而就在她吹完蜡烛没多久母亲便去世了。

2020年,敬一丹专门为母亲出版了《床前明月光》,

在书中细细回忆母亲的往事,

以及从小到大和母亲相伴的岁月。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23)

失去母亲后,敬一丹更加珍惜和父亲相处的时光,

也是因为要陪伴父亲,她缺席了2021《感动中国》的主持工作,

这是她从2002年就和白岩松一起主持的晚会,

即便退休后依然由两人搭档主持,

但这一年主持人换成了央视新闻频道的王宁。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24)

除此之外,敬一丹退休之后还做了很多事情,

她重新回到学校,担任浙大闻名学院的副院长,

并且经常出席相关各大高校的座谈会,

为怀揣播音梦的学子答疑解惑。

敬一丹的女儿王尔晴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2011年,女儿与苏格兰小伙Nick结婚。

不仅如此,女儿还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极地导游。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25)

王尔晴作为富二代、星二代,本可以轻松享受各种优势资源,

但她却非常有勇气地选择了做非盈利慈善教育,

担任一家慈善机构的负责人,致力于推广文化教育,

她常常和母亲一起做公益,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敬一丹还现身脱贫节目,让观众关注到边远贫困山区的生活,

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为脱贫做贡献。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26)

如今敬一丹已经66岁,退休满六年,

在家人的帮助下,她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社会定位,

不仅连续出版多本著作,还是公益事业的助力者。

作为央视第一代主持人,敬一丹端庄大方的形象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作为新闻评论主播,敬一丹坚定、真诚的主持风格也带给很多人信心,

同时她还有一个身价千亿的老公,一个令人骄傲的女儿,

这样的人生未免太完美了。

敬一丹与老公关系(家庭事业两不误)(27)

文|Nancy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