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打电鼓是用什么鼓(一通鼓到底多长时间)(1)

看古人的文学演义或者是古装历史剧,其中描写与战争有关的场面,经常会出现一个词,叫“一通鼓”罢怎么怎么的,你是不是脑子里就有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个计时单位到底是多长时间呢。

学打电鼓是用什么鼓(一通鼓到底多长时间)(2)

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

这是《说文解字》中的话,鼓从最开始的甲骨文来说,是一个会意字,就是一个人手持鼓槌,击打立在地面的一只架在鼓架上的鼓。

鼓是打击乐器,由于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越雄壮而传声越远,所以很早是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这里的夔指的是鳄鱼,是取鳄鱼的凶猛习性以壮鼓声。

学打电鼓是用什么鼓(一通鼓到底多长时间)(3)

一通,量词,古代以擂鼓三百三十六槌为一通。

这是词典上说法,我又上网查了查,想看一通到底是多少时间,没想到关于一通鼓的记载真是太少了。

清代福格《听雨丛谈》卷七“三通”引《卫公并发》云:“(古)以鼓三百三十六槌为一通。鼓止角动……。今京师戏园中未开场之先,击锣鼓二次,曰打头通、二通,应是此义。”


1这里的“一通鼓”记录是敲打336下。

明杨慎 《丹铅总录·琐语》:“鼓三百三十槌为一通,鼓止角动,吹十二声为一叠,故 唐 诗有叠鼓鸣笳之句。出《卫公兵法》。

2这里的“一通鼓”记录的是敲打330下

《文献通考》上说:“军城及野营行军之外,日出没时挝鼓千槌,三百三十三槌为一通;鼓音止,角音动,吹十二首为一叠;三角三鼓而昏明毕。

3这里的“一通鼓”记录的是敲打333下

唐代李靖著的兵法《李卫公问对》中解释:一通鼓计三百三十三下,三通鼓就是九百九十九下。

4这里的“一通鼓”记录的是敲打333下

清代长洲褚人获《坚瓠集》有关晨昏钟鼓条的记载:一通是三十六声。他举出台州的打击方法:“前击七,后击八,中间十八徐徐发,更兼临后击三声,三通奏成一百八。”但声之缓急节奏,各处不同。

5这里的“一通鼓”记录的是敲打36下

庞子博先生:三十六棒为一通鼓。六六三十六,六在洛书里指乾金,代表承天之命。孔子教训弟子时,就说过“鸣鼓而攻之”,敲着鼓去打他,这其中有替天行道的意思。

6这里“一通鼓”记录的是敲打36下

前四种记载一通鼓的是330-336下,按一下一秒算,那差不多是五分钟左右时间;而后两种明显短了很多,只有半分钟时间。

区别如此之大,那只有再找资料验证下,那就是看看一通鼓的时间能做什么事。

《三国演义》:“关公更不打话,举刀便砍。张飞亲自擂鼓。只见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

学打电鼓是用什么鼓(一通鼓到底多长时间)(4)

关羽一通鼓未尽斩杀蔡阳,蔡阳做为曹军先锋,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还敢来找关羽寻仇,再草包应该不至于不到一分钟被干掉吧,况且张飞给关羽的时间是三通鼓的时间,而关羽为了明志用了不到一通鼓的时间。我觉得的交锋从远距离到近身搏斗最起码得五分钟左右吧。

魏晋南北朝时,陈庆之攻打荥阳,乃亲自擂鼓攻城,只一通鼓,梁军便悉数登城。勇士宋景休、鱼天愍首先登上城墙,梁军相继而入,遂克荥阳。

这一通鼓最起码也得五分钟,毕竟城墙那么高,半分钟除非飞上去。

清代才子李调元,三通鼓尚未过半,就写了一首诗:瀚海无春色,沾衣总是沙;驼铃沉旷漠,随梦到天涯。

不到两通鼓的时间,从构思到写下来,一分钟的时间就是曹植来了也半不到,所以一通鼓五分钟左右还是比较靠谱的。

综合来说,一通鼓敲打333下应该比较正常,也就大约5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