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凉山云端上的彝族火把节——昭觉谷克德中国彝族传统火把节,2017年始办,一炮走红。2018年续办,更是惊艳现场、名扬四方。精美的画面、震撼的场景、美妙的歌声、美好的心境,化成一个个凉山文旅兴州愿景的符号翩翩起舞,随着央视等众多媒体的电波光波飞向五湖四海、飞进万人心窝。2019年即将隆重开办,全县,看吧。热情忙准备;朋友,请你,欢乐昭觉行。

彝族火把节的那个晚上(云端火把节欢乐昭觉行)(1)

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服饰。

云端上的火把节 昭觉文旅名片

当国家西部大开发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的基础设施建设,拉近人们和西部民族地区的距离时,当凉山扛起文旅兴州的大旗时,凉山人再次审视自己的文旅资源、探寻文旅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是中国十大民俗节日和四川十大名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2010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审批项目”。

怎样才能让现代牵手传统、让民族风情展演与自然风光展示融为一体、让星星下落成火把再升汇入星河呢?州领导、县领导的目光锁定在了谷克德。

彝族火把节的那个晚上(云端火把节欢乐昭觉行)(2)

“民族团结杯”千人达体舞表演。

谷克德,意思是大雁栖息的地方,海拔3000多米,是块天然的高原湿地。位于大凉山高山与安宁河平原的结合部。生态上是著名的邛海泸山景区的延伸和屏障,“南有螺髻山,东有谷克德”;经济上是州府西昌经济圈与东部中心城市昭觉经济圈的契合点和交融点;文化上是举办彝族传统火把节海拔最高、最美的地方。

面积93平方公里的谷克德景区,地形地貌、生物资源典型丰富,是大凉山生态环境的集中体现。开发谷克德成为经济热点,对凉山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极佳的引领、辐射和交汇作用。

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谷克德作为凉山火把节主会场,对外展示凉山的火文化,来自全国、全世界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作为凉山最具特色的节庆活动,火把节期间,新华社、CCTV2频道直播了民俗活动和整场晚会的盛况,媒体的聚焦,让昭觉谷克德成为凉山火把节的代名词,昭觉火把节旅游品牌已树立,成为昭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彝族火把节的那个晚上(云端火把节欢乐昭觉行)(3)

省级高原湿地公园——大凉山谷克德。

2018年火把节,以回归为主题的昭觉谷克德开幕式现场,当朵洛荷悠扬的旋律响起,上千名彝家姑娘,手打黄伞,从各个山头走来。一幅彝家民族风情的美丽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让前来参加活动的游客为之震撼;作为火把节系列活动之一的环谷克德国际自行车联赛,吸引游客15万人次,带来旅游收入4500万元。

而在今年,7月的谷克德,绿草茵茵的草坪,水洗般的蓝色天空,大雁在这里栖息,雄鹰在这里展翅,火把将在这里点燃。7月24日,让我们一起到山顶,到昭觉谷克德,体验云端上的火把节。

2019中国·昭觉谷克德彝族传统火把节以“燃情火把节·相约谷克德”为主题,此次活动由中共昭觉县委、昭觉县人民政府主办,昭觉县委宣传部、昭觉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昭觉县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火把节前夕走进谷克德,开幕式舞台正在紧锣密鼓地搭建中,工作人员都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相信今年的谷克德火把节一样会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天然大舞台 精彩活动轮番上演

彝族火把节的那个晚上(云端火把节欢乐昭觉行)(4)

火把节,千人围着火堆跳达体舞。

从西昌出发前往谷克德,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就可到达。沿途可欣赏和游览许多自然景观,自驾沿途经过万亩森林,中途可下车参观昭觉博什瓦黑岩画。

大凉山谷克德湿地公园是个天然的大舞台,蓝天白云,绿草茵茵。位于昭觉县尼地乡、碗厂乡境内,总面积439.9公顷,海拔2800米至3500米。

“我听见声声呼唤,穿越了无边的天际,无论是在故地还是在异乡,只有它能把所有思念唤醒”,这是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先生在《想念谷克德》诗中的表达。凉山将把谷克德打造成为中国彝族传统文化传承、展现和体验的中心。根据规划,彝族十月太阳历天象台、彝族始祖雕塑群、非遗技艺讲习村、千户彝寨将在这里相继建成。

7月24日,谷克德这片寂静的土地将沸腾起来。斗牛、斗羊、摔跤、赛马……彝族传统体育竞技,彝族传统选美比赛技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将在这里上演。

彝族火把节的那个晚上(云端火把节欢乐昭觉行)(5)

独具特色的彝语相声表演。

寂静的谷克德将因为游客的到来而生机勃勃,那一个个身着美丽传统服饰的彝家姑娘就像大山深处绽放的索玛花一般,绽放在绿色的草地上,健康强壮的彝家小伙奔驰在马背上、在摔跤场地一展身手,他们身姿矫健,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

除了观看传统的表演,今年的火把节会场上,还专门设置了非遗展演区域,这也成为了今年谷克德火把节的一大亮点。

昭觉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拥有彝族服饰、彝族毛纺织及擀毡技艺、马布、克西举尔、彝族口弦打制技艺、彝族赛马习俗、彝族克格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昭觉彝族毛纺织及民间毛纺织擀制技术已成功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4年昭觉彝族服饰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火把节的那个晚上(云端火把节欢乐昭觉行)(6)

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毛纺织技艺。

此外,火把节会场还设置有昭觉农特产品展区,游客可在这里一站式购买昭觉农特产品,土豆、酸菜、荞麦……还有万亩玫瑰花园里加工制作的玫瑰花饼、玫瑰精油、玫瑰酒等。

连续3届火把节的举办,也打开了当地百姓的思路,从中寻找到了商机。节日期间,村民们在此出售烤土豆、烤小猪肉、荞麦粑等,并逐渐自发形成了一个销售点,在增收的同时也方便了行人。

谷克德火把节带动了附近乡镇村民的富裕文明,推动了昭觉人民脱贫奔康。

策划:中共昭觉县委宣传部、凉山日报社

执行:本报记者 阿克鸠射 胡正清 袁蕾

编辑: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