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是我国伟大的共产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曾带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作为一位坚定地共产主义先锋战士。

她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时,她作为最先受到先进教育的学生,积极投入到爱国主义的革命活动中。

在此期间。她遇到了有着共同信念的周恩来同志,二者联合其他同志一起成立了一个进步的青年团体——觉悟社。

在往后的接触中,两人的感情逐步加深,最终相爱,一起投身到解放祖国、建设美好新社会的事业中去。

她曾担任过中共中央局秘书长,主持领导过多次革命活动,曾带病参加长征,到陕北担任中央机要科科长,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在武汉,重庆等地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完成。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1)

不仅如此,她还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著名的领导者,作为连续好几届的全国妇联主席,她曾坚定地说过:我对妇女工作的关心和责任,一直承担到生命的终止。”

事实上她真的做到了,她真真切切为中国的妇女争取到许多权利。她调动中国妇女们的自我觉醒意识,一起反抗不公平的待遇和压迫,号召妇女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多次重点培养有能力的妇女成为干部,改变了当时社会上只有男性领导者的状况,让女人在新社会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邓颖超还曾参与并领导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为婚姻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妇女提供法律援助。

除此之外,她还曾联合各国之间妇女们的友谊作出了许多的努力,鼓励全世界的妇女们互帮互助,提倡世界和平,在各国妇女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2)

可以说,邓颖超同志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是我国人民心中无可替代的英雄。

而就是这样一位无私奉公的革命楷模,在临终前写的遗嘱却无人回应,甚至连党中央都未理会,这是为何?

1978年1月7日,彼时的邓颖超同志已经74岁了,已过古稀之年的她立下第一份遗嘱,遗嘱的大概意思是:

希望党中央不要大操大办自己的葬礼,也不要搞什么遗体告别会、追悼会,她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是自己的职责,不应受到特殊的待遇。

她只希望可以完成她和丈夫周恩来的共同约定:火化自己的遗体,也不必保留自己的骨灰。

她还希望党中央不要将自己和周恩来一起居住的房子保留成故居纪念馆,应作为全民共有的房产,按照规定处理即可。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3)

在邓颖超同志过世后,虽然党中央非常想为这位伟大的革命家举办隆重的葬礼,将他们的故居好好保留下来作为红色遗址。

但是党中央在众人商讨过后还是决定尊重邓颖超同志的决定,一切都按照邓颖超同志的遗嘱来办,没有大操大办的葬礼,甚至连她和周恩来的屋子都没有保留。

只是保留了一些邓颖超的遗物供邓颖超的家属和跟她一起工作过的战友们留念。由此可见,党中央还是十分尊重老党员的决定的。

但是面对邓颖超的另一份遗嘱,无论是人民群众还是党中央都并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完成,这又是为何?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4)

原来邓颖超同志早已料想到党中央的同志们为了延续她的生命,一定会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所以在1982年11月5日,78岁的她又留下了第二封遗嘱,她表示:“在病重无救时不必采取抢救,积蓄尽数充公作为党费,一切资料图片、可充公物交由党中央处理。”

寥寥数语,无一不让人落泪。何为党员?这便是党员!即使走到生命的尽头,邓颖超同志还是选择了奉献自己,将所有的一切都留给了自己的祖国。

中国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像她一样的共产党员,才得以从困苦走向繁华,从绝望中开出希望之花!

当党中央听到邓颖超的这份遗嘱时,众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中。这份沉默里是感动,是敬佩,是震撼……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5)

不久后,邓颖超由于患上了严重的肺部疾病不得已住进了北京的医院。此时的她生活已经不能自理,有时甚至会因高烧失去意识陷入深深地昏迷中。

但每当她清醒时,都会对身旁的护士说:“请放弃我!我不希望为了抢救我而给你们造成负担,给党组织造成负担。

我希望国家把钱用在人民身上,用在建设新中国上。”护士在听完邓老艰难的从嘴中咬出的这几句话后,不禁泪流满面。

她知道躺在她面前的是一位英雄,是一位将为人民服务刻在自己骨头里的中国共产党员。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6)

护士立马通知了上级领导,她不希望邓颖超同志就这样死去,没有人会忍心让英雄死去。

上级领导也非常矛盾,一面是邓颖超同志亲自立下的遗嘱,一面是他们敬爱的老党员。就连医院的医生都想尽最大的努力延长邓颖超同志的生命。

最终党中央和医院一起决定,无论结果如何,都要抢救这位英雄,让她亲自看着祖国建设的越来越好!

这时候,一位名叫做吴蔚然的大夫站了出来,他曾是周总理的首席外科大夫,多次救回了生命垂危的周总理。

他表示,希望可以给邓颖超同志做一个“胃漏”,如果手术成功,可以缓解邓同志的病情。

众人都表示同意他的请求,很快给邓颖超做了手术。手术很顺利,并且在术后也没有太大的并发症,邓老又多活了一年。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7)

1992年7月1日,邓老由于病情突然加重再度被送往了医院,此时邓老真真切切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再高明的医术都无法将这位英雄拉回人间。

众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的生命渐渐消逝,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的邓老又提出希望可以按照美国那边的技术,将自己安乐死。

可是党中央的领导们谁都不想下命令,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们也不愿成为那个送走邓老的人。最终邓老还是在众人不舍的目光下,耗尽了最后的生命。

就这样,这位将一生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老共产党员,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趟征程,在人民的不舍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回顾邓颖超同志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在早些年,她差点没办法成为一名党员,永远和革命事业失之交臂,这又是因为什么?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8)

这一切都要从邓颖超的父亲说起。邓颖超的父亲名为邓庭忠,当年是通过武举入了仕途,成为了南宁的镇台。

当时正处于封建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严重,碰巧邓庭忠又是武人出身,此种思想更为浓重!

所以在邓颖超出生时,邓庭忠甚至连看一眼都不想看,直接让下人将她送到别人家省的眼烦。

而邓颖超的母亲可是大家闺秀,上过私塾读过书,是一位明事理,思想先进的女人,她坚决不同意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送给别人。

为此甚至不惜以死相逼,只为换女儿的抚养权。邓庭堂虽然是个大男子主义的人,但奈何不了自己妻子的决绝,只得将邓颖超留下。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9)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邓颖超三岁时,父亲因为被小人所害流放到了新疆,不久后竟然病死了。

邓颖超的母亲成了寡妇,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年幼的邓颖超去天津投靠自己的亲戚。从此以后便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但即使邓颖超的母亲再艰难,还是通过打好几份工换来的微薄薪资公女儿读书。

邓颖超从小便感受到了人世间的艰难和百姓们生活的不易,所以更加努力的读书,不辜负母亲的付出。

不久后,年仅11岁的邓颖超便以出众的成绩考到了北洋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在学校里,邓颖超不仅可以接受全面的文化教育,还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

天资聪颖且异常努力的邓颖超在一次次学生活动中磨练了相当强悍的组织能力和演讲才能,不久便成为了学生组织中的领导之一。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10)

1919年著名的五四运动爆发了,大街小巷中挤满了罢课游行的有志青年,他们在大街上声嘶力竭地演讲着,向路人派发传单。

力图让所有的中国百姓们了解政府的贪腐无能和帝国主义列强丑恶的贪婪嘴脸。邓颖超便是众多热血青年的其中一位。

此时的她像花儿一样美丽,却又像鹰爪一样锋利。她站在人群中演讲,痛斥北洋政府做出的无能蠢事。

告诉人们外面的世界已是如何,倡导大家团结起来推翻政府,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而正是这次演讲,让周恩来深深爱上了这位光芒四射的女子。

但由于当时的青春羞涩,外加当时一起参加活动的组织是不允许成员在革命运动期间恋爱的,所以二人一直未有过多的接触。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11)

但是自那时起,邓颖超的身影便深深地刻在周恩来的脑海中!之后周恩来浮法留学,期间多次给邓颖超写信。

由于二人志同道合,且为了革命都不惜一死,因此很快成了密友。慢慢地,周恩来开始在信里表达着对邓颖超的思念,暗示自己对她的心意。

可当时的邓颖超是一个先进的女性,她不想恋爱,更认为结婚是对女人的束缚,是牢笼,是个不婚主义者。

她一直以为周恩来会和自己的一个朋友在一起,因为这个朋友和周恩来走得颇近,但周恩来后来在信中解释道:

那只是一个普通朋友,而且由于在政治理念上有着很大分歧,早就已经不来往了。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12)

在这种情况下,收到来信的邓颖超第一次开始审视自己的婚姻观,思考着她与周恩来的关系。

当时的周恩来正值青春少年,满腔热血为祖国,不仅是个才华横溢的学子,外表也是十分出众。

在学校里不禁成为无数女孩们暗恋的对象。面对这个三观与自己高度契合,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他。

邓颖超犹豫了,她第一次有了恋爱的感觉,第一次觉得和一个男人结婚没有那么可怕。

于是乎在1923年,邓颖超同意了周恩来的请求,二人开始交往起来。虽说二人身处异地,不能陪伴在彼此的身旁。

但来往的书信得以互诉衷肠,二人的感情也在一封封书信中变得浓郁而热烈。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13)

终于在1925年,周恩来结束了法国留学之旅,回到了广州。邓颖超在经过组织批准后,来到广州与周恩来成婚。

二人的婚礼十分朴素,没有宴请四方也没有华丽的婚服,甚至连证婚人都没有。只是将家里简单地布置了一下,就算完婚了。

这也是邓颖超的决定,她觉得婚姻最不应该注重的就是形式,俩人相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场简单的,甚至不能被称为婚宴的仪式中,二人结成了夫妻。

婚后的生活平静而又甜蜜,但邓颖超的一个决定却让她自己痛苦一生,让周恩来第一次和她发脾气。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14)

在新婚两个月后,周恩来被任命为东征军总政治主任,开始东征。邓颖超则留在广东组织妇女运动。

可就在周恩来离开不久后,邓颖超发现自己怀孕了,可此时的革命工作正是到了关键阶段,她怎么可以放弃革命去抚养一个孩子呢?

于是她思虑良久后,作出了一个让她无比痛苦的决定——打掉孩子,继续工作。

在那个年代没有专业的人流手术,邓颖超只好买来堕胎药服了下去,孩子成功打掉了,而邓颖超却元气大伤,身体大不如从前。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15)

原本邓颖超打算讲这件事永久的隐瞒下去,不想让周恩来知道。可奈何纸包不住火,等到周恩来回来时。

发现妻子的脸色蜡黄,神态憔悴,便关切的追问起来,邓颖超无奈之下只好道出了实情。

周恩来知道真相后,第一次对她发了大脾气,他怒斥:“孩子不是你的私人财产,你为什么不和我商量一下,你有什么权力扼杀生命,又是谁给你的权力如此糟蹋自己的身体,

你可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本钱都没了,拿什么革命?

邓颖超默默流泪,知道这件事是她理亏,于是恳求周恩来原谅她。周恩来看着眼前这个小小的人儿,肩膀随着抽泣微微颤抖着。

他心疼极了,他怎不知妻子的痛?冷静下来后,他将妻子轻轻地揽入怀中,默默地与她共同承受丧子之痛。

临终遗嘱 有尊严的(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16)

邓颖超虽然因为打掉了孩子痛苦一生,但她从未后悔过。因为她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为了中国千千万万的百姓做出的抉择。

作为一位无产阶级共产党员,她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颖超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她为了祖国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却又丝毫不求回报。

在小家与大家之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成就大家,牺牲小家。就连自己的遗嘱,都是为了给国家减少负担,留下财富。

邓颖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向大家展示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无私奉献。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我们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