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为什么会被杀 明世宗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1)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的历史当中,在繁荣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惊天危机,可能会对于一个王朝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例如在西晋成立之初,国富民强,甚至出现了一个盛世——太康之治,但是在盛世的背后却隐藏着无数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加之没有及时处理,最终西晋如昙花一现,匆匆灭亡。

同样的,号称大明中兴之主的明世宗,在他在位期间就曾经爆发过严重的边疆危机——哈密危机。

幸运的是明世宗果断的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完美的化解了这一场危机,明世宗究竟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解决这一个社会痼疾的呢?

明世宗为什么会被杀 明世宗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2)

一:盛世危机,中兴背后的痼疾

1:权臣辅政,朝纲败坏

明世宗在继位之初表现出过人的政治才能,不仅仅迅速的稳定了混乱的局势,而且还使得大明王朝焕发出一股新机。

当时中后期的明世宗却表现出日益昏庸的一面,不仅仅长达二十余年不上朝,而且还痴迷长生不老。更重要的是明世宗大肆任用权臣、奸臣,将原本清明的朝廷弄得乌烟瘴气。

据《明史》当中记载明世宗中后期以后的腐化生活称:"其时宗庙、万寿宫灾,帝不之省,营缮益急,经费不敷,乃令臣民献助;献助不已,复行开纳,劳民耗财,视武宗过之。"

盛世危机慢慢显现。

2:南倭北寇,边患严重

明世宗时期危机的表现,还在于明世宗时期日益严重的边疆危机。在明世宗时期,不仅仅南方的倭寇为非作歹,使得东南沿海一带的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而且在北方也有严重的寇边危机,其中不仅仅有瓦剌等老对头,而且东北的女真等民族也开始壮大蠢蠢欲动。

明世宗为什么会被杀 明世宗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3)

据《明世宗实录》当中记载称:"敌阳引满内向,而别遣精骑从间道溃墙入。汝孝兵溃,遂大掠怀柔,围顺义,抵通州,分兵四掠,焚湖渠马房。畿甸大震。"

北疆的边患问题已经蔓延到京师,由此可见明世宗时期边疆问题的严重性。同样的 不仅仅在东北部边患问题日益严重。

而且在西北地区,明王朝的统治也开始变得摇摇欲坠,其中就集中表现为哈密危机,,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哈密危机是如何动摇明王朝的统治的。

二:西北危机,哈密阴云

1:巩固西域,设哈密卫

在了解哈密危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明王朝西域重镇哈密卫的设立,在明成祖时期,曾经五次远征蒙古,而且还向西开拓了,西域地区。

据《明史》当中记载称:"迎护朝使,统领诸番,为西陲屏蔽",明成祖出于巩固西域的目的,设立了哈密卫,用西域部落的首领担任哈密卫长官,并且成为了惯例。

明世宗为什么会被杀 明世宗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4)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哈密卫的作用也由巩固西域变成了大明王朝的负担,特别是到来明世宗嘉靖年间,哈密危机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明王朝在西域的统治。

2:西北烽烟,周边部落蠢蠢欲动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原本和平的哈密卫接连遭受了来着周围部落的袭击战争的阴云笼罩在哈密卫的上空。

哈密卫地处西北边陲,和中原腹地所截然相反的是哈密卫所处的地区民族成分极其复杂,民族问题突出。

据《明史》当中记载哈密地区的乱象称:"乘隙袭破其城,大肆杀掠,王母率亲属部落走苦峪,犹数遣使朝贡,且告难"除此之外,哈密地区的实际掌控者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战争一触即发。

明世宗为什么会被杀 明世宗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5)

3:惊天噩耗,哈密失守

随着明王朝的不作为以及难作为,哈密地区的局势再度恶化,哈密地区的叛军首领癿加思兰一路高歌猛进,直接完全占领了哈密地区,明王朝失去了西北地区一块主要的屏障。

据《明史》当中记载称:"罕慎纠罕东、赤斤二卫,得兵一千三百人,与己所部共万人,夜袭哈密城破之,牙兰遁走;乘势连复八城,遂还居故土"。

由此可见哈密地区已经完全变成了周边部落的"后花园"以及"补给站"西域地区的局势彻底恶化。

但是不久之后明王朝不派一兵一卒就顺利了平定了困扰明王朝数十年的哈密问题,其中明世宗是这样翻云覆雨,利用权谋解决这个痼疾的呢?

明世宗为什么会被杀 明世宗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6)

三:明世宗如何有效的解决边疆的哈密危机

1:多管齐下,对施加吐鲁番势力施加压力

首先,大明帝国的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而作为西域小国的吐鲁番势力居然敢公然进攻明王朝承认的合法的哈密卫。

并且将明王朝册封的首领赶出哈密卫,这对于维护天朝上国的颜面而已自然是极其不利的。明王朝对于吐鲁番势力的使臣表现出强硬的一面。

《明会典》当中记载明朝对于吐鲁番势力的态度称:"先已降敕,今若再降,有伤国体,宜令海等自遣人往谕,逐其贡使,闭嘉峪关"

明王朝态度异常强硬要求吐鲁番势力立刻归还所占领的土地,而吐鲁番势力在明王朝没有讨到好处,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唾手可得的领土,双方便陷入了僵持。

明王朝一方面也紧锣密鼓的调遣大军,布局在西域一带,一方面通过外交手段给吐鲁番势力施加持续的压力,关闭嘉峪关,断绝与吐鲁番势力之间的贸易往来。

明世宗为什么会被杀 明世宗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7)

今早出口吐鲁番势力所需要的一下物资。后来吐鲁番势力不得以进攻明朝疆土,但是这无疑说螳臂当车的行为,最终以失败告终。

据《明史》当中记载称:"初,吐鲁番败遁,都指挥王辅言速檀满速儿及牙木兰俱死于炮,九畴以闻。"

最终,明王朝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将吐鲁番势力逼回了谈判桌之上,断绝了吐鲁番势力割据一方的念想,回到了成为大明帝国藩属的路上。

2:允许吐鲁番势力朝贡,成为正式的藩属国

在我们的正常认知当中,成为藩属国一个屈辱的事情,意味着这个民族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要以宗主国马首是瞻,在各方面都受到严重的制约。

但是在明朝时期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周围的国家纷纷以成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为荣,以争取到朝贡为主要目的。

其中的原因在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为了展现天朝上国的威严,下令各个附属国的朝贡贸易以薄来厚往为原则。

《明太祖实录》当中记载朱元璋对周边国家的优惠政策称:""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

明世宗为什么会被杀 明世宗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8)

在明朝的优惠政策条件之下,周边的国家从中获取了大量利益,维持明朝的朝贡贸易也逐渐走向巅峰。

在这样的背景之前,吐鲁番势力之所以会不择手段的夺取哈密卫,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引起明王朝的注意,最后将其发展成为藩属国。

而明世宗也洞察到了吐鲁番势力的这一个目的,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哈密危机,明世宗最好的办法就是满足吐鲁番势力的这一个要求。

最后吐鲁番势力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朝贡贸易的特权,哈密危机解决了一大半。

3:开发嘉峪关,和西域友好通商往来

如果是朝贡贸易的实现满足了吐鲁番势力贵族势力的需求,那么明世宗开发嘉峪关,和西域各势力开展友好通商往来则满足了吐鲁番中下层百姓的利益需求。

明世宗为什么会被杀 明世宗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9)

众所周知,西域地区资源贫乏,对于产自中原的茶叶、盐等有着巨大的需求,但是明朝关闭通商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变相的迫使西域各国反对。

而这也是吐鲁番势力侵犯哈密卫,引发哈密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所在。而明世宗也敏锐的洞察到了哈密危机持续数十年之久的原因。

因此明世宗在允诺吐鲁番使臣开放朝贡贸易的同时,还允许开发嘉峪关,让中原和西域之间开展友好的贸易往来。

使得在满足西域各国百姓的日常需求的同时,还加深了两地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的避免类似于哈密危机重现。

明世宗为什么会被杀 明世宗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10)

四:结语

明世宗时期可以说是大明王朝的一个中兴时期,但是盛世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社会危机,其中哈密危机就是代表之一。

在西部面临彻底糜烂之际,明世宗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方式,暂时的稳定住局势,之后又洞察到吐鲁番势力的需求。

因势利导,开发嘉峪关通商贸易,允许吐鲁番势力参与到朝贡贸易当中,不费一兵一卒彻底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参考文献:

《明世宗实录》

《明史明太祖实录》

文/史海观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