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事了怎样让他改正(孩子做错事能惩罚吗)(1)

文/爸妈快来看

说起孩子的成长,那总是有很多谈不尽的话题纠缠着家长们,比如:

“如何把孩子教育好”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太贪玩、一点学习意念都没有”

“如何和孩子沟通”

……

孩子做错事了怎样让他改正(孩子做错事能惩罚吗)(2)

而事实还是教育孩子的难题就像是学知识一样学而无尽,随着孩子的成长、问题变多,我们会发现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难题方面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从教育的总体方面来分析,最让家长们辗转难测的就是孩子做错了事情该怎么办?

面对孩子做错事情,一般常用的方法不是和孩子讲道理、就是惩罚他们,那么这两个方法哪一个更适合做错事孩子的教育呢?我们先不要着急回答、来看看两个不同例子的故事:

故事一:好脾气下的“引火上身”

朋友蒂娜是一个单亲妈妈,童年又因为母亲早逝虽是单亲家庭、却和孤儿无异,因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的原因蒂娜就被寄宿在不同的亲戚家里面,随着“人在屋檐”下的成长融入骨髓,蒂娜有着一个比较内向、敏感的性格,大概是自身的童年缺陷原因,蒂娜结婚有了自己的女儿之后,对女儿的陪伴、教育和成长一直都非常有耐心,用蒂娜丈夫的话来说就是“从来就没有见她发过脾气”。

孩子做错事了怎样让他改正(孩子做错事能惩罚吗)(3)

这样一个好脾气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好事,但从教育方面来说就未必是好事了,随着女儿的年龄增长、再加上平时生存的环境过于平静温和,蒂娜发现女儿的性格太霸道、闯祸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上幼儿园第一天把小朋友的衣服给涂鸦了,没过几天又因为上课捣乱、中午不睡觉、吃饭不认真等问题被“请家长”。

随着女儿身上的问题越来越多,她也意识到孩子的教育一定要赏是赏、罚是罚,但是从未受过严格教育的小姑娘,妈妈还未开口说严格的话就委屈大哭、或者说话声音比家长还大,那副“我没错,不听不听”的态度让蒂娜倍感教育的无奈,这可能就是好脾气下的“引火上身”了吧!

故事二:讲道理下的崩溃与惩罚

邻居有个女儿叫欢欢,几乎每隔几天就可以听到邻居教育里的咆哮声音,也大概是由于声音太大、频率太多的原因,大家都认为欢欢的妈妈是一个爱打孩子的母亲,有一天清晨欢欢的家里面再次响起了咆哮声,不过这次不同于往日邻居那句“跪到你认错为止”,引得房东阿姨直接敲门“拯救”孩子,进门也刚巧也就看见了满屋狼藉。

孩子做错事了怎样让他改正(孩子做错事能惩罚吗)(4)

接下来,就是房东阿姨对欢欢妈妈的劝解了,比如“家暴是犯法的”、“你把孩子打坏了,有你后悔的”……面对房东阿姨的劝解欢欢妈妈尴尬地说“我只是想吓唬吓唬她”,接着那声唉声叹气完全体现了“当父母的,也太难了”的这句话,欢欢妈妈告诉我们“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是尽可能地讲道理,但她不听呀,倒是一顿打之后家里面就可以安静好几天”。

孩子做错事了怎样让他改正(孩子做错事能惩罚吗)(5)

以上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讲道理的方式看起来柔和又科学,但往往很少有家长能够驾驭,尤其是有了棍棒上身、火焰立马变小的对比后,讲道理的教育方式往往就得不到家长们的中肯了,但棒打教育的惩罚管用、却不建议家长常用,这是因为棒打教育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负面趋势化,经常遭受棒打教育的孩子心态也容易负面和极端化。

这个时候可能很多家长会说“讲道理讲不通、棒打教育又不建议用,到底要我们家长怎么办啊!”,关于孩子做错事情能不能惩罚这件事情,我个人认为犯错是可以惩罚、但绝对不是棒打式惩罚,高效惩罚方法既能让孩子知错又可以不伤感情,这也是符合所有家长们的教育本心。

那么,惩罚做错事的孩子有哪些不伤感情又能让孩子知错的方法呢?以下这几种方法家长或许可以一试:

1、孩子犯错,要罚他们整理错误

一说起孩子犯错,几乎大部分家长都有着恨铁不成钢之心,实际上这样的焦急心态是大可摒弃的,一方面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另一方面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犯错虽然不能形容成“好事”但也是一次次成长磨炼,孩子犯错不要紧、能够让孩子知错才是磨炼的重点,但太强烈的知错就改心也未必是好事,因为家长对孩子改错的期盼有多、给孩子带去的教育就有多严格。

孩子做错事了怎样让他改正(孩子做错事能惩罚吗)(6)

如何在不伤感情的情况下让孩子有知错就改之心?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要罚他们整理错误,为了让孩子能够心甘情愿去“整理错误”,建议家长们的语气尽可能柔和、关切型,比如“你个小淘气,又闯祸了,这次你又是为什么要这样做,来来来,给我再演示一遍吧”!

让孩子去“整理错误”,实际上就是让孩子带着问题去“纠错”,这是因为大多数孩子犯错之后要么是迷茫状态、要么是“知错不愿去改”,这个时候若我们罚孩子去整理自己的错误,就相当于让孩子“再走了一遍”错误,有了再一次体验之后孩子的心情包括对结果的考量都是不一样的心情,而孩子看待问题的视觉也会更清晰、理智一些。

2、每次犯错,都要罚孩子承担后果

关于犯错最常见的顺口溜就是“知错就改”,但对很多孩子往往就是“明知故犯”,这不是孩子故意挑事、而是他们随着年龄增长的自我意识变强,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想要去坚持,但有的时候坚持的主见不一定是正确的,可是面对孩子独立意识增强的时候往往说什么也不听呀!

孩子做错事了怎样让他改正(孩子做错事能惩罚吗)(7)

这个时候面对独立意识强的孩子犯错,家长没有必要去跟孩子非要争论个谁对谁错,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才是最主要的问题核心,如何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错误?那么家长就要罚孩子承担后果。

比如孩子清晨起床太磨叽、我们就“纵容一次”,让孩子亲自去“尝尝”迟到的味道,当孩子带着迟到的步伐走进学校之后,周围老师同学齐刷刷的目测就会让孩子记忆深刻,而老师面对迟到的孩子一般都会进行口头教育,有了撞破南墙的后果承担后孩子对责任就有个概念,对自身的坚持和主见也就有了新的定义。

3、犯错一次,全家对应一个规矩

让孩子知错又不伤感情除了罚孩子整理错误、承担后果之外,家长和孩子之间应当对错误都有新的概念认知,比如每一次犯错要对应一个新的规矩,但这个规矩一定要全家一起去遵守,如果孩子是因为起床墨迹而迟到了、那么对应的新规矩就是早睡早起。

孩子做错事了怎样让他改正(孩子做错事能惩罚吗)(8)

也就是说,从犯错之日起家长和孩子都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寝、起早,在这样的规矩下孩子起床困难症就会变好,而这种全家共同参与的规矩和改错方法,也让孩子在纠正错误的时候更积极、更上进,最重要的是孩子是带着心甘情愿的感情去改变的。

孩子的成长或者成长里的教育,对于孩子和家长而言都是一场修进,没有哪个孩子出生就是天之骄子,也没有哪个家长在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孩子在犯错家长也需要跟着一起改进,只有相互共协进、共对应才能让家庭弥漫着积极向上的气氛!

孩子做错事了怎样让他改正(孩子做错事能惩罚吗)(9)

,