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新闻,不知道各位是否看到。在国内某著名购书平台上,一本经典古籍的销售量激增,甚至一度出现了脱销、需要预定的火爆景象。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1)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2)

这本古籍就是著名的《孙子兵法》,而这本书之所以能够热销,全靠一部热播电视剧的引导,估计您已经猜到了,这部电视剧就是《狂飙》。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3)

说起它,最近那真是相当火爆,热度不仅一度压过了火爆的春节期间上映的多部精彩电影,在微博热搜榜上,也是一度高居热点话题的首位。

在这部电视剧里,有这么个小细节:男主角——我们的公安刑警安欣给另一个男主角高启强写过一份书单,书单里就包含了《孙子兵法》。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4)

安欣推荐《孙子兵法》

事实证明,高启强读了《孙子兵法》以后,收效非常明显,短短一年时间,他就实现了从卖鱼小贩、到手机店经理、再到公司老板或者说黑社会大佬的身份的三级跳!难怪购书平台上的这本书会脱销了!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5)

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都想知道,这《孙子兵法》真能有这么强的效果?

说起来,这《孙子兵法》是我们国家现存最早的古代兵书,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两千多年来,它不仅在中国流传广远,甚至在日本、朝鲜等历史上的汉语文化圈国家里,也有广泛流传。

不光如此,据说这本书还传播到了欧洲、北美,直接成为了一本世界级的经典读物。

虽说《孙子兵法》的传播得这么广,但是平心而论,这本书其实不算好读,您别看它一共只有13篇,总字数不到6000字,但是书里包含的深意可是多层次的。

要想参透这本书,领悟出表面意思下的多重内涵,不下苦功夫是万万不行的。不信您就想想电视剧里的高启强,一本《孙子兵法》都翻烂了,才领悟到其中的谋略。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6)

图片来源:《狂飙》剧照

说实话,《孙子兵法》,读完很容易,读懂很难。那么这本书里包含了怎样的玄机?这么难读的书,为什么还能传播得这么广呢?

一战成名 著书立说

既然要聊《孙子兵法》,我们总还是得从这本书的作者开始讲起。

大家都知道,《孙子兵法》的作者,普遍的观点认为,是春秋时代的军事家孙武。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7)

孙武画像

孙武是齐国人,然而真正让他一展才华的却并不是齐国,反而是南方的吴国,为什么呢?

原来,在孙武生活的那个年代,齐国的国政很混乱,几个大家族打来打去,社会相当不太平。

前面咱们提了,孙武家是齐国贵族,自然是很容易被这种混乱的政治波及。为了躲避内乱,孙武选择了离开家乡,南下去了南方的吴国,盖了个草庐隐居了起来,一面安心读书,一面专心钻研兵法。

这段隐居期间,孙武无意间救了一个人,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伍子胥,他当时从楚国逃难出来,中途遇险,幸而被孙武搭救,两人通过交谈,发现相当对脾气,就此结成了生死之交。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8)

在这之后,伍子胥投奔了吴国,帮助后来的吴王阖闾hé lǘ顺利登上王位,他也因为辅佐有功,被吴国封了个大夫的官职。

当官不忘好兄弟,伍子胥很快就向吴王推荐了孙武,孙武也就此得到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在当年,吴国最大的敌人就是西边的楚国,所以在见到孙武之后,吴王阖闾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能灭了楚国,解除吴国面临的威胁?

孙武也是毫不犹豫,当场就提出了一个三步走的战略。简单来说,就是先让吴国变强,再让楚国变弱,最后一战定胜负!

可能有人会说了,这个战略,听上去也忒简单了,我也说得出来啊!

您要知道,孙武的这个战略,就跟他留下的兵书一样,看上去很简单,其中的门道可是多了去了。

您比方说,让吴国变强,怎么变强?至少要建城池、存粮食、征兵、训练、打造兵器,从军队组建到后勤保障,必须做到全覆盖,这还简单么?

同样的道理,要让楚国变弱,怎么个变弱法?要派奸细扰乱楚国内政,让楚王沉迷享乐不管国家大事,还要派军队在吴楚边境骚扰,让敌人疲惫,士气下降等等,这里面弯弯绕的门道是不是多了去了?

总之一句话,孙武为了让吴国能够击败楚国,制定出了一整套全方位立体化的军事战略。

公元前506年秋天,吴国和楚国的决战最终爆发了。

这一仗,可是从周朝以来,规模最大、战场最广、战线最长的一次战役,史称叫柏举之战。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9)

在这场战争里,孙武证明了他不光是一个卓越的战略家,他还是一位有着出色临场指挥能力的战术家。

在当时,吴军3万迎战楚军20万,人数对比差距极大。可即便如此,孙武充分利用自己的谋略,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通过打运动战,避实击虚、出奇制胜,硬是把楚军杀得惨败。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10)

这场以少胜多的柏举之战,也就此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靠着孙武的辅佐,吴国走上了强大,可这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就是让吴王阖闾变得骄傲自满、专横跋扈。

眼看吴王变成了这幅模样,孙武心灰意冷,他打了个报告,申请了归隐田园,又跟当年他从齐国逃出来的时候一样,修了一个草庐,专心读书。

可是和当年不同之处在于,在这次隐居中,孙武将自己多年来的战略战术进行了总结,编写成了一本包含13篇的兵法书,这便是后世著名的《孙子兵法》。

畅销数千年,各国都追捧

在《孙子兵法》中,不光有指导作战的内容,更多的是对国家战略的规划。

正因为包含了战略和战术两方面的内容,使它不仅影响了中国,还传播到了朝鲜、日本乃至于欧洲、美国。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11)

那么,这本书最初又是怎么从中国传出去的呢?

说起《孙子兵法》在国外的流传,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日本率先引进了这本书。

这里面的原因,不光因为日本是中国的邻国,也因为在历史上,它与中国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大家都知道,在唐代,也就是日本历史上的奈良时代,曾经派遣了大批的留学生到中国,他们除了在中国学习工作,同时也大量收购中文图书,以便将来带回国。

根据史书记载,公元734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在中国留学了17年的日本学生吉备真备,历尽艰辛回到了祖国。

回国前,他把唐王朝赏赐给他的所有钱财珍宝,全部用来购买了图书,这里面就包括了《孙子兵法》。

由此推算,《孙子兵法》传入日本,到今天已经将近1300年了。

随着吉备真备把《孙子兵法》带回了日本,在日本国内的武士阶层中,兴起了一股“孙子”热。

在那以后的日本武士们,都以拜读过这本书为荣,也不管自己是不是真读懂了。

这里面可是有无数例子可以证明的,您比方说,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军阀武田信玄,行军打仗时总是打着一面绣着“风林火山”4个字的军旗,这风林火山的说法就是从《孙子兵法》里来的。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12)

我猜测,武田信玄打着这么一面军旗,主要还是为了恐吓对手——看看,爷可是读过《孙子兵法》的!敢跟我打仗,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了,除了类似武田这种以吓唬人为主的读者,日本也还是有一批读书人,认认真真地对《孙子兵法》进行了钻研,还由此产生了一大堆研究孙子的流派,像什么甲州派、越右派、北条派、山鹿派、长沼派等等,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孙子兵法》进行解读,也写出了一大批研究著作。

实际上,在日本不光武士追捧《孙子兵法》,连忍者们都是这本书的死忠粉。

可能有人会问:诶?这忍者不就是搞暗杀的吗?兵法对他们有什么用?

这真不是我瞎说,忍者在日本历史上是一种特殊职业,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间谍,他们主要负责情报刺探、暗杀、破坏等行动。

他们主要依靠的技术,被称作是忍术,而在日本忍术的权威著作——《万川集海》中,专门借鉴《孙子兵法》的方式,把忍术分成了权谋、形成、阴阳、技巧等几个部分,还根据《孙子兵法·用间篇》的内容,编写了整套的间谍情报技术体系,包括战斗、制造混乱和收集情报等等。

进入近代以来,日本人又把《孙子兵法》推广到了商业领域,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像是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井深大等人,在他们各自的著作中,都会提到《孙子兵法》对自身的影响,有人甚至直接声称,自己能够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孙子兵法》是不二法宝。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点评一句,日本人对《孙子兵法》的喜爱,那真是深入骨髓的,他们的观点就是:甭管您是什么出身、做什么工作,读一读《孙子兵法》吧,里面的内容总有一款适合您!

除了在亚洲地区广泛流传外,《孙子兵法》在欧洲和美国,也有不小的影响力。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13)

美剧里也有提及

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在北京的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把《孙子兵法》翻译成了法文,传到了欧洲。

大约在1772年前后,这本翻译过去的《孙子兵法》,和其他一些中文典籍在法国出版。出版之后反响非常强烈,据说连著名的法国军事家拿破仑都曾经读过。

或许,拿破仑之后能够打赢那么仗,保不齐真是受了《孙子兵法》的影响呢。可要我说,拿破仑八成也是没把这本书读透,否则他就不至于在滑铁卢败得那么惨了。

《孙子兵法》适用多行业

说了这么多关于《孙子兵法》的产生与流传,我想跟您再聊一个深一点的话题,那就是,这本影响巨大的古书,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前面咱们说了,《孙子兵法》主要包含了战术和战略两大部分内容。

战术的部分好理解,包括了如何行军、如何布阵、如何用火攻等等。

这本书真正重要的部分、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其中的战略部分。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14)

换句话说,一个好的战略,将会是打赢一场胜仗的基本条件,那么关于这一点,《孙子兵法》里是怎么说的呢?

在《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篇》里,孙子这样写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就是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国家的死生存亡,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

既然战争如此重要,那么作为一个国家的决策者,该怎么去面对和处理它呢?

在这个问题上,孙子也给出了一套可以照搬的方法,那就是依照五个基本原则去应对,分别是道、天、地、将和法。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15)

孙子所说的“道”,指的是人民和统治者之间的想法与态度是否一致。

如果是一致的,那么战争就拥有了胜利的基础;如果两者是不一致的,你要打的战争不是人民想要的,那就万万不能轻易开战,否则不仅会失去人心,这仗到最后,也一定打不赢。

结合一下这些年全世界发生的局部战争,您品品,是不是这个道理?

至于第二项和第三项基本原则——天和地,孙子更多想表达的是对自然环境的遵循和利用,要开战的时候是什么季节,会具备怎样的影响,你准备作战的地点选在了哪里,有哪些特点可以利用,总之一句话,天时地利都要摸清楚,确保让优势在自己一边,劣势在敌人一边。

实际上,孙子非常注重对地形地势的利用,他后面专门用了《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三个篇章来解释这个问题,强调什么样的地势是非常不利的,要尽可能地避免,如果你落到了这样的地形去打仗,那就是必输无疑死路一条。

孙子提出的第四项基本原则,是将,也就是带兵打仗的人。

孙子给名将列出了5个标准,分别是“智、信、仁、勇、严”,也就是说,将领要有相当的智慧,要得到士兵的信任,还要有同理心,要能够关怀、关照跟你一起打仗的人;

再来,既然到了战场上,你不能胆怯,不能害怕,一定要勇敢;

还有,带军队必须要有纪律,必须要严格,这些就构成了作为一个将领的基本条件。

至于孙子提出的第五个原则——法,涉及的则是军队的编制、管理方式和后勤保障。

如果我们对孙子的这5个原则进行总结,那不难发现,早在2500年前,他就已经把战争爆发前可能存在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全都考虑到了。

更为难得的是,孙子的这种全方位的考虑,是完全可以平移到其他行业和领域的。

前面咱们也提到了,许多企业家把《孙子兵法》奉为经典,恰恰是因为这种对战争的全方位规划,完全可以应用在商业竞争中。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16)

您比方说,您要开个公司,开公司的时机、买卖什么商品、面对什么样的市场环境,这不就是孙子说的道、天和地吗;

至于用什么人负责经营,给公司建立什么样的规章制度,对应的不就是所谓的将和法吗?

当然了,这只是我一个业余读者的粗浅理解,估计那些企业家们,研究得还会更加深刻。

是国学经典,亦有哲学智慧

虽然《孙子兵法》讲了许多如何进行战争的内容,可是纵观这本书,最核心的思想其实却是教人如何去避免战争。

为什么一本教人打仗的书,大力鼓吹的却是如何做到不打仗呢?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17)

在《孙子兵法》的《谋攻篇》里,有这么一段名言,叫做:“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后面还有什么:“全旅为上,破旅次之。”等等。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说,和别的国家作战,保存对方的国家比灭了它要强;保存对方的军队比消灭了它要强,以此类推,最后,孙子给出了自己的结论:“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你能够百战百胜,算你有能耐,但绝对不是你最好的选择,能够做到不战而胜,那才应该是你的最优选。

那孙子为什么会给出这样一个观点呢?

按孙子的想法,战争就是一把双刃剑,你跟别人死磕的同时,也在消耗自身的实力,大部分战争打到最后,结果都是两败俱伤,即便你最后赢了,可是也已经元气大伤。

所以孙子认为,动用军队实际去打仗,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作为一个统帅,他真正要做的其实是“全”。

要能够通过制定周密的策略,打造出一种场外优势,最终做到不通过战争也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当然了,这世界上有些战争是被迫的、不是你主动选择的,那该怎么办呢?

面对这一点,孙子的答案是:在自己足够强大前,要韬光养晦保全自己,还要妥善谋划避免作战。

如果真的不得不开战,那也要精心调度,确保对敌人形成局部优势,取得阶段性胜利,再把这一个个阶段性胜利累加,最终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18)

要做到上面的的这些,真正重要的是要有一位合格的统帅,孙子坚信,一个好的统帅就是国家的辅佐,如果辅佐得周密,国家就会强盛;反之,国家必定会走向衰落。

总结起来,贯穿了整本《孙子兵法》的核心,就是一个词——策略。

有了一套好的策略,就可以让我们在战争或是商业竞争中占得先机,规划好我们的每一步行动;否则的话,就会让我们陷入一团混乱。

当然,如果从今天的眼光去看,孙子还是有他的局限性的。

比如,他在强调策略的同时,对执行力的问题选择了避而不谈。可我们都知道,规划定得再周密,不能落实也是白搭;

况且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达成的效果也未必能够符合最初的设计。

反观过去那些号称从《孙子兵法》中受益匪浅的人,多是把策略和执行同时做到了位,才能够实现最终的成功。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19)

好了,跟您聊了聊《孙子兵法》的诞生和大致内容,这到底是不是一本有用的书,说到底还是那句话:谁读谁知道。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20)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高启强看了孙子兵法后的转变(不是谁都能像高启强那样读完孙子兵法就狂飙的)(21)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