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被上司无故开除逆袭(实习生点个赞就被开除)(1)

文|笃鲜

湖南广播电视台最近报道了一桩奇葩事——

12月15日,湖南拙燕仓物流有限公司工作群里有员工质疑工资发放不合理,双十一期间上夜班竟然被倒扣钱,有两百多名员工给这则消息点了赞。结果到了第二天,一些点赞的在校实习生被公司开除。面对媒体追问,该公司有关人员始终强调被开除的人“与公司价值观不符”。

事情不大,但信息量不小。首先,引发争议的“倒扣钱”是怎么回事?夜班工作不符合人的正常作息规律,很多地区都出台规定,明确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员工夜班津贴。物流公司需要员工在购物节期间上夜班可以理解,但公司本该给员工合理补偿,不补反扣实在难以用常理解读。对此,公司最好不要一口一个诽谤,而是给出解释,让大家看看是否存在隐情,别冤枉了任何一方。

其次,不论“倒扣钱”的质疑是否成立,点赞的人为什么被开除?对于不同意见,用人单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情况说明就好。随随便便把人开除,不仅于法无据,也暴露了企业价值观的扭曲:既然员工表达观点、争取权益是与价值观不符,那什么与这家公司的价值观相符,恐怕不言自明。

实习生被上司无故开除逆袭(实习生点个赞就被开除)(2)

值得玩味的是,提出质疑的老员工没有被开除,签了劳动合同的点赞员工也没被开除,被开除的只有实习生。原来,开除谁和价值观没有必然联系,涉事企业只敢对实习生耍威风。或许,企业管理者这样做是在杀鸡儆猴,通过开除实习生来警告正式员工?欺软怕硬,思之令人发笑。

进一步而言,这件事也反映了实习生权益保障不够到位的现状。今年5月,中国之声报道了江苏某技术院校强制学生在指定工厂实习,学生被迫长期加班而且薪酬很低,学校从中抽取回扣。种种问题背后,存在着实习生身份之困。毕业实习已经成为大多数学校必修项目,在校生的实习相较于工作更偏重于教育。学生无法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很容易被当作廉价劳动力来压榨。

有必要督促各方重视实习生权益。此前,广东、江苏等地出台文件指导实习工作,规范实习协议内容、指明维权渠道等做法值得推广。聚焦到“点赞被开除”事件,实习生不妨以实习协议为依据,根据合同法来追究企业违约责任。反过来讲,漠视实习生和正式员工权益、听不得不同意见的用人单位,势必难以吸引更多人才,更不用说发展进步。

【作者】 王梓佩

南方评论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