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前,人们有种情怀叫“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如今由于疫情反复,人们的出行多多少少受到限制,更多人选择周末去城市的周边透透气儿,也顺势催生了一波“露营热”。

在各大社交网站上人们纷纷打卡网红露营地、晒出美照,收获了许多热度。

帐篷、篝火、烧烤、折叠桌椅……这些美好画面让居住在城市的人们爱上了野外露营,让亲近自然成为一种解压方式。甚至不少国内综艺节目也打出了明星户外城市近郊露营真人秀的招牌,颇受观众欢迎。

国外沉浸式房车露营(开着房车去露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也有更多人选择开着房车出游,成为国内一种新潮流。房车自驾不仅有效避免人群聚集,还能最大限度保障自己居住地方的卫生安全,隔绝病毒传播。全家人还可以带上自己心爱的宠物一起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其实,这种房车自驾的度假方式在欧洲由来已久,尤其是德国人和荷兰人,他们可以说是欧洲典型的“房车民族”。在欧洲,不仅有着非常完善周到的露营地运营体系,提倡环保的欧洲人也把无痕露营的概念贯彻到每个细节上。

现代房车出游兴起于工业革命后期,如今收费营地已成欧洲的成熟产业

“一路向前的身影,谁能告诉你此行何方?”这是德国诗人盖贝尔的诗歌《吉卜赛生活》中的名句,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非常喜欢这个四海为家的民族,还以此诗为歌词谱写了一首合唱作品。

“14世纪吉卜赛人初到欧洲,拉着大篷车四处流浪,居无定所。累了就原地支起帐篷,饿了就在野外生火做饭。如果说大篷车是现代房车的雏形,那吉卜赛人则是露营鼻祖。

公认的现代露营之父是来自伦敦的裁缝托马斯·海拉姆·侯汀。1853年,9岁的他和父母乘坐马车穿越美国大草原,一起沿着密西西比河沿岸旅行了数周,他对露营的热爱也被唤醒。回到英国后,他根据自己的户外生存经验写了一本书,也是世界上第一本《露营者手册》。

现代意义上的房车出游最早兴起于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后期。1885年,英国人戈登·斯台普斯发明了第一辆名为“流浪者”的豪华旅行马车。英国人对这个新式“大篷车”非常热衷,以至于在1908年引入汽车后不久,欧洲第一个房车俱乐部就成立了。

与此同时,德国人更崇尚亲近自然。1901年德国学生卡尔·费舍尔发起了名为“候鸟”的运动,许多徒步俱乐部纷纷成立,大多数成员都是周末外出郊游的年轻人。没有父母的叨扰,背着吉他和好友结伴而行,年轻人在户外野炊、在帐篷里过夜,在大自然里无拘无束地享受着对生活的掌控感。后来其他欧洲的年轻人也效仿起德国的露营者,越来越多的人在农场旁或小河边搭起了帐篷,在湖面上泛起了小船。

国外沉浸式房车露营(开着房车去露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一战后,欧洲经济复苏,普通人也能够负担得起度假的开销,在户外露营野餐是当时最经济实惠的休闲活动,因此格外受到欢迎。人们还发明了羽绒睡袋和充气床垫等户外用品。

世界上第一辆机动房车发明于1931年,据说是起源于一个爱情故事:德国女画家弗里德尔·埃德尔曼的未婚夫叫阿里斯特·德斯勒夫斯,是一名当地有名的滑雪杖制造商。因为阿里斯特的工作性质需要不断出差,相爱的两个人聚少离多。于是弗里德尔想了一个办法,建一个可以移动的房子,这样她就既可以陪他出差,也可以随时画画。未婚夫很快实现了她的愿望,建造了一个有三张床和一个升降屋顶的“拖挂车”,这项发明也催生了德国专门生产房车的德福房车公司。

1970年代初欧洲经济飞速发展,汽车成为中产家庭的标配,加上法定节日等得到广泛推行,一家人开房车去露营地度假开始大规模走入普通百姓家庭。到了21世纪初,户外露营在欧洲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完善成熟的产业。各国的收费营地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竞争之下,营地服务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房车位、帐篷营位等基础设施,还包括游泳池、迷你高尔夫、儿童乐园和餐厅酒吧等娱乐设施。

房车起源于德国,迅速普及到欧洲甚至全世界。自1962年起,德国杜塞尔多夫市每年都会举办世界最大的汽车露营及房车展览会,全欧洲数万名露营爱好者会不远万里地自驾房车慕名而来。房车的类型也不断推陈出新,在最基本的拖挂式和自行式房车基础上,又增添了可折叠式和皮卡驼背式房车。通常情况下,只要车的重量不超过3.5吨,一般的驾照就能开。房车的价格也从几万至上百万欧元不等,据说2022年最贵的奢华顶级配置房车可达650万欧元。

德国、荷兰、英国、瑞士,谁是欧洲露营的高级玩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欧洲已经发展成为真正的露营天堂。据2021年最新统计,在欧洲开放式露营地拥有量排列前四的国家分别是法国、英国、德国和荷兰,基本都有两三千个正规成熟的露营场地。

无论是在北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夏季,还是在南欧亚平宁山脉的秋日;无论是在东欧松树林中的家庭度假屋,还是在北海或波罗的海沿岸——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风景优美的露营地。不同国家也在各自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下衍生出各有特色的露营方式。

国外沉浸式房车露营(开着房车去露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3)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国外沉浸式房车露营(开着房车去露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4)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国外沉浸式房车露营(开着房车去露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5)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在欧洲露营也有“社交属性”,可以与陌生人迅速成为好友

在欧洲,露营跟滑雪一样,都具有社交属性。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去接近大自然,无论是面对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大家都会卸下心防、无话不谈。

和城市里的居民区一样,房车营地也有左邻右舍。不同之处在于,城市里面邻里之间很少往来,甚至不知道对门住的是谁。而宁静的大自然让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也不自觉地拉近了许多。尤其是一到做饭的时候,邻居做什么菜,喝什么酒彼此都能看得见。虽然房车厨房里面有炉灶,但是很多人习惯自己带一个小煤气灶,在草地上支起摊子,一边做饭一边聊天,聊得兴致正浓就索性互相邀请,聚在一起用餐。我的中国朋友每次拿出筷子的时候,总会被其他好奇的露营客围观,这样一来二去,当房车再次上路时,大家已经成了朋友。

露营地也是小孩子的乐园,一帮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一起学滑轮车、骑自行车,结伴去游泳。年纪大一点的孩子早上会去帮家里人买面包准备早餐,吃完饭也会帮着父母收拾碗筷、清理卫生。朋友的男友告诉我,他从小就跟着父母出来露营。以后如果有孩子了,也会带着宝宝继续去露营,这是一种家庭传统,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传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疫情期间营地的占用率被要求控制在50%至70%之间,以保证相邻帐篷或房车之间留有大片开阔空间,因此热门露营地的车位非常抢手,一定要提前预订。

我有一个在德国生活的华裔好友是小有名气的房车自驾博主,她和男朋友用攒了三年的积蓄改装了一辆面包车。现在几乎每个周末和假期他们都会开车短途旅行,到目前为止开了差不多3.5万公里,相当于从德国到中国开一个往返的距离。她对我说:“每次长途旅行没有具体目的地,只有大致的旅行方向。旅途中总会有很多惊喜和新的发现!”

“精致露营”还是“生态露营”?最好的方式就是“乘兴而来,无痕而归”

相对于有些地方流行的精致露营,比如高颜值的美食、音质上乘的音响、复古的煤油灯,还有爱马仕的帐篷和露天投影仪……欧洲更提倡“无痕原则”,工作人员会督促露营客对自然环境负责,成为可持续环保的旅行者。旅行结束时带走产生的所有垃圾,就像从没来过一样。

非常相似的是,欧洲也出现了一个新趋势叫“生态露营”,各国的露营机构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管理。在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士有超过230个露营地被官方授予了生态营地的印章。从节约用水到能源循环利用,以及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分类和回收绿色垃圾,为残障人士建造无障碍的专用设施。营地的负责人还致力于保护当地的野生动植物,鼓励露宿的客人在周边出游时顺便把看到的垃圾带回营地。

很多人认为露营就是在深山老林里找个地方支起帐篷过夜,然而在欧洲大多数国家露营不等于野营。严格来讲,在未经官方批准的地方或者私人领地上私自野营是违法的。尤其是在德国,随意在森林里、田野间或草地上搭建帐篷都是违法的,因此最好在出行前做好功课。一般拖挂式房车只能在提供水电配套设施的房车营地过夜,自行式房车也不可以盲目地在野外扎营。一是会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二是出于对游客自身安全的考虑。

大自然的爱好者亲近自然的最好方式就是“乘兴而来,无痕而归”。

(文/任淼淼 现居德国)

(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