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韵风月,奇石吐云烟

石灰岩经过千百年地质变化而成

形成瑰丽多姿的象形花纹

云南第一奇石图(美丽云南第二季)(1)

(大理石)

大理石凭借其特有的多姿多彩的纹路

自古以来就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现如今,依然能够在各个角落里

发现它独特的美丽

大理石因盛产于云南大理而得名

亦称"滇石"或"文石""苍石"

是云南点苍山特有的奇石

云南大理是我国

最早开采大理石的地方之一

石因地而得名,地因石而生辉

早在唐代

大理地区就开始了大理石的开采

唐代杨奇鲲的《岩嵌绿玉》载

"天孙昔滴下天绿,雾鬓风鬟依草木

一朝骑凤上丹霄,翠翘花钿留空谷

这是最早吟咏大理石的诗歌

明刘文徵在《滇志》中记载

若夫点苍石,白质而玄文

日月、云林、山川、鸟兽之形

善画者不能图

疑若地下有匠心者为之

云南第一奇石图(美丽云南第二季)(2)

(文峰桥)

据明嘉靖《大理府志》载

"唐李德裕平泉庄醒酒石即此产也"

元代时,虽也有"磷磷石屏上

浓淡树中分"之诗

但真正流传到我国北方

并传至海外

却是明代以后的事

由于古代科技、交通的欠发达

大理石的开采、运输极其困难

因此大理石在古代

便成为的财富与权贵的象征

云南第一奇石图(美丽云南第二季)(3)

(大理石制品)

明朝时期,大理石的开发已很兴盛

至明末清初

大理石已作为一种

蜚声海内外的艺术珍品而广受人们喜爱

现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

大理石逐渐普及

大到故宫里的春夏秋冬四级围屏

人民大会堂云南厅里的孔雀座屏

小到寻常百姓家里的桌椅、屏风

已经随处可见它的踪影

品类多样

以大理石的品种划分

命名原则不一

大理石通常按照

地质成因、有无花纹、主体色调

单层厚度、结晶粒度

硬度等方法进行分类

大理石品种的名称

是以颜色、花纹、质感和产地来命名的

云南第一奇石图(美丽云南第二季)(4)

(大理石)

大理市生产的大理石主要有三种

一为苍白玉,取产于苍山

晶莹洁白,娟秀素雅

熠熠生辉,光泽照人

二为云灰石, 又称"水花石"

因石面灰黑色花纹

似涟漪荡漾而得名

主要也用于建材

和制作构图精美的天然石画

三为彩花石,主要用于观赏

依其纹理色调不同

又分为春花、秋花

"金镶玉"、水墨花等数种

其中"金镶玉"花纹黄绿相间

绿色花纹边缘渲染着道浓艳的金黄色边沿

如同晚霞夕照,瑰丽多彩,十分稀贵

水墨花墨分五色,酷似水墨国画

且有明显的米点笔触

号称"大理石之王"

工艺精湛

大理石除了运用在建筑和建材之外

也不乏很多精美绝世的艺术佳作

大理石画和大理石雕

便是其中的两大瑰宝

传统与西洋的各类绘画样式

在大理石画中都可找到

大理石画纯天然形成

美在天然

美在毫无人工的雕琢

美在人工无法模仿的奇秀和谐

风格多变,气象万千

个性鲜明,品位高雅

珍惜罕见,独一无二

每一幅都是天赐孤品

世间惟一,不可再生

云南第一奇石图(美丽云南第二季)(5)

(大理石制品)

每一幅石画都处于

源远流长的天然石文化中

远在 1000 多年前

南诏就曾将其作为贡品进呈唐朝皇帝

此后,大理石成为知识阶层

和上流社会的普遍审美对象

雕塑可以看作是世界上各种事物的缩影

石雕作为雕塑作品中的一大门类

大理石雕有着重要地位

大理的剑川

可谓是大理石雕文化的聚宝盆

剑川满贤林千狮山

根据岩石自然环境

群狮布局不同、动静各异

栩栩如生,雄伟壮观,令人震撼

每一个角落都是永不枯竭的艺术生命

大理石名扬天下

大理石传统制作技艺

一直在民间世代传承

它是大理各族人民

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云南第一奇石图(美丽云南第二季)(6)

(雕刻大理石)

苍山之石,腻如切脂

白质黑章,有山川云物之状

正如《徐霞客游记》记述

北一方如远山阔水之势,其波流潆折

极变化之妙,有半舟置尾烟汀间

南一方为高峰叠嶂之观,其氤氲浅深

各臻神化,鬼斧神工,妙在天成

大理石正期待与你的邂逅

END

相关信息

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美丽云南》(第二季)由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品发行,北京中外名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摄制,已陆续在百度等网站及各新媒体平台播出,敬请大家关注搜索"云南地方志"名称注册的腾讯微信公众号、腾讯企鹅号、新浪微博账号、头条号、抖音账号等图文社交媒体、视频门户网站、视频平台观看,也可以在百度搜索"美丽云南",进入百度百科词条(秒懂全视界)在线观看完整视频,还可以关注搜索以"美哉云南"名称注册的大鱼号、爱奇艺号、网易号、搜狐号、优酷视频门户网站和微视、美拍、快手、最右、秒拍等平台观看。

云南第一奇石图(美丽云南第二季)(7)

云南第一奇石图(美丽云南第二季)(8)

云南第一奇石图(美丽云南第二季)(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